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新”聚力 以心换“新”
兴华街道聚焦新就业群体所需所盼的关键小事,通过搭建平台、凝聚合力、激励保障,扎实推进对新就业群体的常态联系、精准服务和有效引领,实现一群人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多元阵地暖“新”。以提升新就业群体幸福感为导向,在党群服务中心、“商圈”联盟等阵地,设置“小哥”歇脚处、爱“新”超市等暖“新”驿站36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食可加热、伤可用药”的服务,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实用化的服务阵地体系。邀请新就业群体参与趣味运动会、急救知识培训、健康体检等“暖新护新”活动12场,进一步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
共治共享凝“新”。创新“小哥吹哨来报到”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吸纳26名新就业群体人员担任基层治理“轻骑兵”,通过网格小事“随手助”、安全隐患“随手拍”、买药送菜“随手带”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身边小事50余件。打造“小哥金点子”“小哥见面会”等议事载体,引导新就业群体针对“幸福社区”建设等工作进行建言献策,广泛征集“小哥”“金点子”12条,推动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治理的“硬核力量”。
精细服务贴“新”。推行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积分激励管理制度,设定化解矛盾纠纷、参与志愿服务、见义勇为等12个积分项目,依托“商圈联盟”产业助力中心建立积分超市。遵循“随积随兑”原则,动态更新“积分薄”,新就业群体可用日常参与活动、“随手拍”获得的积分兑换成公益券、理发服务、餐饮折扣等服务福利,实现社区、商户、新就业群体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激发新就业群体助力基层治理的主动性。
“三联”工作法
搭建城乡联治新平台
同江市“城乡联治·村社共管”行动开展以来,繁荣街道党工委创新推出“三联”工作法,通过阵地联用、产品联推、治理联动,实现村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阵地联用。聚焦进城农民融入难、活动场所较少等客观问题,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文体活动场所等服务阵地,定期邀请共建乡村、进城农民等群体,共同参与技能培训、就业帮扶、文体活动、义诊义剪等活动264场次,实现阵地共享、活动共办。同时融合村社优势资源,指导各社区党总支联合街津口赫哲族乡、同江镇等共建乡镇,共同开展鱼皮画制作、趣味雪地足球赛等活动,有效吸引更多进城农民走进社区、了解社区、常来社区。
产品联推。聚焦助力乡土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就业等实际需求,在线下,搭建“村社联建”农产品展销区5个,将蜂蜜、酸黄瓜、大米等50余类特色农产品“领进”社区,带动辖区居民了解、宣传、购买本地“乡村风味”。在线上,联合同江市保得利电商实训中心,通过共建直播推广平台2个、打造“带货”团队20人,累计开播25次、销售6000余单、增收超10万元,全面拓宽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帮助农村增收、农民致富。
治理联动。聚焦进城农民管理难、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不高等治理难题,指导社区“逐格摸排”进城农民信息,摸清找准进城农民1.2万户3.47万人,选树进城农民党员中心户10个。活用积分制管理模式,细化积分兑换标准,通过积分换服务、积分换物品等方式,吸引带动进城农民参与乡贤恳谈会、宜居小区创建等社区治理活动30次,努力形成“进了城市门、就是一家人”的新局面。
编 辑:李佩环
监 制:肖 越、孙维焓
审 核:冯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