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温铁军1951年5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担任国家、省部级多个重点项目首席专家。同时还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称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内容简介
《八次危机》概述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中国自建国以来到2010年所经历的八次危机以及国家如何通过各种措施进行危机的“软着陆”。该部分分为四大章节,第一章先介绍了发展中国家所必然会遇到的“发展陷阱”,随后又解释了中国没有遇见“发展陷阱”的原因,讲述了中国经验。最后分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思路。后三章节是将八次危机进行分类再介绍:1958-1976年在工业化初期我国所经历的由于外资问题导致的三次经济危机;1978-1997年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中国三次内源性经济危机,主要体现为改革开放初期投资热、政府赤字危机严重以及经济转型且体制转变不到位所引起的经济危机;1997年和2008年由于外部经融危机导致中国不得不承担相应的“输入型”经济危机。另一部分讲述了温铁军研究团队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进行的几次闭门会议记录和研究简报,讨论了中国在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社会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典语句
①诚然,人们——无论多么伟大的政治家、深邃的思想家——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只能是在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原则下随着经验教训的不断增加而逐步深入的。
②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实现了的现代化目标及其派生的现代化体制本身,具有内生性的不可自我化解的内在矛盾,只有大量的向发展中国家和弱势群体转嫁危机代价才能维持资本主导的国家生存。这给正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不得不认真反思的教训。
③具体来说,无论人类以什么方式存在,都是人类作为自然界一个部分维持其融入自然的生计的方式。
④走城市化和消费主义的“美国梦”道路,能带来生产李和金融化的制度“创新力”的释放,这都是毫无疑问的,但由此带来的需求之旺盛,对人类可持续之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
读后感想
本书第一页引用了荀子《天论》的一句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这告诫我们要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发展,社会发展不会为任何个人意志而转移,而规律的认识必须依靠多次的经验教训的增加才可以深入。同时,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以史为鉴。
温铁军教授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数据,清晰地阐述了每一次危机的背景、成因、表现和解决方式。他指出,中国的经济危机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这些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模式的转变。
通过对《八次危机》的全面认识和了解,也弥补了我自身认知和观念的欠缺。过去的我认为新中国的经济危机大都由农民、农村来承担。但事实上,八次危机中也有城市硬着陆来承担。自此我认识到新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多次危机是真正地由伟大的、苦难的全体中华人民共同承担,一起解决、克服危机。由此我们新中国才有了现如今的繁荣、新发展的局面。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但要牢记危机也是常态,无论国家还是个人,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意识,以更精准的规律把握来面对危机,化危为机!
出品: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媒体宣传中心
图文来源:郭浩男
编辑:赵晓薇
本期审核:刘嘉敏 靳沅瑛
责任审核:张晓阳 张锦绣 安熠蔚
学办联系方式:0916-2124910
院办联系方式:0916-212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