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青海,秋高气爽。高原上,雪山巍峨,大湖湛蓝,草色金黄,牛羊驰骋,是万物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造就了青海大面积高海拔湿地生态系统。青海之美,美在山川、美在江河、美在大湖、美在生态,也美在各类湿地。为讲好青海湿地故事,让更多网民了解保护好生态、呵护好环境的价值和意义,10月14日下午,“湿地之美看青海”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此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共青海省委网信办指导,人民网青海频道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现有湿地面积713万公顷,居全国前列,每年向下游输送近900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且青海湿地面积大、类型多、区位特殊、地位重要,在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14日下午,记者团一路向东,到达海东市乐都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眼前的湖水在秋风的轻拂下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大自然轻轻呼吸,很难想象这一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景象原本是连片荒废的滩涂地。废弃盐碱地如何改造成小微湿地?乐都区以污水处理厂尾水为对象,采用低建设成本、低运行费用的高寒型“复合流潜流入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技术进行生态化深度净化处理,从而进一步改善湟水河乐都段水环境质量。同时,对湟水河沿岸实施生态修复建设,还湟水流域中下游人民一条干净、清澈的“母亲河”。“这里以前是一片盐碱地,通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建设之后,变得水草丰茂。植被有芦苇、菖蒲、睡莲等,鸟类有赤麻鸭、松土鸭、绿翅鸭等,鱼类有鲢、鳙、鲫鱼、草鱼等,生物多样性比之前丰富了很多”,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湿地作为新型生态化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其污水深度净化效率高,投资、运行及维护费用低,适用面广,兼有生态修复与生态景观营建等功能,具有生态化、多元化、资源化的应用特点和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东枕日月山,西望柴达木盆地,北依祁连山国家公园,南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是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它是青海湖生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海湖裸鲤主要的洄游河道。
据了解,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6年12月建立,公园总占地面积2980.76公顷,规划发展目标是人鱼共栖、人鸟共乐、人湖共存,建设集湿地保育与修复、科普宣教和合理利用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青海湖裸鲤,也就是当地人常说的湟鱼。每年5月底到8月中旬,它们都要沿着入湖河流逆流而上,到上游淡水河产卵。其中,沙柳河是裸鲤洄游的主要通道。利用互联网开展科普宣教活动,提高社会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必不可少。据了解,沙柳河湿地公园开通湿地公园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推送图文影像信息,也曾组织开展湿地摄影及短视频大赛,征集各类优秀作品,设计制作湿地公园宣传折页及文化创意产品。仙女湾湿地入口处。图/中国网信杂志 霍晨萌 摄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圣泉湾生态体验区,“断崖”依湖而立,一望无际的青海湖与天交汇,颇为壮美。
“这里是圣泉湾生态体验区,但是在本地人口中,这里是‘断崖’”,圣泉湾生态体验区观景点负责人介绍,有网友曾在这里打卡,将“断崖”的壮美日落拍摄并发布于社交平台,引得游客纷纷到此打卡参观,网络流量带动了圣泉湾生态体验区旅游发展。据介绍,截至10月8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共接待游客726.97万人次,旅游收入32.81亿元,实现“风景”向“钱景”的转变。在为期三天的采访中,采访团奔赴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宁市等地,捕捉新亮点、挖掘新典型、提炼新经验,写出一篇篇沾泥土、接地气的报道,拍下一张张带露珠、冒热气的图片。通过笔触与镜头,媒体人秉持初心,用热气腾腾的高质量作品,向公众讲述着大美青海的湿地故事。从刚察县前往互助县的路上,记者团惊奇地发现,前一天还牛马成群的草原,在一夜之间加了“雪顶”,迎来一场秋雪,望眼望去,仿若“换了人间”。青海新闻网记者在这趟行程中写下切身感受:“青海湖湿地,这片珍贵的高寒湿地,不仅是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景观,更是我国生态安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湿地作为自然界的‘餐厅’和‘公寓’,鸟儿等野生动物是最好的‘环评师’。”环球网记者在报道中写道。频频“出圈”的湿地之景,成为大美青海的“立体名片”,展现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此次网上主题宣传活动,为青海湿地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投稿:zhongguowangxin@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