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日前对俄罗斯布良斯克州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在这次空袭中,乌军动用了6枚英制“风暴阴影”空射巡航导弹、6枚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导弹,以及31架无人机。此次打击力度相当大。
俄军防空部队随即进行了防空作战。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俄军防空部队成功击落了所有的“风暴阴影”和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导弹,还击落了大部分无人机。这使得乌军此次空袭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除此之外,俄军防空部队还在黑海上空打掉了2枚向克里米亚半岛进行攻击的英制“风暴阴影”空射巡航导弹。
如果俄罗斯国防部所发布的战报属实,那么可以说俄军防空部队在这一天战果显赫。然而,这其中肯定存在一些水分。俄军防空部队虽然与乌军的“风暴阴影”和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进行了多次较量,也确实击落了大量相关导弹,但要说每次都能实现100%的拦截,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此次乌军进行攻击时,很可能有一部分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和“风暴阴影”成功突防,对俄罗斯的目标进行了攻击。至于31架乌军无人机,大部分被俄军击落,这一点基本可信。因为俄军防空部队在进行防空作战时,每次的确能够击落大部分乌军无人机。
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经过长时间的较量,俄军在防空力量方面还是相当强大的。这主要得益于俄罗斯的军工企业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俄军供应防空武器,包括高炮、防空导弹、雷达系统等,使得俄军在物质方面有较好的支撑。当然,在战术方面,俄军也在不断改进。例如,在对防空武器系统进行设置时,不再进行密集配置,导弹发射车、雷达车等之间的距离明显加大。原因是乌军使用的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导弹装有技术战斗部,爆炸后会形成一片弹雨,如果进行密集部署,很容易被摧毁多个设备。从最近几个月的防空作战来看,俄军显然吸取了之前的教训,防空导弹发射车和防空雷达都进行了更加分散的布置,同时还尽可能进行遥控操作,以减少人员伤亡。因为防空部队都是技术兵,十分宝贵。这使得俄军在不断的较量中总结经验教训,越打越强。
此次乌军对布良斯克州进行大规模空袭,俄军也在琢磨乌军的真实意图。究竟是单纯的对布良斯克州进行空袭,还是为接下来可能对布良斯克州发动大规模地面攻击做准备,这种地面进攻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之前就多次表示乌军要对俄军进行大反攻,因为一味防守太被动,只会让乌军越打越弱。所以趁着乌军还有像样的兵力,瑟尔斯基想搞一把大的,以此来扭转被动局面。前段时间乌军在库尔斯克进行了一次大反攻,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接下来乌军肯定不会就此罢休,仍想进行较大规模的反攻。
这就使得俄罗斯在别尔哥罗德州和布良斯克州需要格外小心。目前库尔斯克双方的兵力都较为厚实,乌军如果继续在库尔斯克州进行反攻,意义不大,只会让自己的损失进一步加快。但在布良斯克州和别尔哥罗德州,尽管俄军加强了戒备,部署了比之前更多的防御部队,但与库尔斯克州相比,还是要少很多。因此,如果乌军要进行反攻,且想搞一把大的,实际上最好的方向就是在布良斯克州或别尔哥罗德州。所以,现在乌军对布良斯克州进行大规模空袭,不排除是乌军进行地面进攻的前奏。通过空袭,乌军可以打掉俄军的很多重要目标,地面进攻时所受威胁就比较小,也更有利于乌军进一步推进。当然,目前还未见到乌军对布良斯克州发起大规模地面进攻,只是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由此还可以看出,乌克兰现在是真的急眼了,向俄罗斯本土进行大规模空袭,力度较之前进一步提升。这与美国和英国给乌克兰提供远程空袭武器有很大关系。像“风暴阴影”和陆军战斗导弹系统都是英美提供的。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乌军使用的“风暴阴影”空射巡航导弹,也不排除使用法国提供的“斯卡普EG”空射巡航导弹,因为二者在外形上非常相似。俄军防空部队在进行防空作战时,拦截主要依据雷达屏幕,很难一眼区分是英国还是法国的导弹,只能根据雷达特征判断目标。
而“风暴阴影”和“斯卡普EG”外形相似,雷达反射截面积也差不多,原因在于它们是英法联合研制的,然后各自生产、装备各自军队,所以有了两个名字,英国装备的叫“风暴阴影”,法国装备的叫“斯卡普EG”,其实差不多是一个东西。英国和法国都给乌克兰提供了这些武器,这样一来,乌军在使用时,不一定每次都用“风暴阴影”,也可能用“斯卡普EG”,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乌军为何能持续用空射巡航导弹打击俄罗斯,单靠英国是无法提供那么多数量的。
美国给乌克兰提供的是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这玩意是用MR70以及“海马斯”火箭炮进行发射的,属于弹道导弹,最大射程约300公里,使得乌军能够打击俄罗斯纵深地区的目标。现在可以看出,乌军频频使用美英导弹打击俄罗斯本土,显然是美英法等西方国家授权了。到目前为止,西方和乌克兰都没有表现出要迅速和俄罗斯进行妥协的意思,相反态度还很强硬。从乌军此次使用的导弹数量和无人机数量来看,与之前相比都较为少见,这说明俄乌冲突实际上依然非常激烈,甚至不排除在力度方面会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