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小学开家长会,老师一个个单独接待家长,交流孩子的成长情况。
我们亚裔家长最常问的问题是:孩子学习怎么样?能跟上吗?需不需要补课?
而老师们往往笑眯眯地回答:你们多虑了,这个阶段没必要(做题)。
曾经有过一段时期,国人也曾倡导用“快乐教育”代替“应试教育”,觉得前者更先进、更科学。有人说,快乐教育是精英阶层创造出来忽悠穷人的——富爸爸的孩子会去私校接受 “精英教育”,穷爸爸的孩子去公校接受“快乐教育”,而社会阶层,则早早就在学校阶段就划分完毕了。作为三个孩子的老父亲,我亲身经历过应试教育,给孩子们选择过应试教育,如今,我家最小的孩子在加拿大的公立学校里接受着“快乐教育”。所以,关于各种教育模式的对比,我感觉自己有点发言权,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一次野外郊游,如何用报纸去点燃一堆火,居然成了全家的难题。一般的做法是:先找几根细树枝,搭一个拱形结构的架子,把一张报纸塞进去,然后点火,等火苗燃起来,再添加大树枝。一次不行再试第二次。我和儿子失败了两次,不但每次把自己搞一头一脸灰,而且仅有的一张报纸也快用完了。好在第三次努力奏效,在报纸用尽前让篝火燃起,父子相视欣然。全家郊游,是加拿大人生活的日常。逢暑假或周末,很多家庭会驱车到郊外,搭起帐篷,点起篝火,在露营地度过一个个欢聚的日夜。我家入乡随俗,本以为小事一桩,不想光是点火就暴露了“手残党”本色。后来我观察当地人家的孩子,发现自家三个娃跟人家最大的差距,从不在学习能力,主要是动手能力。邻家的孩子从小就能给自己做玩具,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能用块木头给自己组装一辆滑板车。在我家,别说孩子了,我都学不会做不来。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有点亏欠孩子们,特别是两个大的,他们接受了一半国内的教育,中途又出来接受国外的教育,需要自己去消化两种模式的区别,去接受从一种评价标准到另一个评价标准的适应过程。我家小闺女没有像哥哥们一样经历过双重教育洗礼,目前在一所公立小学上学。有回我跟闺女说,在学校不好好学的话,就送她回国上学。我家老大就过来给妹妹普及吃苦教育:“我上中学那会儿,年级主任老张的条尺打得都卷刃了。”老大有过在河北某实验中学的苦读经历,至今耿耿。小闺女并没有被吓倒,反而理直气壮,“我们的老师说了,we have the right to play, not to work!”这句话用现在的流行语翻译,就是人皆有自由玩耍的权利,不必没苦硬吃。闺女所在的公立学校,就是典型的“快乐教育”模式:老师都很nice,从来不催作业,更别提体罚了,打学生是要坐牢的。而亚裔父母往往要求老师“管严点”。闺女最喜欢的课程是野外考察(field trip)。美术馆、田间农场、动物园,小伙伴一起吃小吃一起玩,快乐得很。假期末尾她会巴望着快点开学,为啥?玩啊!如今都四年级了,她书包上挂满了小配件,滴里嘟噜的,什么都有,还有一个宠物笼子呢,当然是玩具,里面有只玩具小猫。与闺女学校一公里之隔,有一所私校叫太平洋学院(Pacific Academy)。这所学校的教育就是典型的精英模式——他们主张磨砺教育,认为一纵容会使人堕落,所以需要让孩子不断克服困难,不断磨练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有一个华人朋友的孩子,就在这家私校上学,所以我了解了很多私校的教学情况,他们对学生管理很严格,尤其是中学之后,孩子的叛逆期来临,磨练性格、杜绝各种不良风气的教育就更明显。有些公校的中学生会开始打耳钉、穿鼻孔、露肚脐眼……这些在这家私校是禁止的。朋友曾经给孩子报过一个学校组织的野外拓展团,一学期两次,每次三天两夜,费用450加币。这个活动里,孩子们不但要做背摔信任、过独木桥这样的teamwork,更有一个人与大自然独处的体验。每个人只能带帐篷和睡袋,还有手电筒及一些急救的物品,一个人在野外呆上一晚上,那种与天地交融的感觉在家里是完全感受不到的。朋友对这种拓展活动评价很高,他觉得孩子参加活动回来以后变得懂事了,不娇气了。在公立学校里不会有这类野外拓展活动,因为学校会害怕承担责任,怕出事,但殊不知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课。虽然现代生活让人类生存变得更加轻松,但生而为人,如果能具备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技能,肯定是一件好事。往远想想,如果AI注定取代人类大部分岗位,如果现行教育10年后不能让你家娃找到工作,如果……那还不如学点水电工或野外生存技能如搭帐篷、点篝火呢,是吧?既然有野外生存教育,当然就有户外就餐习惯培养:在太平洋学院,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每个班都要有户外就餐时间,一般是15分钟到半个小时,无论春夏秋冬都不间断,哪怕刮风下雨也要在屋檐底下完成这项活动。这个规则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孩子们习惯户外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在我们的文化里,吃热食喝热水的习惯根深蒂固,因此一些华人家长初期对这项活动有点抵触,但他们总会渐渐发现,孩子们对此适应良好,而且越来越享受越来越喜欢,也就放下心来了。除了野外生存,这家学校还有其他拓展活动(Outreach),比如到非洲支教或挖井,为食物银行收集食品发给穷人。这些不仅是扶贫,更是体验另一种生活,取得换位思考的能力,这一点对一个人成长很重要,职场、恋爱、婚姻都需要换位思考吧。总体来说,这座私立学校的教育特色,一是人文教育,二是素质培养。他们重视阅读,重视体育,注重学生品格培养和动手能力培养——这些都是能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品质。但相应地,他们也有弱项,就是在数理化方面的师资没有那么充裕,所以很多孩子在十年级(差不多高一高二)左右会转学,有些转到公校,有些转到更“精英”的私校预备爬藤。有人问过我为什么没有让小闺女也去接受私校的教育?我的回答是:第一呢,咱们也花不起这个钱(私校的收费,大约在一年1万加币到2.5万加币之间,换算成人民币是一年5万到13万之间);第二呢,我觉得以孩子目前开朗活泼的性格,可能更适应从公校的教育开始适应大环境。也许有一天,我觉得孩子在抗压能力上需要加强锻炼,也许会考虑让她转到私校。作为从应试教育走过来的人,我有时候会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一直都是上学、上学、上学,做题、做题、做题,考试、考试、考试,课外班、课外班、课外班……力求让孩子在一个选拔体系下“苦熬”出头。但是“熬”出来以后又会怎么样呢?今天的不断加课做题,就是为明天的996工作打好基础?用996换来的钱,再去用上学、做题、天价课外班的方式磨练孩子?也许有人觉得,未来的成就感可以抵偿童年吃过的所有苦。但问题是:谁能保证吃苦就一定能换来相应的成就?当同一等级的人才供给远远大于人才需求,做题家的路还能不能走得通?历史车轮淘汰一个工种的时候,并不会提前打招呼。当然,我并不是在劝大家在教育上放任躺平,而是建议天下父母多想一层: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是希望他们做出某种成就?还是希望他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衡量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常有“过上幸福快乐的人生”,可是怎样的人生才算“快乐”呢?马斯洛需求理论,现在几乎尽人皆知。他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睡眠繁衍等;二是安全需求,包括健康、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三是归属与爱的需求,比如建立家庭,维持关系;四是尊重需求,比如自尊心的满足和被社会认可的成就;最高层是自我实现需求,比如实现梦想、远景、开创事业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五个需求层次里,并不包括“快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相信每一个层级需求的满足,都能带来快乐。所以,与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逼着他们去卷,只把眼睛盯在“自我实现”层级,不如从一开始就教会孩子们在通过每一级需求获得快乐的能力。这可能才是“快乐教育”的真实面目。而“精英教育”的本质,则是通过磨砺孩子们的性情,让他们有自我实现的诉求,也有通过自我实现获得快乐的能力。看到自家闺女在公校里如鱼得水的样子,我会觉得:如果非要在一个快乐童年和将来所谓职场成功中抉择,我宁愿选前者。何况,在加拿大,并不只是做白领做领导才意味着成功,水电工也是妥妥中产呢。至于让孩子上公校或私校,将来会不会转到私校,我还没有太焦虑。因为在我目前看到的教育模式里,公校私校有个最大公约数,就是对一个人品质、性情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对一个公民素质的教育,远远大于纯粹的知识灌输。作者:肖锋,社会趋势观察家,资深媒体人,著有《在大时代,过小日子》《阶层跃迁》等。封面图片:Paul Klee《Error on green》,1939.更多肖锋老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