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是全国54个重要防洪城市之一。近年来,水利防汛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工作要求,强化措施、压实责任、锐意创新,全市形成较为完善的“北排长江、南排太湖、水库拦蓄、圩区自保”的防洪排涝格局。“十四五”以来,有效防御太湖3次编号洪水、大运河11次超警以上洪水、26次强对流强降雨、5次强台风、1次春夏秋连旱考验,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市正常运转。
编制《无锡市现代化水网规划》,开展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实施水系联通、河道疏浚三年行动方案,相继建成新沟河、新孟河、锡澄运河、太湖大堤后续、新桃花港等区域骨干工程,建成江阴水利枢纽、定波水利枢纽、新桃花港水利枢纽、大河港泵站等江边节点工程,沿江泵排能力从145立方米每秒增加至523立方米每秒,增幅达260%,为防洪排涝奠定了坚实的工程基础。
开展城市内涝系统治理三年行动,从总体方案、河道防洪、城市道路、交通公路、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地铁排水、应急处置等方面制定实施“1+7”系列行动方案,落实工程措施,着力解决“年年雨,年年涝”问题。
构建监测预警“三道防线”。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水感知网,建成无锡、宜兴两部X波段气象雷达,新增80处圩区水文站点,实现锡澄地区5000亩以上圩区水位雨量全覆盖。加装67处闸泵站工情监测站点,新建5处流量自动监测站,推进微波测雨等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推广应用,进一步延长雨水情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准度。
推进防汛调度数字化转型。开发城市防洪工程闸泵智能调度系统、锡澄地区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以水文-水动力模型为基础,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能力,为多目标统筹调度提供精准研判、智能支撑。建成跨层级、跨部门、跨行业的防汛防台秒响应指挥系统,推出面向公众的随手拍APP,拓宽险情发现报告渠道,第一时间响应涉汛诉求,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对道路积水、小区受淹、隧道立交、河道堤防、水库塘坝等重点防汛薄弱环节进行视频轮巡,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精准预警叫应各级责任人,自动发送预警提示短信,全面提升抢险队伍、物资装备、转移避险等指挥调度能力。
压实防汛防台责任。完善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机制、防汛排涝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险工险段、隧道、下穿立交、涵洞、低洼路段、地下车库、地铁等风险管控机制,完善应急响应叫应反馈机制。落实防汛抗旱、防台、城市防洪、大江大河大湖、水库、重点塘坝、万亩圩区和重要堤防等行政、技术和巡查责任人。
强化风险排查整治。汛前对全市1147段堤防、913座水闸、1128座泵站开展地毯式排查,对地质灾害、危旧房屋、隧道立交、在建工地、旅游景区、地铁交通、人防工程、通讯电力、台风影响等重点部位进行排查,制定安全度汛措施。
修订完善预案方案。修订防汛抗旱、防御台风、特大暴雨城市防洪避险、水库塘坝防汛抢险应急预案31项。编制水利工程调度方案67个,构建“统一指挥调度、城乡一体贯通”的水工程调度体系。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市储备防汛三袋326万只,木材1204立方米,块石2.49万吨,土工布23.76万平方米,通用救灾物资60种23687件,配备应急排涝泵车131辆,总排涝能力13.7万立方米每小时,增加应急排涝能力39%。组建水利工程、排水防涝、应急救援三类队伍139支6243人,并划分防御分区。落实转移安置场所1330个。
来源: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
编辑:虹生
审核:郗水轩
发布: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