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跨越国界的名字,不仅镌刻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丰碑上,更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成为无私奉献与国际主义精神的永恒象征,这个名字就是诺尔曼·白求恩。
历史不能忘却,英雄从未离去。在白求恩逝世85周年暨毛泽东同志发表《纪念白求恩》85周年之际,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和河北青年报社联合推出“永不磨灭的精神·白求恩红色地标巡礼”系列报道,探寻那份永恒不变的医者仁心和国际主义情怀,让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健康中国、健康河北建设凝聚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时空交汇点
武汉白求恩纪念馆
导引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赵玉英
我为什么要到中国去,请阅读艾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艾格妮斯·史沫特莱的《红军在长征》以及伯特兰的《中国的第一步行动》。我现在特别高兴,特别快乐,比我离开西班牙之后任何时候都快乐!
“和平天使-2009”中国与加蓬人道主义救援联合行动结束那天,送别的当地百姓排着长队,竖起大拇指高喊:“中国军人,OK!”那一刻,一种巨大的快乐和满足在心中开出花来。
1938年1月,伴随着一声长笛,“亚洲女皇号”邮轮缓缓离开加拿大温哥华港,一位名叫白求恩的加拿大外科医生,此时正站在甲板上,他要到战火连天的中国去。抵达中国后,白求恩一行随即乘飞机前往武汉。
2009年6月的一个深夜,援非医生赵玉英在小小的房间里辗转反侧,在初到非洲的那些日子里,总有个挥之不去的问题萦绕着她,“白求恩为什么放弃优渥的生活去往战地?”2020年春节,随着赵玉英踏上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那个问题,她找到了答案……
记忆:白求恩曾在这里完成100多例手术
沿着白求恩的足迹,我们本次巡礼的第一站,来到了位于武汉市第五医院的白求恩纪念馆。这里,曾是白求恩援华的第一个“战场”。2010年7月,武汉市第五医院在这里筹建了此馆。
▲武汉市第五医院曾是白求恩援华的第一个“战场”
“1938年的武汉是国民政府临时所在地,且当时正值日军大轰炸时期。2月7日晚,白求恩带领医疗队在炮火中飞抵武汉,抵达后,白求恩便急切地要求上前线救治伤员。”随着讲解员邵辉手指的方向,墙上的一组黑白照片将时间带回了那段战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准备北上的日子里,在白求恩的一再要求下,他和一起来华的护士琼·尤恩被安排去汉阳高隆庞修女会诊所(现武汉市第五医院前身)参加抢救日机大轰炸造成的伤员。展厅内的一组雕塑展现了当时的场景:白求恩大夫拿着手术刀,正和尤恩以及另外一位护士为伤者实施手术。
那些日子,他们为受伤的武汉军民进行了包括截肢、止血、取弹片等手术在内的紧急救治。此后一个星期,白求恩与尤恩在这家诊所完成了100多例手术,救治了大批伤员。
时空闪回,86年后,站在白求恩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赵玉英注视着纪念馆外那棵有着540多岁高龄,崔颢诗中晴川历历下的“汉阳树”,似乎正与它一同见证着永远长青的白求恩精神。
传承:“逆行”情暖非洲大地
白求恩,是赵玉英求学和职业生涯里一直绕不开的名字。高考后,她如愿进入吉林省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她又来到白求恩曾战斗过的医院,成为了一名军医。
2009年,非洲埃博拉病毒肆虐。这年6月,中国与加蓬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行动,赵玉英第一时间报了名。出征前,她注视着耸立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门诊楼前的白求恩雕像,在心里默默许下誓言:冲锋在前,永不退缩!
义诊第一天,赵玉英和队友来到了加蓬最偏远的梅甘博地区,这里刚刚暴发过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展开物资和装备,就收到了紧急求助。
▲赵玉英在为非洲当地居民诊治疾病
一名孕妇遭遇难产,此时,胎儿的一条腿已经娩出。没有手术室,没有进行剖宫产的条件,但患者已经筋疲力竭。面对生命垂危的母子,赵玉英和战友展开紧急救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胎儿终于顺利娩出。
“有些人因为埃博拉走了,中国人却因为埃博拉来了”“信任和感谢”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已成为非洲人民提起中国医生时,说得最多的话。
弘扬:救死扶伤不以山海为远
如今,河北省援外医疗事业的步履已走过半个多世纪,“金字招牌”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白衣战士薪火相传。
1973年,河北省向扎伊尔,即今天的刚果(金)派出了首支援外医疗队,此后又陆续有医疗队派抵。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扎伊尔有人口2900万,但全国仅有医生1000余名,中国医疗队的到来可谓雪中送炭。
1989年8月,时任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外科医生的黄凤珠,跟随河北省第9批援扎伊尔医疗队来到了扎伊尔。黄凤珠说,疟疾是当地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极高。为预防疟疾,每周队员们都要定时口服抗疟疾的药物,即便如此,每个人都逃不过,基本上都得过疟疾。
此外,当地的艾滋病发病率也很高。黄凤珠说,为了避免感染,他们在做手术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戴上手套,避免让刀子误伤。
那时他们走在街上,不断会有人向他们招手致意:“西努瓦,尼豪!”“西努瓦,尼豪!(中国人,你好)”每当此时,自豪感便在黄凤珠心底油然而生。
除了要面对艰苦的环境,思念,几乎是所有医疗队员必须要过的“心灵关”。今年75岁的王长义曾是河北省衡水市故城中医院的一名主治中医师,2001年7月,他参加了第2批援尼泊尔医疗队,工作的4年中,他只回过一次家。“尼泊尔通讯不发达,当时医疗队只有一台电脑,我们就算好日子,轮流用电脑和家里联系。”
纵有万般艰难困苦,前行的脚步依然义无反顾。
2023年是我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也是河北省承派中国援外医疗队50周年。截至去年,我省已累计向刚果(金)、尼泊尔派出36批医疗队809人次,诊治患者600多万人次,实施手术逾15万台,为受援国培养医务工作者6000余名。他们以爱之名跨越山海,如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所到之处,生命的希望生出枝丫……
——【记者手记】——
信仰“铸就”力量
86年前,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远赴中国,致力于缓解中国人民的病痛。如今,中国医生跨出国门,将关爱与仁心传播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是什么驱使白求恩放弃安逸的生活,远赴中国?是什么让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和从容?又是什么让他的精神成为一面旗帜,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医护人员勇往直前?
那一定是信仰“铸成”的力量。那是理想实现的喜悦,是信念坚定的自豪,是无私奉献后最纯粹的幸福感。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虽时光已逝,白求恩那挺拔的身姿与他那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在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的传承与弘扬中却变得愈发清晰。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李瑶、王珊 通讯员陈江文、张彬楠
供图/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编辑/夏惠芳
校对/赵润泽
责编/贾阳阳
监制/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