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心古镇 文脉传承
绍兴是中国酱文化的重要代表地,有“天下酱业无人不说绍,九州之内司厨鲜有不知绍”一说。安昌古镇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1
1
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祖”“商圣”。他和“酱”的渊源,更是让人们记忆深刻。据传,范蠡和越王到了吴国后被安排在马厩石屋居住,吃的是剩饭馊羹。越王吃不下去,范蠡相劝苦果一定要自己咽下去,为了能让勾践吃的下去,范蠡把“剩饭馊羹”用盐卤相拌后滩成饼晒干,使之稍微好吃一点。
初秋时的一天,夫差要勾践去伺候渔猎,于是范盖把“饭饼”用布包裹起来小心地放好,以备以后充饥。半个月后回来,发现“饭饼”长了一层白白的毛丝,抹干净毛丝后闻起来之前的馊味淡了,而多了一份“香味”,范蠡舍不得扔,洗了下后继续晒在屋檐下。好巧不巧,在找物件时,发现了师妹送的饭菜,顺手打开了坛盖,一股特别的香味飘了出来,让范蠡直咽口水。原来坛中饭菜经炎暑来吴途中,焖在包裹中翻滚成一团“酱”了,颜色也变成了深褐色。范蠡忍不住用手沾之尝了一口,无比鲜香美味。之后,就和越王在饭食难以下咽时拿出来佐味,瞬时开胃生香,让艰难的日子稍微有点滋味。
范蠡在处理酸馊食物上的创新,不仅让食物变得美味可口,成就了后世酱的发源。
酿酱历史悠久,会“吃”的安昌人,把酱酒醋乳与生活紧系相连,让烟火日子更是风味独生。安昌的人们深谙配酱之道,将这一古老技艺融人日常生活的口欲之中。每到冬日,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精选上好的肉料,用自家秘制的酱料精心腌制,待阳光和时间赋子其独特的风味。酱香四溢的腊肉、腊肠、腊鸡鸭、酱鱼干、酱鹌鹑等挂满了屋檐下,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美好期待。
1
1
12月14日,第六届范蠡商业思想论坛分会场活动即将在安昌古镇隆重举行。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专家、文化学者和酱制品行业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范蠡文化与安昌酱产业发展交流研讨,让范蠡的精神和新时代的酱文化进一步融合,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