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葬蔡锷这位推翻帝制、保卫共和的“天然的英雄”?
这不是简单的私事,也不是繁难的公事,而是百分之百的国事。
在这个高度上,就唯有国葬才可以匹配。
史称“民国之有国葬,实自松坡始”,此言不虚。
葬在何处?葬于何时?适用怎样的规模?应举行怎样的仪式?
仓促间,全都是未知数。毕竟这是中华民国史上的首次国葬,尚无先例可循。
经孙中山、蔡元培、梁启超等巨公多次商议,并征得王太夫人(蔡锷的母亲)的同意,蔡锷的葬地最终确定为长沙西郊岳麓山阳万寿寺(今麓山寺)后方。这里既能看到鸟之飞翔、云之舒卷,又能听到晨钟暮鼓、梵呗圆音,这是人之选、国之选,也是佛之选、天之选。
1917年4月11日晚间,蔡锷追悼大会在长沙隆重举行,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为民国以来所仅见。
1917年4月12日,蔡锷将军国葬日。这天从上午8时起,长沙城内狂风大作,豪雨瓢泼。都说天妒英才,莫非老天爷也一改初衷,竟为英才不幸殒逝感到痛心疾首?偌大的风雨,众人纷纷猜测,国葬会不会改期?
这天,“全城各乐户、戏院一律停止开弦,民间停止婚嫁,无论何人均不许宴会,全城下半旗三日以示哀悼。”
《大公报》总编李抱一撰文报道:“维民国六年四月十二日,元勋蔡公松坡国葬于岳麓山之阳,四方会葬者数千人。元首以次,国事鞅掌,不能行,亦各驰一介使来。薤歌相闻,素车属道;市民空巷观礼,亦相与欷歔。呜呼,盛矣!”令他感慨悲怆的是,蔡锷“只手挽定共和,还诸国人”,病逝之后不到半年,国事就已“日不堪问”,衮衮诸公辜负了蔡将军的遗愿,仅仅一场国葬,又如何能回报他生前的期望呢?
上午9时正,五响礼炮轰鸣,国葬仪式如期举行。
送殡队伍从藩后街出发,经东长街、贡院东街、贡院西街、督军署、小东街(时务学堂所在地),沿福胜街、西长街出大西门,分别往四大码头乘船过江。
蔡锷将军的灵柩由南成号轮船载运,沿江上驶,绕道水陆洲(今橘子洲头),再从小河转下二里左右,在岳麓书院附近的码头靠岸。由于雨骤风狂,涛惊浪骇,出于安全考虑,过江小船一律停开,送葬的各界人士只得望江兴叹,废然而返。
午后二时左右,灵柩抵达墓地。鸣放国葬礼炮十七响,奏军乐,按仪式行礼,行礼完毕,众人仍各乘原船返回江东。当时已是下午五点钟。
从上午9点钟出发,到下午5点钟完成国葬仪式,其间共计用时八个钟头。
风声、雨声、波涛声、汽笛声、礼炮声,还有人群中的哭声、啜泣声、山间的溪水声、林涛声、鸟鸣声……汇成交响乐,这自然之声不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却胜似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真正的英雄,尤其是那些具有唯美气质、狂飙性格和浪漫情怀的英雄,他们的生命犹如风中之烛,总是燃烧得异常之快,熄灭得异常之早,“赍志以殁”这四个字,犹如中药店里的大黄一般,是短命的英雄留赠后世的一味苦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