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凤凰山麓革命旧址
导引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魏文志
“在延安我见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街上一片蓬勃的气象,来来往往的人们好像都知道自己是为什么目的而奔忙。”
在中国革命的辉煌篇章中,延安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见证过无数先辈的奋斗足迹。
“永不磨灭的精神·白求恩红色地标巡礼”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在白求恩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我们体会到了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感悟,并从那一段激情岁月沉淀下来的延安精神中汲取到了奋斗的力量。
记忆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曾是中共中央驻地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每一次来到这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魏文志都感慨万千,“踏上延安就能感受这片土地的红色魅力,唤醒心中的红色血脉。”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白求恩也在这一时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身于中国的抗日战争。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位于延安西北角的凤凰山麓,占地16.2亩”,讲解员邵辉向记者介绍,这里曾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期间的驻地,包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旧居和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部、中共中央机要科旧址,共计有窑洞12孔、平房55间和石凿防空洞一处。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中的老一辈革命家故居
●白求恩历尽艰险于1938年到达延安
邵辉告诉记者,1938年2月22日,白求恩和随行护士琼·尤恩,带着十多个行李包和装满了医疗器械、药品的几个大木箱,从汉口北上奔赴延安,途中历尽艰险。
白求恩在日记中写道:“日本兵开枪了,我们匍匐在地上,子弹在离我们很近的地上激起阵阵尘土。我抬起头时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我们趴着的地方离一门野战炮只有50英尺远。”
3月中旬,他们途经西安时,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办事处接见了白求恩。3月底,经过艰苦跋涉,白求恩和琼·尤恩终于到达延安。
记者走进凤凰山麓革命旧址的毛泽东旧居,正面的4孔窑洞是毛泽东曾居住过的吴家大院。左起第三孔是会客室,里面一张开裂的木方桌,方桌上面的墙上,挂着一幅毛泽东会见白求恩的场景复原图片。
●延安对于白求恩而言,也是精神家园
在延安,白求恩的仁心与信仰交织。“这张图片展示了白求恩兴致勃勃地在延安街头画抗日宣传画的场景。”在白求恩图片展室内,讲解员邵辉着重介绍了白求恩在延安期间的几张图画。
白求恩在延安参观医院、诊治伤员,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东北干部训练团学员作报告。在延安,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不再仅仅停留在书本和演讲中,而是第一次变成了革命者为之奋斗的实际行动,这令他热血澎湃,也吸引他全身心地投身其间。某种程度上,延安对于白求恩而言,也是精神家园。
在离开延安前,白求恩和翻译黎雪这样说他的感受:“我万分幸运,能够来到你们中间,和你们一起工作、生活。我要和中国同志并肩战斗,直到抗战胜利。”
1938年5月2日,白求恩率领医疗队,携带医疗器械和药品,离开延安,奔赴晋察冀抗日前线。
传承
●学习白求恩精神 做好新时代的白求恩
如今,凤凰山麓革命旧址不仅是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也是学习和传承革命精神的生动课堂。
2021年5月20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白求恩医疗队派出医护代表前往延安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刘万家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旧址参观见学。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医务人员到延安学习
医院副院长魏文志表示,探寻白求恩足迹、重走白求恩路的活动意义重大。白求恩医疗队也将沿着白求恩的足迹,学习白求恩精神,要将白求恩精神带到工作中,立志做好新时代的白求恩。
——【记者手记】——
延安精神激励我们前行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上学时,诗人贺敬之在诗歌《回延安》里,那份对延安的深深眷恋之情让人印象深刻。
踏上延安这片热土,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都讲述着杨家岭的红旗、枣园的灯光、清凉山的电波、南泥湾的歌声。
曾让白求恩热血澎湃的延安,和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如今依然令人魂牵梦绕,吸引着无数人“回延安”,去感受那份热血激情,并从中汲取澎湃力量激励自我前行。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珊 通讯员陈江文、张彬楠
供图/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编辑/马磊
校对/赵润泽 张亚微
责编/贾阳阳
监制/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