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 一个伟大的家族

2024-11-15 06:02   广东  

罗姓,一个大家庭,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雄立于中华民族之林,我罗氏远溯源于上古轩辕黄帝,开宗于夏商祝融,建国于周初匡正,始姓于春秋凌甫,发祥于西汉罗珠,我豫章罗氏,始于汉,忠于晋,昌于隋,兴于唐,荣于宋,显于明,盛于清。振兴于近代,浩瀚几千年,绳绳継继,敦厚诚信,以耕读为本,礼义传家,胸怀天下,忠君爱国,文功武略,创造了罗氏光辉伟业,开创了罗氏文明历史,不断谱写罗氏新篇章。

罗珠,豫章罗氏一世祖,字怀汉,号灵知,(公元前245——公元前155)生子六,知正,抵德,成通,居厚,宣礼,子成。大部分子嗣为居厚后裔。谱记罗珠岀生于长沙府(谭州)浏阳东乡沌江(渑)据考证今为沔江鲶鱼形,公元前201年出任九江太字,协从灌婴侯,始筑豫章城(南昌)所以有珠公岀生于浏阳,豫章发脉于南昌之说。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奉命进京任治粟内史主管农业,官拜相国大司农,西汉一代贤臣。汉高祖五年(公元前182年)吕后临朝称制,纲常紊乱,珠公谢病辞官不仕,隐居江西省新建县(现为新建区)西山洪崖,逝世于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丙戊九月十八日辰时,享寿九十一岁。赞日:

豫章世家,洪州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礼立仁昭,天伦攸笃,贤子贤孙,旋踵芳躅,以此家风,遗风善俗。

企生公,字宗伯,珠公第17代孙,东普武陵太守)(未到任)仕晋为殷仲堪咨议参军,及堪败,卒于任,年37岁,生两子,昱,昌,由弟遵生抚养长大。

遵生公,字永伯,企生公之弟,事母至孝,东晋时,初辟为州祭酒,值桓玄之乱,其兄企生为国捐躯,遵生则养母抚孤,以全宗祀,世称孝友,累官至侍御史,以直谏有名。
东晋,企生为抗击桓玄反叛,不幸被俘,被桓玄所害,年仅37岁。遵生携带其兄企生两子躲过桓玄追捕,逃回祖籍柏林(今为江西南昌县柏林村,小蓝经济开发区,建有忠孝祠)抚弧继嗣,瞻养慈母,朝夕勤菽水,陪伴慈母直至仙归,庐墓三年,衣不解带,孝感天神。兄弟俩“一门忠孝”名垂青史。他们的事绩不仅被偏入国学(世说新语),也被历朝历代所推崇。东晋元熙年间(约公元420年)由豫章太守(南昌)胡藩,邑令鲁攀上奏朝廷,敇封企生,遵生“一门忠孝”,立祠奉祀,南朝,宋泰始间(约公元466年)江州都督王景文在柏林为企生,遵生建立忠孝牌楼,(该牌楼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74年坍塌),唐贞观年间(公元634年)大宗李世民命魏征撰修(晋史)俱言企生,遵生“一门忠孝”,从国库拨银两万修葺企生,遵生墓。唐宰相张九龄在洪州(南昌)都督兼刺史任上,为企生,遵生撰写墓碑。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徽宗赵信敕文:“朕闻遵君之义莫大于忠,事亲之道莫大于孝,朕以孝治天下,以忠勉天下,宜书额以嘉奖……”。并为企生,遵生牌楼御书“一门忠孝”,南宋时,朝廷下诏命江南西路安抚使吕文德特恩加封“忠臣孝子墓”。由于历朝历代给予企生,遵生褒奖,使柏林闻名天下,忠孝祠成为罗氏朝祖圣地。

谱牒,裔世理应继承,谱传乃意尤。若无谱,长幼尊卑不识伦次,宗亲觌面多为不识,族之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当有其源。国有史,州有志,家有谱。乃家国之大事。
现当今续谱方兴未艾,大多宗族都在续谱,续谱无外乎两种方式,即欧式,苏式两种。欧式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创立,称为横行体,特点为,世代分格,由右问在横行,五世一表,左也记述生平,介绍字号,功名,职务,生辰年月日,配偶等,一人一条,属条目式。
苏式谱牒,系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苏辙的父亲所创,以礼之大宗,小宗为次,特点是在世系图下注上人物亊迹,每五世揭。成为后世修谱的规范。
 滔天江海淘古今,江海回头终有源。
敬宗溯源有书载,星转斗移千万年。
罗姓修谱有史可考,公元前355年罗凌甫第一次写罗氏谱序。豫章罗氏谱【俗称柏林罗氏谱】,始修于宋开宝元年(公元968),主持编纂《豫章罗氏族志》的罗颖【五代时南唐清徽大学士】,在《豫章罗氏源流总序》中写道:吾祖家豫章,抵颖身,其间文献足证。谱中既有唐世科甲鼎盛,人才辈出的实录,又有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的赠诗。宋代苏东坡写诗《罗氏谱赞》云:豫章世家,洪州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礼立仁昭,天伦攸笃。贤子贤孙,旋踵芳躅。以此家风,遗风善俗。
罗姓的祖先是黄帝,黄帝的曾孙是颛顼,颛顼的曾孙祝融娶鬼方国筑氏为妻,生陆终,陆终第四子郐人是我罗氏的祖先。

罗氏图腾,本义是捕鸟的网,罗字的甲骨文顶部是只飞鸟,下部一个人,双手张开网状,表示鸟被网住了,有翅难飞,是个会意字。千万记住,不是四维罗。
 图腾:一个群体的象征,主要是为了将一个群体和另一个区分开。由一个图腾,人们可以推理出一个族群的神话,历史记录,习俗。在原始时代,可信的是某些自然物或是一些众生的画像与他们的族群遗产是有一些血缘上的联系。因此,某种动物或植物会用作某一族群的标志或象征。”
下面是我罗氏所用图腾和演变旳图腾。

以下是近代名人为我罗氏题词。

 罗章龙(1896年11月30日—1995年2月3日),原名罗璈阶,湖南浏阳桥头罗氏,系笔者堂兄。杰出的政治活动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曾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并和李大钊发起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共创建时的党员之一。在担任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负责人期间,先后组织领导了陇海铁路、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及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在中共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上连续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或中央候补委员,是中共第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党团书记。1931年初,围绕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他策划了中共党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1934年起,任河南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建国后,先后在湖南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任教。先后被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起,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

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1934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1945年9月9日,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递交的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的投降书。  

1946年6月,任中国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民国联合国同志会理事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

 唐生智(1890年10月12日—1970年4月6日),字孟潇,号曼德 ,湖南省永州府东安县(今湖南省东安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经中华民国建国到解放战争开始时期,并在国民党中担任不同的重要职务。

1912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进湖南陆军。1929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第五路军总指挥。1931年5月宁粤对立期间任广州军事委员会兼军事参议院院长。1934年12月兼任国民训练总监部总监。1935年4月,被任命为陆军一级上将。

1937年临危受命,指挥南京保卫战,在12月11日接蒋介石命令发布撤退令,丢下部属脱逃,狼狈撤离到江北。 南京保卫战后,唐生智辞去一切职务,决定回东安老家办学。其宗旨是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培养抗日救亡英才。 

1949年参加湖南和平起义。此后他在湖南军、政机构任职到湖南省副省长等。1970年4月6日,因肠癌于长沙逝世,终年79岁。

 陈诚(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男,字辞修,浙江青田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副总裁,台湾地区“行政院长”等职。

陈诚主政台湾省期间,在民生、军事、经济各方面皆有政绩,对稳定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台统治作用甚大,台湾民众称呼其为“陈诚伯”。陈诚是蒋介石的亲信,也是自黄埔军校成立后蒋介石执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员长”之称。中华民国国军内部由陈诚领导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称。

 龙云(1884.11.19—1962.06.27),字志舟,原名登云,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军事家,政治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彝族人,彝名纳吉鸟梯。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 ,汉族。薛岳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 ,曾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总统自由勋章和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此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一次十分重大的胜利。

 人民政府为罗炳辉建造了宏伟的陵墓,周恩来亲题:“人民的功臣罗炳辉同志不朽!”朱德亲题:“炳辉同志纪念,革命彻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刘少奇亲题:“炳辉同志千古,志在革命,功在人民。”任弼时亲题:“永垂不朽!”陈毅亲撰挽联:“罗副军长炳辉千古:为被压迫阶级争自由、剧战久经、到死不离民众,当反革命势力已陨灭、丰碑特建、勒铭永记殊勋!”上是毛主席为我氏罗炳辉将军题词。

于右任(1879.4——1964-11),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代政治宁红,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暑“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大平老人”。
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林森,(1868.2——1943.8),原名林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啸余庐主人,凤港渔翁,虎洞老樵,今福建闽侯人。
兴中会成员,后加盟同盟会,辛亥革命中,领导九江起义,并促海军反正,派兵援鄂,皖,稳定大局,推举为民国参议院议长,大元帅府外交部长,参议院院长兼宪法会议长等职。
1928年任国民政府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主席等。

孙科(1891.10——1973.9),字哲生,广东香山县(今为中山市)翠享村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唯一儿子。其母是孙中山元配夫人卢慕贞所生,曾任考试,行政,立法院院长等职,是中华民国史上唯一曾任三院院长职房者。

罗氏,千百年来,名人辈岀,人才济济,她让我热爱她,歌颂她,疾书她。不但因我姓罗,而是她在历朝历代中诞生了众多名仕良将,为国为族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发明以网捕食到以火熟食,无不赞叹我罗氏的聪明才智。所以说,罗氏,一个伟大的家族。

宗亲阅读原文查看精彩内容

罗氏宗亲总会
团结世界罗氏宗亲,凝聚天下罗姓力量。弘扬罗氏文化!商务合作请+vx:wdef13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