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一曲优美动人的《太湖美》唱不尽碧波苍翠的旖旎风光。
在参加2023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询问太湖水质,“没有蓝藻了吧?”,并强调“在生态上一定要把握住”。近年来,无锡水利牢记嘱托,奋力扛起上游担当,不断探索太湖治理:近3年来,每年投入治太水利项目资金均在50亿元以上,完成生态清淤量占全太湖的75%以上、蓝藻打捞处置量占全太湖打捞量的90%以上,13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优Ⅲ比例达100%,太湖无锡水域实现连续16年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湖心区水质首达Ⅲ类,指标为2007年以来最好;水质藻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太湖水质和藻情实现明显好转。
太湖美,美在太湖水。如今,无锡水利持续发力破解浅湖深治难题,充分研究运用水利新质生产力,拓宽“防变量、减存量、增容量、控总量”的治理思路,全面开展控源截污、生态扩容、绿色转型,唱响了一曲新时代“太湖美”的动人旋律。
控源截污 打造浅湖深治“无锡样本”
湖光山色,翠瓦白墙。太湖,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江苏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江南明珠”一度蒙尘。
太湖虽浅,治理却要下足深功夫。从外源污染看,流域人口密集、产业集中,面临开发强度大、生态容量小、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现实。从自净能力看,太湖是五大淡水湖中平均水深最浅的湖泊,稍有风浪,底泥就被搅动上来,氮、磷等营养物质也随之扩散,曾有研究者无奈地称其为“一盆泥汤水,一本糊涂账”。
问题在水中,根子在岸上,控源截污需先行。
无锡所处的湖西片区,是治理太湖的重中之重。2007年以来,无锡市拉开铁腕治污——
全市累计打捞蓝藻超2200万吨,相当于从湖体中取走5874吨总氮和1474吨总磷;
建立日处理1000吨藻泥的压滤干化厂,采用干化焚烧的方式对藻泥进行能源化利用,解决了蓝藻处置瓶颈问题;
在湖边沿岸蓝藻易集聚区域设立83个固定打捞点,组建专业打捞队伍57支、人员800多人,配备蓝藻(水草)打捞、藻水运输、加压控藻、增氧曝气等各类船只300余艘。
治理太湖,还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加持。2020年起,无锡全面推广应用“加压控藻”新技术,构筑“离岸+近岸”两道防控体系:在离岸(远离岸边)设置“挡藻导流围隔+深井加压控藻”工程体系,将蓝藻导入70米深井,在7个大气压作用下,使蓝藻全面失去活性、不再繁殖生长,有效遏制蓝藻增殖,同时也有效防止蓝藻水华在湖区水面集聚和漂移,减轻近岸打捞压力;在近岸健全“机械打捞+管网输送+藻水分离”工程体系,做到见藻就捞、应捞尽捞,确保饮用水源地、风景旅游区、居民集聚区、交通干道沿线等不发生蓝藻大量堆积发白发臭现象。
“截至目前,全市已在贡湖、梅梁湖、西部湖区建成投用16座加压控藻深井、116公里离岸围隔。”无锡市河湖治理和水资源管理中心主任薛路阳表示,今年还将在马山七里堤新建2座加压控藻深井和13公里离岸围隔,同时在竺山湖口、兰山嘴与苏州交界水域建设3座加压控藻深井、27公里挡藻围隔及相关配套防控设施,进一步健全蓝藻离岸防控体系。
浅湖深治,久久为功。十余年间,无锡蓝藻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并创造出“科学化监测、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无害化处置、信息化管理”的“无锡模式”。如今,这一治理样本已经有效复制应用于云南、安徽等国内其它地区湖泊治理。
生态清淤 助力江南明珠“清体排毒”
秋风习习,在太湖梅梁湖区域,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太湖之星”正在进行清淤作业。远远望去,如同一座漂浮在湖面上的“移动工厂”。
生态清淤是有效控制和减轻太湖内源污染,改善水质并减少蓝藻湖泛发生的隐患的重要举措。2007年以来,无锡水利累计完成太湖(蠡湖)生态清淤近3700万立方米,约占全省规划清淤总量的44%。
据了解,自今年3月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梅梁湖区工程启动以来,“太湖之星”平台每天可清淤5000立方米,计划将在60个月内完成湖区内约28平方千米清淤面积。
“这是世界首例集清淤、除杂、调蓄、固化为一体的先进智能化环保生产装备,也是新一轮清淤攻坚战役的主力军”,无锡市水利局规划计划与科技数据处处长莫昊勇介绍,和传统清淤装备相比,“太湖之星”不但效率高、绿色低碳,还能在水面上完成泥浆的脱水、输送和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淤泥固化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问题。
五年来,无锡市先后实施完成梅梁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梅梁湖(犊山口)应急清淤工程、贡湖水源地及重点区域应急清淤(滨湖区段)、太湖生态清淤工程2022年度工程(梅梁湖)、太湖生态清淤工程2022年度工程(月亮湾)、蠡湖生态清淤工程等合计近800万立方米清淤任务,目前,正加快推进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梅梁湖区工程、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竺山湖区工程等清淤计划,通过削减湖体内源污染存量,不断改善太湖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无锡市积极开展淤泥资源化利用研究探索,推进湖滨生态(湿地)带试点建设,探索经固化后的淤泥用作道路工程填筑土、园林绿化用土及绿色建材等,实现“变废为宝”,既能有效解决淤泥出路,又能促进湖滨近岸带生态系统恢复。
调水引流 构建治太骨干水网格局
无锡历来“偏爱”太湖。鹿顶山间、鼋渚波涛里翻滚着的,尽是无锡人骨子里的温情与坚韧。如今,他们正以“真功夫”“硬手腕”内外兼修,根治太湖水,重现太湖美。
近年来,随着总投资220多亿元的走马塘工程、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环太湖大堤剩余工程等国家级治太项目相继建设投运发挥效益,既让太湖形成了“两进三出”引排结合、调度有序的治太骨干水网格局,平均换水周期从300天缩短至140天左右,也让无锡成为近几年全省实施国家级水利工程项目最多、投资额最大的地级市,水利建设工作获江苏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通报表扬。
汩汩清水自长江汇入太湖,也将生机与活力注入了这片碧水青山。近年来,无锡市坚持“防洪、供水、水环境、水生态”多目标统筹调度,科学实施望虞河“引江济太”,2003年至2024年,累计调引长江水入太湖170亿立方米、年均约7亿立方米。2022年,首次在汛期启动望虞河引江济太,累计调引江水入湖11亿立方米,确保了全市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
长江清水的及时供给,稳定了太湖水位,促进了太湖水体的流动,对于抑制湖湾蓝藻水华发生、改善太湖水质、保障流域供水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河道整治 守护太湖治理“前沿阵地”
漫步在宜兴西氿生态湿地,清澈见底的湖水里,一片片青翠茂盛的水生植物如“水下森林”随波摆动,岸边多彩的格桑花随风摇曳,不时有野鸭飞来嬉戏,尽显河湖自然之美。不远处,市民们或三三两两散步,或在露营扎着帐篷,惬意享受着水清岸绿的美景。
这里是“三氿”水生态修复工程的二期项目,也是宜兴打造“一圈一带一区”水生态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宜兴地处太湖上游,是太湖治理的“前沿阵地”,拥有40多公里太湖岸线,15条主要入太湖河道中9条在这里。近年来,在全面控源截污的基础上,宜兴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系统推进太湖西岸“一圈一带一区”:
——打造“滆湖生态圈”,对3万亩圩区鱼塘予以清退,开展5000亩水体生态修复;
——建设“太湖入湖河道生态过渡带”,扎实推进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确保主要入湖河道及其一级支河支浜水质全面稳定达标;
——构建“太湖西岸生态安全缓冲区”,通过建设湿地带、开展竺山圩退圩还湖工程、改造沿太湖大堤外侧10个湿地,构建太湖岸基最后一道生态屏障。
治理河湖就像是给人治病,既要排毒治表症,还要内调增强免疫力。宜兴市打造“水下森林”修复河湖生态系统,是增强河湖“免疫力”的有效“疗法”。如今,通过运用纯生态的模式实现水治理,西氿湿地每天可向下游提供15万立方米的优质清水,且水质稳定在Ⅲ类,让更多的群众切实感触到水清岸绿的良好生态。
从入湖河道到生态湿地,17年间,无锡全力以赴守护太湖之美,也让无锡迸发出城市的新活力。
久久为功 全力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当前,正是太湖水质由量变到质变、实现“稳定达标”的窗口期,也是太湖安全度夏的关键期。无锡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兰秀凯表示,无锡水利将锚定“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总目标,大力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立足流域实际,扎实做好流域水利各项工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实现高水平“两保两提”,全力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科学实施多目标统筹调度,守牢水安全保障底线。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提高流域区域防洪保安和水资源配置能力;积极对上协调争取实施望虞河“引江济太”调水,增加太湖水环境容量,改善水动力条件,切实减轻蓝藻水华集聚和湖泛发生的风险。
完善流域水利工程体系,推进治太剩余工程建设。聚焦提升流域防洪保安和水资源配置能力,科学谋划流域防洪工程和区域水网工程布局方案,协调指导推进太湖流域片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工程体系;抓紧项目前期,确保到2030年完成3456万立方米太湖生态清淤任务。
推进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治理管理现代化水平。全市域深化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接续实施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建强用好太湖流域水治理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加快数字太湖建设,推进太湖治理由“经验调度”向“智能调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