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扎实推进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坚定“主心骨”,构建“大格局”
坚守“主阵地”,建设“大课堂”
办好思政主课堂。思政课内容再好,都必须落到实处。为此,学校全面落实思政课课程机制,严格规范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设《高中思想政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课程,各年级严格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教材;引导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课程知识、能力提升为切入点,探索“课程引领、融通思政”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门门课程有思政的大思政课课程落实机制;专门开设思政课,学校每周一第一节课均开设为思政课,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占用,统一安排思政课教学内容;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学校领导、教师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为全校学生上思政课。
拓展社会大课堂。我们认真探索思政课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多名老师围绕课题《活动型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思想的实践与研究》、《借力大成讲坛,践行立人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组织五届学生小论文竞赛,引导学生进行微课题调研。组建社团“模拟政协”,引导学生共商学校大事,建言献策。常态化建设了育人六大思政活动平台。即:以时政为主要内容的国旗下的讲话;以精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为主要内容的校园广播站;以展示校园活动、主题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橱窗;以及时发布学校工作动态、探讨育人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自媒体;以学校中心工作为主题的班会课和班级墙报;以家长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主线的家长学校。
建强“主力军”,培养“大先生”
配齐建强队伍。学校坚持思政为先,从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全域环境等方面深入推进全面育人改革,倡导人人都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紧密结合学校党团队建设、思政队伍建设,探索构建“三线互动”思政工作新机制,即以学校党委、政教科、团委、体艺中心、年级、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组成思政教育常规线;以教务科、学科室、备课组、任课教师组成德育辅助线;以法制副校长、家长、社区组成德育补充线,通过“三线互动、三线互补”,明确思政教育责任,形成系统完善的大思政课全员教师队伍,让人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思政教师人人都有省市级竞赛成果奖,近三年发表论文85篇,有省、市、校级研究课题14个,省、市、校级教学竞赛获奖78次,开展专题讲座23次。2021年张茜老师获得“湖南省教学能手”和“娄底市教学能手”称号,获评娄底市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王志强老师获得“湖南省教学能手”和“娄底市教学能手”称号。
唱响“主旋律”,激发“大能量”
如利用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实践活动;连续组织十一届远足活动,重温长征历史,感悟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组织学生前往韶山、井冈山开展红色研学等。2023年,省政协委员付维华在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委员通道”上,接受记者提问,畅谈履职心得时特别提到我校高2313班凌畅同学在“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之旅中的真诚留言。
省政协委员付维华接受记者提问
留言学生:高2302 凌畅
构建新模式共融共促。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建设贯穿于孩子成长的始终,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增强政治认同。我校组织初中部、高中部思政教师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加强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一体化发展。
推动其他学科与思政课融合。学校提出了课程思政化、思政课程化的思路,学校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自觉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历史组开发了娄底市区域红色课程资源加以利用、生物组在教学中融入思政理念,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课题研究,深度挖掘本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发挥所有课程的德育功能。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要突出培养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来源:娄底一中
掌上分享教育 | 指尖传递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