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发表论文会出现“不敢催稿,一催就拒稿”的情况
大家好,我是李编辑。最近很多作者私信问我:"编辑老师,我的论文投稿都快两个月了,想打电话问问进度,但是怕催了就被拒稿。"说实话看到这些留言我很心疼,明明是很正常的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让作者如此担心的问题呢?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lwfb168168)
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么多年审稿工作下来,我发现很多作者在论文发表过程中都特别担心,生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有的作者等了一个多月没收到回复,打电话询问编辑部就被告知论文被拒。这让很多作者心里留下了阴影,觉得不敢催稿,担心催了反而会被拒。
可实际上,正规期刊社是不会因为作者询问进度就随意拒稿的。论文是否录用完全取决于文章本身的质量,而不是作者是否催稿。这种担心完全是没必要的。
二、问题根源在哪里?
1.不了解论文发表流程
很多作者缺乏论文发表经验,对整个流程不够了解。不知道从投稿到见刊需要经过哪些环节。正规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经过初审、外审、终审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周期,不是摆设。
审稿专家们也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可能立刻就给出审稿意见。而且一篇论文往往需要多位专家评审,这些都需要时间。作为投稿作者,了解这些流程很重要。
2.选择了不规范的发表渠道
论文发表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作者为了快速发表论文,找了一些不规范的渠道。这些渠道往往不按正常流程走,没有规范的审稿制度。有的甚至打着"包发表""速发表"的旗号招揽业务。
这种情况下,作者投稿后很容易陷入被动。没有正常的审稿流程,也就没有规范的进度查询机制。作者想问进度都不知道该找谁问,自然会觉得很焦虑。
3.沟通方式不当
部分作者在催稿时态度比较着急,这样反而会影响论文发表进度。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正规渠道礼貌询问论文进度。毕竟编辑部每天要处理大量稿件,如果态度不够友善,难免会影响工作效率。
三、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1.选对发表渠道
论文发表渠道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进展。正规期刊都有完善的审稿机制和进度查询系统。作者不用担心问进度会影响录用结果。
在选择发表渠道时,一定要注意核实期刊资质。不要被那些包发表、速发表的广告迷惑了眼睛。要知道真正的学术研究是经不起急功近利的。
2.了解发表周期
不同类型期刊的论文发表周期是不一样的。核心期刊因为审稿要求高,审稿周期一般在3-6个月。普通期刊的审稿周期相对短一些,但也需要1-3个月时间。
作者在投稿前最好先了解清楚期刊的发表周期,这样心里就有个预期,也不会过于着急。投稿时间的选择也要合理,留出充足的时间。
3.合理询问进度
论文发表过程中询问进度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是要通过期刊规定的正式渠道;二是态度要谦和有礼;三是准备好稿件编号等信息,方便编辑查询。(lwfb168168)
四、正确的论文发表姿势是什么?
1.投稿准备
论文发表前的准备工作决定了后续的顺利程度。要对目标期刊有充分了解,知道其学术定位、研究方向是否与自己的论文相符。同时要仔细阅读投稿要求,按要求准备材料。
2.投稿过程
规范的投稿流程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要保存好投稿记录和联系方式,以便后续查询。如果是通过邮箱投稿,建议设置邮件回执,这样可以及时确认稿件是否送达。
3.等待阶段
投稿后的等待阶段很考验耐心。建议把重要的时间节点记录下来,比如投稿时间、预计审回时间等。这样问询进度时也能有理有据。
五、催稿的正确打开方式
1.合适的催稿时机
论文发表是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在超过预期审稿时间、约定出刊时间临近等情况下,完全可以主动询问进度。这不仅是作者的权利,也能督促审稿流程的正常进行。
2.礼貌的询问方式
态度诚恳、言语得体是询问进度的基本要求。准备好稿件信息,简明扼要地表达诉求,相信大部分编辑都会认真回复。
六、给作者的建议
论文发表是件严肃的学术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建议作者们:
1.选择有口碑的发表渠道
2.保持耐心和良好心态
3.合理规划发表时间
4.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结语
我真诚建议作者们不要对催稿有太多顾虑。只要通过正规渠道发表论文,按照正常流程询问进度,就不会出现"一催就拒"的情况。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作者们更好地了解论文发表过程,顺利完成论文发表。(lwfb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