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的长安公园,
是远近闻名的“戏迷公园”,
无论寒暑,
总有戏迷票友定期相聚于此。
在这里,有一个名字经常被提到,
那就是孙娜。
孙娜是一名河北梆子演员,
在戏迷眼中是不折不扣的“角儿”。
9月24日,
孙娜曾到长安公园互动演唱,
数百名戏迷围坐,
掌声和叫好声不绝于耳。
戏迷感叹:
“那么高亢激昂的声音不像是
从她瘦弱的身体里发出来的,
劲儿字儿味儿全都对”
“真是绝了!
把河北梆子的慷慨激昂、
细腻委婉全唱出来了!”
如今,
喜欢孙娜的戏迷越来越多,
不仅有河北本地的,
还有来自北京、天津,
甚至更远地方的戏迷专门过来,
只为在剧场看她的演出。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北梆子,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青年演员孙娜,面容姣好,身材纤细,嗓音圆润优美,主工闺门旦。在旁人看来,孙娜属于祖师爷赏饭吃。提起与戏曲结缘,她用“巧合”二字形容。
今年38岁的孙娜,来自石家庄新乐的一个农村家庭,爸爸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妈妈是小学老师。喜欢唱歌的她很早就展现出音乐天赋。虽然从未上过音乐课,但她唱起来有模有样。
村里的饭店装了一套卡拉OK,拿着话筒在大家面前唱歌她一点也不紧张,“当时很多人围着,大家夸我唱得好,我的表现欲就上来了,特别兴奋,越唱越起劲儿。”孙娜告诉记者。
孙娜上初中的时候,听说一个私人剧团正在招生,种类有唱歌、舞蹈、乐器……最后一项是河北梆子。喜欢唱歌的她毫不犹豫报了名,阴差阳错被河北梆子专业录取。从此,孙娜与河北梆子结缘。
在私人剧团待的一年里,孙娜慢慢了解了河北梆子,之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成为一名科班生。
戏曲行有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学好戏曲,就得在唱念做打上下苦功。
提起学基本功的那段时间,孙娜印象深刻:“真的很痛苦,但这一关是所有学戏的孩子都要经历的,只能咬着牙挺过去。”即使再苦再累,孙娜也从未想过放弃。
孙娜(右)和老师交流戏曲经验
教过孙娜的几位老师,总是称赞她“有天分”“有悟性”。尤其在老师彭蕙蘅眼中,孙娜是自己挖到的一块宝,是“宝藏戏曲女孩”。但在孙娜看来,自己属于“努力型选手”,“学习戏曲的路很长,如果没有毅力,很难坚持下来。”
2006年,科班毕业的孙娜成为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一名演员。像大多数演员一样,她也是从跑龙套开始。
成长的过程中,孙娜付出了很多,有一段时间,她对数字很敏感,甚至都有些生理性的反感。“因为练动作的时候,会给自己规定数量,这个数字就是每天要越过的障碍。比如看着很简单的水袖,一个投袖,一个收袖,每天练上千遍。”这样的苦练,对孙娜来说,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同时,对戏曲演员来说,受伤也是绕不过的话题。2014年,孙娜在排练《天竺传奇》,跟其他演员对动作时,不慎被砸到眼睛,但她愣是挺到排练结束才去医院。“后来医生说,要是再偏一毫米,整只眼睛可能就废了。”如今,提起眼皮上的伤,孙娜仍有些后怕。
凭着这份执着和认真,孙娜慢慢成了舞台上的“角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如今,她已经是国家一级演员。
入行26年,孙娜在戏台上演活了一个又一个女性角色。铿锵有力的锣鼓点一起,她就化身窦娥、三圣母、孟姜女、杜十娘、敫桂英、花木兰……明明是扮演者的她,却更似亲历者。
孙娜说,“当酣畅淋漓地演好一个片段,舞台上掌声响起来的那一瞬间,就觉得之前受的苦和煎熬都值得,那十几秒的掌声可以治愈所有的伤痛。”
9月24日,孙娜曾在石家庄长安公园互动演唱。记者看到,数百名戏迷齐聚围坐,掌声和叫好声不绝于耳。演出结束后,不少戏迷拉着要和孙娜合影。
如今,孙娜收获了数不清的戏迷。除了河北本地的戏迷外,还经常有北京、天津甚至更远地方的戏迷特意赶来,只为能听她一场戏。
孙娜在长安公园互动演唱
孙娜告诉记者:“现在不是河北梆子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河北梆子,它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能舍弃的存在。”
现如今,为了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河北梆子、爱上河北梆子,孙娜也在不断努力着。
孙娜(左)在戏曲公开课上,教孩子们戏曲知识
她在抖音开设了个人账号,学着拍视频、剪视频,分享日常的表演和关于河北梆子的知识,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同时,她还在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场所开设了戏曲公开课,让更多人了解河北梆子。
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热爱的戏曲,把戏曲元素带到大家身边:“即使大家看到后,仅仅觉得今天的兰花指真漂亮,或者是绸子舞动得真漂亮,把这样的戏曲元素留在他们的脑海里,无形中也就把戏曲的种子播在观众心里了。”
“只要观众喜爱,戏曲艺术就会焕发新的生命力。”孙娜眼里的光一直都在。
孙娜演出《打神告庙》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春锐、 陈泽惠、刘山杉
摄/河北青年报记者崔靖 实习记者许道宁、袁嘉乐
编辑/王丽
校对/韩妮
责编/贾阳阳
监制/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