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吃过煮虾就闷酒,这位清华老教授跨界“养虾”,成了!
文化
2025-02-06 12:31
北京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ID:xhmrdxwx)综合清华大学(作者:李萍)、网友评论等
封面上举着对虾的大叔
名叫段云岭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
曾经,他作为工程结构专家
参与
三峡工程
天津供水工程等项目
负责结构计算与安全监测
退休前后,他华丽转身
在机缘巧合下扎根宁夏乡村
研发的陆基海水养殖系统
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从“辛苦养了三个月
最后只捞一盘虾”
到实现对虾亩产1500公斤
这位跨界养虾的清华教授
全凭心里一个执拗的念头
“清华的形象
不是写文章写出来的
是靠实干
干出来的!”
段云岭在贺兰县
01
“在沉闷的氛围中
我们就着闷酒,把虾煮着吃了”
1994年
段云岭在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
土木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
当年回国后来到清华大学
在土木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
随后在清华任教
讲授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相关课程
多年来钻研不辍
他
成为结构工程
和水处理方面的专家
临近退休
这位清华老教授遇到了新课题
宁夏银川贺兰县常信乡
四十里店村的养殖户
引进了鲜嫩可口的南美对虾饲养
然而,南美对虾的成活率低
尾水处理难
等问题
使养殖户频频犯难,心生退意
于是,当地政府联系上
在水处理方面
经验丰富的段云岭
“一不小心就来到宁夏的小村庄了
起初以为只是养虾的尾水处理
让各项指标达标就行”
然而在以往的提标技术基础上
水处理的过程
也要符合食品生产安全规定
一系列程序下来
养殖虾所得收益
还不够水处理的电费
段云岭坦言
一开始,他“低估了这事的难度”
“清华的学科交叉涉及领域很多
但还没有水产养殖方面”
为助力乡村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段云岭决定开展水产养殖相关研究
从头学习有关南美对虾的知识
从虾的生长、脱壳
到养殖条件与技术
甚至探索哪里养出的虾最美味
……
他带领课题组踏入全新的研究领域
在当地成功建立了
清华大学设施水产养殖
综合试验平台
宁夏水产养殖面积达50万亩
坑塘养虾的亩产几百斤
而设施养虾亩产可达上千公斤
段云岭便向当地负责人提议
“换成小型设施养殖水面
循环利用水资源
保障水质,提高亩产”
尽管当地企业曾尝试设施养虾
虾却在育苗期就遭遇全军覆没
“还是水的问题”
段云岭深刻意识到
必须对养殖水进行深度处理
他们查阅了近10年
关于水质处理的研究文献
按照其中流程正式启动养虾实践
可惜“第一次就失控了”
经过3个月的辛勤养殖
原本预计能捞出50多公斤的鲜虾
却只捞出了一盘
“在沉闷的氛围中
我们就着闷酒,把虾煮着吃了”
段云岭心里盘算着对策
段云岭制作设备
02
“这么多年,我们做的东西
市面上没有现成的”
在实际养殖中,段云岭发现
影响水质的关键因素
是一种
水产养殖技术:
生物絮团
生物絮团
由细菌、藻类、原生动物
和其他有机物混合而成
为虾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同时能够调节水中碳、氮含量
净化水体
但仅依靠生物絮团很难稳定水质
虾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
生成小颗粒悬浮固体物
会附着在生物絮团上
很难被过滤出来
致使生物絮团疯长,影响水质
为了处理这些肉眼看不到
又“黏糊糊的”微生物
课题组开始了长达3年的试验
他们制作了过滤膜等设备
但应用效果不甚理想
投入产出比更是未达预期
“这个领域我相对陌生
但既然已经深入其中
轻易放弃实在可惜”
做水产养殖
清华人或许不是专业的
但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正是清华人的必备素养
段云岭决心
要在微生物领域“走一遭”
几番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团队面前只剩一个办法——
使用污水处理的传统工具
硝化菌
他们找到了
能“吃掉”多余物质的菌种
基于硝化菌繁殖所需的浓度条件
段云岭提出
将硝化菌与养殖池内
多类微生物“嫁接”
最终成功营造出
一个适宜养虾的水环境!
“这么多年,我们做的东西
市面上没有现成的”
段云岭课题组见招拆招
在实践中拆解复杂难题
2019年和2024年虾重对比
从2019年只捞出3公斤虾
每只约重37克
到
2024年亩产1500公斤
每只约重64克
六年时间
清华团队在水资源短缺的村庄
开拓出一片
适宜南美对虾生长的“汪洋”
段云岭查看水循环系统
“汪洋”中的水
能够循环使用
为缺水的村庄
保护了宝贵的资源
让当地养虾农户增加了收入
为他们的餐桌
增添了一道鲜嫩美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段云岭团队
还开展一系列培训和教学
为当地培养了专业化渔业人才
本可以就此功成身退
但这位六旬老教授想继续留在村里
“我们设计了一个现代化工厂
在密封空间中
建立全自动化养殖系统
未来将实现无人值守的全年生产”
脚踏实地,解决问题
以创新技术助力新型农业发展
以科研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段云岭教授的跨界实践
感动了许多人
老教授吃过“虾就
闷
酒”
也不轻言放弃的乐观
也让评论区网友边笑边致敬
“段教授把论文
写在了祖国的山川大地上”
“清华的名气不是靠说出来的
而是靠干出来的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为这样的清华精神点赞!
”
“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
才是清华人的奋斗目标”
“每一次成功创新背后
都有无数的艰辛
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质疑
经得起失败
感谢每一位推动进步的
科研工作者,致敬!”
致敬段云岭团队
致敬每一位
常怀报国之心的科研人员
感谢你们的默默付出!
最后还想代表网友
咨询一下段教授
就您手里那样的大对虾
怎么下单?
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
请
关注
新华智见视频号
监制:卢刚 | 责编:雷琨 | 校对:张慧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主办《新华每日电讯》。有生命力的阅读,有温度的人和事。
最新文章
从马背上出发,成为我国首位塔吉克族列车长:她叫艾尔开牙
嘿~龙江!哈~尔滨!就在明天!一起期待!
“白龙”入江,全体表彰!还有一件网友都牵挂的事……
三餐吃米线的地方,一天蒸200多个馒头包子,啥情况?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
《哪吒2》登顶!创最高票房纪录!《长津湖》送祝福
吃过煮虾就闷酒,这位清华老教授跨界“养虾”,成了!
爸妈,千万别心疼钱,这4种零食该吃就吃!
只需每天坚持10分钟!什么“长寿运动”,比散步还简单? | 每日健康
远离肺癌、肝癌等高发癌,这些小习惯要注意!
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 新春走基层·走笔
3岁,100亿!
春晚看完“咱奶”,又见“浪里白条”下海!机器人,救仨人!
“白龙马”入江,刷屏全网!
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
热搜第一!微信又上新功能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95.10亿元!创造新纪录!
限时观测!就在今天
“美国是封锁不住中国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国了”
寒假,这里的校园没有静悄悄|新春走基层·走笔
慢火车驶过的时间刻度|新春走基层·走笔
痛别!一代传奇走了……
泰国副总理:今日将下令对泰缅边境的缅甸地区断电
谷爱凌宣布因伤退赛
金钞、刮刮乐、碎钞冰壶🥌……亚冬会特许商品太好玩了吧!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什么?今天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日?
春天的出发——追记北平地下党会师大会|新华走笔
结婚多年,他们终于有了第一张全家福……“我都不知道他们爱吃什么”
韩国棋院决定变更争议规则
泰国正考虑是否对缅甸妙瓦底等地断电
公安部回应美方
刘国梁建议取消强制,孙颖莎、王楚钦等建言WTT
“许乎”,打球去!
春打五九尾:明天立春啦!
快转发到“箱亲箱爱一家人”群,这些“年货”不能带上火车!
再次!火锅店老板春节3天净赚53万,全发给员工!
山东一道名菜被全网盯上了!网友:这啥造型啊?太有“菜”了!
新的一年饮食上做些小改变,助益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 | 每日健康
压岁钱,不妨也多些“松弛感” | 电讯评论
1900年在唐人街探案,会看到什么样的旧金山?
400年历史的“庙会之首”,今天什么样? | 每日影像
“这趟旅程改变了我一生……”埃文·凯尔哽咽告别中国
这就是“燕京八绝”!
蛇为啥会把四肢进化没了? | 每日科普
“妈!我到底属啥?”
“惟楚有才”,在蛇年春晚里具象化了!
一顿“没吃完”的年夜饭 | 新春走基层
一秒萌→猛!5岁英歌“小孩姐”,出师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