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生命只有一次,宝贵而短暂。
然而,却仍然有很多人,甚至一些青少年儿童,因一点琐事就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实在令人惋惜……
“她从顶楼33楼跳了下来!”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走进发现原来是两个女孩坠楼身亡了。在当天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她们相继都发了一条“死亡预警”的社交动态:从配图看,两个女孩都已经站在了顶楼的边缘,随时都会掉下去。从这两条动态来看,或许她们对于“死亡”也没有那么决然。她们也期待在这20多分钟内有人能发现自己,能拉自己最后一把。希望能被父母看见,又或者是老师、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看到。
“好危险啊,33楼!他坐在33楼,也就是顶楼的围墙边沿要做傻事……”同小区的居民看到坐在围墙边的男孩,试图跳楼,便赶紧报了警。所幸的是,消防员趁他不备,绕在男孩后方,把他拽回了安全地带。后来经了解,原来男孩是因为学校的琐事,和父亲吵了架。再加上青少年叛逆期,孩子就走上了跳楼自杀这一条路。2019年,一名少年从车上下来,穿过人来人往的车流,纵身跳下了高架桥。监控视频的最后,是母亲怔怔看着桥边,然后倒下痛苦的画面。2017年,11岁男生因为没有把母亲安排的家务做好,遭到母亲的打骂,直接从小区顶楼跳下,当场身亡。还有南京一名9岁的男孩,因撞碎了学校玻璃,害怕被家人老师批评,留下了遗书:“奶奶,我前天把学校的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受到惩罚,所以我跳楼了。”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概念“死亡教育”。
如此,便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承受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惧;我们或许从来没有过“死亡教育”,又或者说我们一直在接受错误的“死亡教育”。2015年,贵州有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喝农药敌敌畏死亡。在他们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当我们正确地理解死亡,我们才能更深入地明白生命的价值,进而尊重生命、更全情投入的热爱生活。”我曾读过教育学博士张淑美一篇有关死亡的论文《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她提到:“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也有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对于死亡的认知是有3个阶段:第二阶段(6-8岁):没有真正理解死亡,认为死亡离自己很遥远,认为只有一些英雄或者其他特殊人物不会死;第二阶段(9岁以上):明白死亡是所有人类的最终结果,开始感到恐惧不安。
比如英国,年龄在11岁的孩子会有“死亡和悲痛”等这类学习项目;在美国,小学会开设“死亡课”,让专门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者护士来担任讲师,更直接地感受死亡的各个场景。我想,作为家长首先得遵循一个原则:不避忌,不美化。不避忌与孩子谈论自杀死亡的话题,也不美化有人死亡是去了很远的地方,用科学的态度来解释“死亡”。在《教育在线周刊》中提到了孩子在不同的认识阶段就应该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死亡的感知是意味着分离,而分离也就意味着痛苦。
但是伴随成长,他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就会加深,家长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有了恐惧就会焦虑,这个时候的家长一定不会忽视孩子这个心理。可以通过策划一些活动来帮助孩子规划有意义的人生,在这中间也能让孩子感受到亲人的爱来战胜恐惧。乔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学演讲过这样的一个主题《向死而生:把每天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他说,如果把你的每一天都当成是最后一天去生活,那么每一天都会是正确的一天。所以我们家长可以多用书籍、影片或者是相关社会问题来和孩子讨论生死话题。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能通过死亡教育培养一个“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关爱自己与他人”的孩子。让他们在生命中感受那些妙不可言的的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