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田地有“质”更有“智”
背靠苍山、面朝洱海,有青瓦白墙的传统白族民居,有历史悠久的古桥、古庙和古戏台。这里是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的古生村,“风景如画”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应飞宇来之前对它最初的想象。
然而,因蓝藻暴发,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一度陷入危机,古生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重重。2022年,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建的古生村科技小院揭牌,着力突破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协同难的问题。自此,一批批农学师生带着学业和人生课题来到这里,与当地村民共同生活、劳作。他们在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科技和思想的同时,也直面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经过前期的深入调研,师生们发现农业种植过度施肥是导致洱海污染的原因之一。“当地农户对肥料的投入特别大。”应飞宇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作物就像人一样,原本一碗饭就能吃饱,如果给了它十碗,多出来的就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水源,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古生村科技小院的整体工作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绿色高值生产、当地特色乡村振兴三个方面展开。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要保护风景优美的洱海,搞清楚污染源是第一步。大理雨季降水多,每到下雨天,同学们就穿着雨衣全体出动,去田间、溪口等各个点位做水质检测。联合全国一流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家团队,科技小院在古生片区构建起“六纵七横”面源污染监测平台,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时空全过程防控。
实现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始终是古生村科技小院的目标。应飞宇正在进行的绿色高值种植模式研究,就是要在“投入更少的肥料、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产量和质量”。
从油菜、水稻、玉米,到草莓、莴笋、蚕豆,师生们开展了多项种植试验,力图探索出适合古生村发展的绿色高质高值种植模式。2022年,科技小院师生首次开展绿色生态水稻种植,亩产达808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30%左右;同时,绿色生态优化模式降低农田面源污染相关指标50%左右。
除了农业,古生村能否进一步丰富其他业态的发展?
2021级研究生王冬梅观察到,村里几乎所有白族女性日常闲暇都爱浏览社交平台。“培养乡村网红、搞乡村电商”的想法逐渐萌生。开展电商直播和培训工作、运营视频账号、制定营销策略······农科学子们琢磨起电商致富的路子。
“村里的风景好,建筑也特别好看。我们来了以后,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周边游客也会过来旅游参观。”村民们开始装修改造自家房屋,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不知不觉间,庭院经济在古生村发展起来。王冬梅感慨地说:“现在村里和我第一次见到时简直大变样,年轻人回来了,房子美了,游客多了,有时候甚至会堵车。”
······
以上文章摘取自《中国网信》2024年第9期,如需获取全文,请点击以下卡片跳转至《中国网信》电子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