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与安昌

旅行   2024-12-28 09:58   浙江  


范蠡与安昌

范蠡与安昌的渊源,可追溯到他与越王句践共同决定在固陵建立城堡和军港之时。这一据点作为越国对抗吴国的重要军事基地,在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期间扮演了关键角色。固陵因其四周环水的独特地理位置,成为了一处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越绝书》中提到:“浙江南路西城,即为范蠡所建之兵城。由于其地形坚固易守,故得名固陵。”


现今位于城山上的越王城遗址(今萧山,古属绍兴府山阴县安昌),正是古籍中描述的“固陵城”。明嘉靖年间编纂的《萧山县志》记载:“当吴国攻打越国时,越王勾践在此设防抵御吴军,此地因此被称为越王城或越王台。前方两座山峰对峙如门,称为马门。”考古发现表明,该城堡依山而建,形状类似横置的葫芦,中心区域低平开阔;城墙周围则地势较高,内侧坡度较缓,外侧陡峭,战略位置极为险要。现存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墙遗迹全长约1091米,城墙轮廓至今保存完好。在辅佐越王句践执政的十余年间,范蠡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整顿国内秩序、促进生产发展、强化军事训练、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实施法治、关注民生问题、鼓励生育等。这些政策显著增强了越国的实力。在越王勾践遭遇困境于会稽之际,范蠡与文种联手策划并执行了诸如“美人计”、“借粮计”以及“灭吴九术”等多项经典策略,最终成功助句践击败吴国,实现了复国的目标。在功成名就之时,范蠡选择了急流勇退,也是通过出“后海”而隐没于“五湖”,后海即今钱塘江。春秋时期,后海南岸还在现安昌盛陵村,之后后海北退,不断的地理位置变化中,还有了中盛凌,后盛凌。而五湖,即太湖。


司马迁在其著作《史记》中评价说:“范蠡历经三次迁徙皆享有盛誉,名声流传千古。”后世学者称赞范蠡是“治理国家的贤臣,军事战略的天才,商业经营的神人,商人的始祖”,并颂扬他“以忠诚服务国家,以智慧保护自身,通过商业积累财富,声名远播天下”。在中国民间信仰中,范蠡被尊奉为“文财神”。

文章来源地道安昌公众号

古镇安昌
师爷故里,风情安昌。旅游咨询服务热线0575-8565696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