正文
期刊社编辑并不“傻”,一稿多投很容易被查出来
大家好,我是李编辑。最近收到不少作者咨询论文发表的事,发现大家为了赶职称评审时间,经常问能不能一稿多投。说实话,我看到很多作者为了提高论文发表效率,一篇文章投好几个期刊。大家觉得这样能提高录用率,可实际上弄不好会搞得自己很被动。尤其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期刊社编辑对一稿多投的查验能力远超很多作者的想象。今天就跟各位作者唠唠这个话题。(lwfb168168)
一、为啥说编辑不傻
(一)三大网系统联网排查是基础防线。现在知网、万方、维普这三大系统都有专门的论文查重功能。作者投稿过来的论文,编辑都会用系统查重。别以为改改标题、换换作者顺序就能蒙混过关,这些小把戏早就不管用了。系统能直接显示出重复文章的来源期刊,甚至连投稿时间都能查到。而且现在的查重系统越来越智能,连改写后的内容都能识别出来。
(二)编辑群消息共享是重要防线。期刊社编辑之间的联系网络非常发达,都有各自专业领域的编辑交流群。平时一有发现一稿多投的情况,马上就会在群里通报,互相提醒。就算是跨专业的期刊,编辑们也都能及时共享信息。很多作者不知道的是,我们的编辑群里不仅有本领域的期刊编辑,还有其他相关领域的编辑。大家经常交流稿件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投稿比较频繁的作者,都会格外留意。
(三)作者信息留底存档是最后防线。每个期刊社都有完整的作者投稿档案库。一旦发现作者有一稿多投的记录,以后再收到这位作者的稿子,必定会重点审查。有些期刊社甚至会把这种作者拉入黑名单,直接拒稿。现在的期刊社数据库都是联网的,作者的投稿记录可以追溯很多年。一旦被标记为一稿多投,这个记录会一直保存在系统里。
二、一稿多投有什么风险
(一)对于论文发表来说,被发现一稿多投就意味着这篇论文基本完了。不光是当前投稿的这些期刊会拒稿,消息一旦在编辑圈传开,想在相关领域找下家也很难。现在很多期刊社都有详细的作者诚信记录,一次一稿多投可能会影响好几年的投稿。而且一稿多投被发现后,期刊社通常会给作者发警告信,严重的还会通报作者所在单位。
(二)作者信誉受损更是得不偿失。学术界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一旦因为一稿多投被贴上学术不端的标签,以后论文发表的难度会直线上升。很多作者就是因为一时着急,结果把自己的学术生涯搞得很被动。学术圈其实很小,负面消息传播得特别快。一旦被贴上不诚信的标签,想要挽回声誉真的很难。
(三)而且还会严重耽误评职时间。别以为多投几个期刊就能提高发表效率,要是被发现一稿多投,前功尽弃是小事,重新投稿找期刊又得耗费大把时间。错过职称评审时间那可就更麻烦了。现在很多单位对论文发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因为一稿多投导致错过评审时间,可能要再等一年才有机会。(lwfb168168)
三、怎样才能顺利发表论文
(一)选对期刊很关键。建议大家根据研究方向,选择领域相符的期刊。投稿前多看看期刊的研究方向、录用标准,尽量挑选契合度高的期刊投稿。盲目海投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给期刊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要知道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选对期刊投稿成功率自然就高。
(二)投稿前要做好功课。了解期刊的具体要求特别重要,包括论文的字数限制、格式规范、参考文献格式等等。投稿前把这些都准备好,能大大提高录用率。很多作者的论文被退稿,就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期刊要求来写。每个期刊的投稿要求都不一样,一定要仔细看清楚。
(三)保持耐心也很重要。每个期刊的审稿周期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投稿后要学会等待,实在着急可以跟编辑联系问问进度。着急归着急,可千万别因为等不及就去一稿多投。特别是核心期刊,审稿时间都比较长,这个是正常现象,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结语
我们都希望能帮助作者顺利发表论文。但前提是大家得按规矩来,互相尊重。期刊社这边也会努力提高审稿效率,缩短论文发表周期。很多期刊现在都开通了在线投稿系统,作者可以随时查看稿件进度,这样也能缓解等待的焦虑。
关于论文发表的事,我建议大家要沉得住气。投稿就要有等待的心理准备,与其冒险一稿多投,不如把时间花在提高论文质量上。好的论文总会遇到好的期刊,这个道理放在论文发表领域特别适用。记住,抄近道可能会让你走得更远。(lwfb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