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541”政策是不是下一个全国医院薪酬改革的大趋势?
国家卫健委在多个城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六场会议,主题就一个: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新闻里说得很明白:“指导其他省份每年选2-3个地区推广,五年内全国普及。”医生们坐不住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大家的钱袋子都要按‘541’来分了?”
一、政策要求与解读
政策要求:
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切断医务人员薪酬与药品、耗材、检查等收入的直接挂钩,逐步推行“年薪制”,让医生回归看病,医疗回归公益。
解读:
翻译一下就是:医生们别再惦记药品和耗材提成了,工资将更加固定,医院创收和医生个人收入脱钩。重点是提升医疗服务收入,靠技术和服务挣钱,而不是靠“卖药”养活自己。
二、现状与问题分析
1. 医院的“创收”日子不好过了
药品零加成取消后,医院收入缩水,医生绩效下滑。
医保控费,再想通过“多开检查”增加收入?医保盯得死死的。
集中采购,药品耗材降价,医院的收入越来越“单薄”。
结果是什么?医生们的收入像坐滑梯,津贴、绩效和奖金都悄悄缩水了。
2023年真实写照:
“绩效少了、津贴少了,工资是不是少打了个0?”
三、误区与原因解析
误区一:降薪能解决医院收入困境?
医生薪酬被砍,医院短期内成本下来了,但医生心里凉了,效率下滑,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可能受影响,患者体验恐怕要打折扣。
误区二:收入减少,还能找到额外补充渠道?
2024年反腐力度持续加大,医院创收模式逐步规范,医生的收入将逐渐透明化,依靠不合规途径补充收入已不可持续。
四、解决思路与对策
1. 提高医院运营效率,降本增效
医院要像公司一样运营,每分钱都得算细账,堵住跑冒滴漏,靠提升运营能力降低成本。
2. 拓宽医生“阳光收入”来源
增加手术、中医、康复等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政府补贴向公立医院倾斜,医生的收入将更多依赖财政支持,而不是病人的钱包。
3. 绩效考核精细化,优劳优酬
虽然医生工资逐步向年薪制过渡,但并不意味着“大锅饭”。绩效考核将更加精细化,医生多劳多得仍然是主要模式,只是这种“多劳多得”是通过医疗服务体现,而非药品和耗材创收。
五、什么是“541”薪酬分配制?
“541”模式是三明医改的重要创新,核心在于薪酬分配向一线倾斜,让干活最多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拿最多的钱,具体分配如下:
50%:医生(技师)团队,直接参与医疗服务的一线人员占大头。
40%:护理和药剂团队,其中护理占36%,药剂占4%。
10%:行政后勤团队,医院行政管理和后勤人员只占薪酬总额的一小部分。
简单理解就是: 医疗服务人员拿五成,护理药剂人员拿四成,行政人员只拿一成,向一线倾斜,保障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
六、实施路径与具体举措
1. 固定工资占比逐年提高
薪酬结构从浮动绩效逐步转向固定年薪制,让医生收入更稳定,但绩效部分依然存在,成为收入增长的驱动力。
2. 设立专项奖励基金
对手术量大、门诊量高的科室倾斜,重点激励一线医生,防止人才流失。
3. 精细化工分制考核,透明公平
工分制让医生多劳多得,避免“大锅饭”。
按照职称、工龄、岗位细化考核指标,做到“同工同酬”。
七、思考引导
三明医改“541”薪酬分配制正在推广,这场薪酬变革你怎么看?
如果医生固定工资提高,医院的科室创收压力会减轻吗?
护士和行政人员收入减少,是否会影响医院整体运转?
欢迎留言交流,一起聊聊薪酬改革到底是“甜头”还是“苦头”?
来源:三明市卫健委官方发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