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黄思光向2024级新生讲授题为《牢记嘱托,勇毅前行,在兴农强国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的思政大课,一万余名本、研新生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同步听课。
青年大学生如何找准自己的奋斗航向和成长指南?西农学子如何认识西农的责任与使命?思政课上,黄思光带领大家回望青年与党和国家同向而行的百年历程,感悟学校建校90年来积淀的深厚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蕴,勉励新同学们牢记强农兴农使命,用努力奋斗的青春,在奋进新征程中争当农业强国建设先锋。
黄思光讲授思政大课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用实干和担当证明了,你们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黄思光从中国青年运动百年历程讲起,以鲜活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同学们一起重温了一代代中国青年不懈奋斗的辉煌历程,引导同学们明确所处时代方位,锚定青春坐标。
结合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分析,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了“中国之治”,新中国75年的建设实践成就了“中国奇迹”,引导同学们要认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大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他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学校更是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希望同学们要珍惜当下、把握现在,争做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绘画者”和重要“画中人”,奋力在新时代画上属于西农学子的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传承历史:向下扎根与向上拔尖
“一代代西农先辈数十年扎根大西北、坚守黄土地,不是农民,胜似农民,把毕生所学奉献三农,将报国之志守望相传,为祖国农业现代化燃烧起熊熊的科技火种。”在与同学们讲授学校九十年艰辛创业史和发展史时,黄思光动情地说。他结合学校90载办学历程,向同学们生动讲述了学校起步于民族危难之际,发轫于新世纪的改革春风里,奋进于新时代壮阔潮涌中的创业史。他表示,一代代西农人用实干和担当,书写了一部“坚守西部大地、扎根杨陵小镇、服务国家战略”的辉煌篇章。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传承,对校庆最好的传承是奋进。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回答好“强国建设,西农何为”的时代命题?黄思光表示,近年来,学校打造的未来农业研究院就是推动杨凌成为世界旱区农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前瞻布局,将以全新的体制机制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人才培养高地和管理改革先行示范区。学校也将大力营造崇尚立德树人成效、崇尚卓越学术成就的良好氛围,使同学们在一流环境中成长成才。他激励在建校90周年之际入学的新同学们,要赓续九秩荣光,与学校一道朝着2034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百年梦想不懈奋斗。
面向未来:牢记嘱托与勇毅前行
黄思光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和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学校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一代代西农人期盼的到建校一百年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夙愿,正在越来越接近现实。作为西农新青年,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为美好现实。
课程最后,黄思光勉励大家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勇当伟大时代的先行者。要从内心深处牢固树立爱党爱国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二是要厚植爱农情怀,敢为强农兴农的开拓者。要坚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经常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走上农村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三是要坚持砥砺奋斗,争做强国建设的奋斗者。要激扬奋发有为的志气,面对艰难险阻不躺平,面对繁重任务不旁观,面对问题矛盾不埋怨,勇于直面“挑战之天命”,完成时代赋予西农青年的光荣使命。
“下课!”“起立!”“老师再见!”2024级新生们的思政大课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一颗颗充满憧憬的种子埋在了同学们的心田。“西农广大师生扎根杨凌九十载,躬耕大地济苍生的事迹让我敬佩不已。”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2024级学硕2班的张茜同学期待自己能像前辈一样,在这里实现梦想与追求,能够用担当作为和“中国粮芯”书写粮食安全“大文章”。“农业乃国家之根本,强国必先强农。作为一名西农学子,我将始终牢记诚朴勇毅的校训,努力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积极投身农业领域。”生命学院生物类2404班陈子洋同学说。人文学院法学2401班冯昊婧表示:“这堂思政课教会了我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让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接下来,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夯实自身知识储备,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用所学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孙马,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全体学工干部和一线辅导员参加听课。
来源:党委学工部
文字: 刘树宇 曹姗 刘艳茹
图源:王学锋 高嘉乐 马婷 万其鑫 穆彦情
网络编辑:张加琳
李佳根
责任编审:杨远远
终 审:徐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