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
一个跨山越海的梦
在珠江口浩瀚无垠的
黄茅海海域上升起
——建设黄茅海跨海通道
这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
和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
连接珠海金湾和江门台山
是打通珠三角通往粤西沿海地区的
一个重要突破口
今年11月底
项目全线完成交工验收
世界最大跨径三塔公路斜拉桥
屹立海上
圆梦就在眼前
建设者荣耀回归
伟大的工程背后,离不开伟大的建设者。建设者代表热情地向家属、记者介绍项目情况,虽然大多不善言辞,但自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5个主塔‘小蛮腰’造型很好看吧,但施工难度真的很大,塔柱截面由圆形渐变至圆端形,再由圆端形渐变至圆形,每个塔节截面都不一样。”王亚东对身为护士的妻子讲解了工程建设时的经历。年轻的他是塔柱施工的业主代表,参与了高栏港大桥西塔、黄茅海大桥东塔和中引桥整幅式TY墩的“成长”过程,与管理团队一同攻克了柱塔“变截曲面”智能建造、混凝土质量、塔柱裂缝病害和内外防腐等难题。“每次浇筑混凝土都是最关键的时刻,要在现场蹲守至深夜,但看到如今的成果,感觉值了!”他说。
“2020年底,我接到公司通知,从清云高速项目转战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任管理中心工程技术部主管兼T9标业主代表。当时,我就背着简单的行李赶到珠海,一干就是4年。”来自湖南湘潭的吴昊柱从山区高速走向跨海大桥,这四年让他对“大项目”“世纪工程”有了具象化认识。从少年到“工地糙汉”,从单身到已婚,吴昊柱用“精彩纷呈、获益匪浅”八个字来形容在黄茅海跨海通道的日子。
回归是为了更好地出发。这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的跨海通道工程,这个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重大工程,历经一年半筹建、四年半建设,建设者们的智慧与汗水已汇聚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滚滚春潮,侨乡发展的美丽新图景即将徐徐展开……
“海上长龙”蔚为壮观
走上黄茅海跨海通道,才能领略跨海工程的艺术美学。车辆行驶在黄茅海跨海通道沿线,乘客可以观赏到“海上小蛮腰”“五塔和谐音阶”“TY型引桥墩”“白鹭共舞”“碧波游龙”等建筑景观、自然美景,有厚重而独特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文化之美。
行走在黄茅海跨海通道上,低头是一望无垠、波光粼粼的海面,抬头是高耸入云的5座海上主塔,大“C”路线横贯黄茅海海域,特别是夜幕降临,黄茅海跨海通道华灯初上,“海上长龙”骨架清晰可见、跨越山海,蔚为壮观。
特别是破海而出的5座海上主塔结构体系新颖,身姿亭亭玉立,抽取“圆”“柱”作为基本元素,从顶点到桥面的平行悬索构成独特的线条美,与“身材”纤细的主塔相得益彰,在蓝天白云映衬之下尽显简洁优美,实现了桥梁技术与艺术美学的完美融合。“这也是国际上首次把塔柱建成这种类型的艺术品,未来将成为大湾区新地标。”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在看不见的地方,黄茅海跨海通道也尽显韵律感和对称美。桥底之下,首次在我国高速公路分幅断面桥梁中采用的整幅式TY型墩一字排开,稳稳托住此起彼伏的跨海大桥,远远看去力量感十足。
更为可贵的是,驶近黄茅海跨海通道江门侧时,沿途随处可见白鹭共舞场景,让黄茅海跨海通道增添了一份自然生态色彩。
“黄茅海跨海通道致力打造‘最美绿色跨海通道’的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在设计选线阶段,项目路线布设就注重生态选线、环保选线,在国内公路建设行业首次开展施工建设对鸟类生态声景监测和生态响应评估分析,利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黄茅海施工梯度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变化,维护白鹭等鸟类生态活动,为绿美生态保驾护航。”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即将通车!不久之后,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从珠海到江门的通行时间也将从1个多小时缩短为30分钟左右。如今天凉了,也适合泡个温泉再来碗热腾腾的濑粉。想玩遍江门的朋友,可以去看巴金笔下的小鸟天堂,去看看梁启超故居、赤坎古镇,还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如果还不过瘾,可以继续向西,上西部沿海高速,去阳江、茂名等城市走走,继续领略粤西沿海风光。
来源:江门发布、江门日报、广东交通等
关注 “粤西发展规划” 进入列表可查看每天更多最新消息,欢迎关注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