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时事
2025-01-09 22:21
内蒙古
曾经听过这样的说法:“ 不读书的人,天和地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一辈子;读书的人,天和地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我一直很努力地让自己能多活几辈子。周末,在我等姑娘才艺班放学时,总有两个小时是百无聊赖的时段,所以随手塞一本书在包里,既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满足一下自己饥渴的读书欲。然而一个没注意,愣是被一个熟人挖苦了一番,对方看见我拿本书装模作样地阅读,说别浪费时间了,你读过这些书,能记住多少?这样的阅读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刷剧放松一下,或者逛逛街也行……我想了一下,听起来确实也有理。不过后来还是找到反驳的论据:曾经听过这样的说法,当我们还是个孩子时,吃过很多食物,现在肯定已经记不清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们的骨头和血肉。仔细想来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曾国藩曾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可见开卷确实是有益的。通过读书学习可以建构一种人生态度,然后把这种人生态度贯穿于人生的始终,这样的人至少会是一个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人。一本好书,浸润了作者的人生智慧、处世哲学。每当你翻开一本书,也就开启了一段旅程,是一次与作者思想的交流、也是一次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场景的探索,更是一次自我的升华过程,当你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你的想法、认知、行为或多或少会受到书本的影响。作家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一个人总是会受限于时间、空间、精力、阅历等因素,对世界的认知肯定是有天花板的,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和圣贤前辈名人进行一次次触及灵魂的对话,这样就不会把天花板设置得太低了,才能向着越活越智慧、越活越从容、越活越高贵的生活方向前进,这样一种生活态度的建构是可以通过阅读实现的。一个人若是无论何时,始终葆有对生活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那么他在书海中肯定航行已久。养成读书这个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可以从中收获良多。首先,由于经典书籍都是作者思想的集大成者,它们历经时间洗礼而传承下来,保存了我们人类文明中真善美的火种,为后人提供了可以传承的精神家园。像我们的唐诗宋词元曲,从这些经典著作中不仅可以读到优美的字词句,学到很好的写作方法,更能体会到那种真善美的和谐共鸣。像经典小说《红楼梦》《基督山伯爵》等为首的小说,通过对这些经典著作的阅读理解,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众多的选择前能更加从容和淡定,也馈赠给我们强大的理解力与价值判断力,让我们成为有文化的人。我前段时间读了《张居正》《明朝那些事儿》,还有最近看的人物传记《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著)、《人生由我》(梅耶马斯克著)等,这类书对我的想法、认知方面的影响就相当大,它们铺展开来,是一个新鲜而与众不同的人生画面和历史阶段,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的优秀并不是建立在空无的缥缈上,而是在一个对自己人生有明确规划,一个对社会有很强责任感的思想基础上,以及为了这些规划和责任而全力以赴地奔赴。这类书籍我觉得尤其值得现在的青年和少年朋友们翻阅,把刷抖音的时间用来刷这样的书籍,带给我们的将不仅仅是特别的情感体验,能给我们输送和提供更多的力量,增添我们追求和奋斗的勇气与智慧,为我们思考问题提供多种选择与可能,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并寻求更多对世界的认同。所以朋友们请把书捧起来,读读经典的书籍,做个有根的人,开启另一段人生吧。阅读可以塑造人格,这是毋庸置疑的,它还能输送综合素养的养料,让人类的生命历程更加宽广和深厚。借着阅读书籍,厚重的人文滋养,我们更能体味到这人间的烟火气,体味到更多的美好、宽容和善良。阅读这个过程,就是在阅读里安身,去靠近那些伟大的灵魂。通过阅读大量经典书籍,我们对自己经历的不同时光会有更多美好的记忆,人生道路也将走得更为扎实和宽广。通过阅读能将“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多一份悠闲自得和淡定从容。每个周末我和家人都会去不同的村庄山林里探宝,某次忽至某处,景色宜人、湖光山色、鸡犬相闻、阡陌交通。七岁的姑娘抬头问我:“妈妈,这是不是就是你给我讲的桃花源?”小姑娘是那种既能坐得住又能钻进去的性格,每本故事书读起来都严格落实她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所以她对故事内容理解得很深,也能简单地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当然是在她能理解的基础上,我对此颇感欣慰,也期待着她能将这阅读的爱好沿用一生,做一个永远热爱读书的人。我总觉得一个人如果能够把阅读附加在学习和工作的主业里,就能不断充实自己、升华自己,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观摩,走向知识过硬、本领高强的未来岂不很好。虽然还未到老之将至,但我感觉自己和新的传播媒介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拉大。由于先入为主的固有思维,我总是对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有些抵触,总认为那种手捧挚爱的书卷沉浸其间的阅读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可以任由书中的文字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感受着一页页历史在指尖游走,感受着英雄们的故事如大江东去般慷慨激昂,这样的阅读是种灵动文字跳跃的美感,同时也给心底留下了一抹如阳光般的温暖。通过手执书卷建立起一座座和作者沟通的桥梁,走进一个个全新的感官空间,享受别人思想的盛宴,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高级乐趣。其实,一个人的气质并不完全依赖于他的穿着衣饰,也不仰仗于他的栖息居住之所,也不完全决定于他的容貌举止,恰恰自然得体、从容淡定的为人处世之道会让一个人的气质倍增,而这些完全是可以通过阅读修得的。正如成年后的苏轼在一首诗中所写:“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