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未经同意教师不得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

文摘   2025-01-26 06:29   上海  

严禁有害APP进校园

守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各类学习类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途径。

然而,随着这些APP的普及,一些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有害APP也逐渐渗透进中小学校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教育部办公厅于2019年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旨在从源头上切断有害APP对学生的侵害,保障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立即开展全面排查,对发现的有害APP要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当地网络信息管理和公安部门查处。这一举措体现了教育部门对有害APP零容忍的态度,也是对学生权益的坚决维护。

同时,通知还明确要求采用多种方式提醒家长慎重安装使用面向中小学生的APP,家校共育,共同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严格审查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方面,通知建立了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明确了“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双审查”责任制。

这一制度的确立,不仅规范了学习类APP的选用流程,还确保了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在思想性、科学性和适宜性等方面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要求。

同时,通知还强调了学习类APP不得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以及保障学生信息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切实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为了加强学习类APP的日常监管,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和办法。今后凡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使用,并要定期检查、掌握APP内容变动和更新情况,发现有害信息要及时处置。这一举措有效防止了有害APP的渗透和扩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环境。

此外,通知还强调了探索学习类APP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学习类APP内容要求、审查标准和监管办法等,逐步建立学习类APP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这不仅能够推动“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还能够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作用。


本文为“文化与体育”微信号(healthbeing)原创,部分插图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1,教育部公布:14所“新大学”来了

2,教育部: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有这些行为要清除出教师队伍!


文化与体育
文可通达天下 武可独善其身。 主题内容:知识普及、学术讨论、热点跟踪、开阔视野。传播正能量,稿件来自各个方面,理性阅读,文明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