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寒假计划表!别让假期,成为差距的开始!

教育   2025-01-25 19:31   黑龙江  
正所谓寒假一时爽,开学火葬场,寒假过得昏天黑地,开学只剩懵逼。以下三种寒假时间表,供高中生参考~
“齐头并进”式
如果你是各科成绩一直都比较均衡的同学,可以根据期末考试结果,抽出时间认真总结教训。
在寒假安排学习计划的时候,可以使用齐头并进的策略,各科都顾及到,以求达到综合提升。
06:30—07:00
起床+体育锻炼
07:00—07:30
练听力/背单词/听新闻
07:30—08:00 
早餐
8:00—10:00
宜做套题/专项练习/知识梳理,这一时间段最适合复习数学、物理化学这种硬骨头了。切记集中精力,好好学习才能好好玩耍。
10:00—11:40
宜背单词/写作练习,费了脑子之后我们就可以来学英语、语文等一些靠积累而涨分的科目。这一时间段可以多去积累一些内容,看一些文章也好,听一些新闻也行,听英文歌也是可以的,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学才能爱上学习,才能学好。
11:40—14:00
午餐+午休,这段时间好好利用,吃饭加上玩耍都可以的,也可以约上同学来顿午餐,毕竟放假就是放假,不能在伙食上委屈了自己。
14:00—16:00
宜做套题/专项练习/知识梳理,跟上午一样的去啃比较难的科目。
16:10—17:40 
宜背单词/写作练习。可以进行轻松一点的学习活动。学习强度和早上相似。
17:40—19:30 
晚餐+休闲活动,可以看报纸,杂志,电影来放松。
19:30—21:30 
宜做套题/专项练习/知识梳理。经过前面的能量补充和放松,这时候也比较容易集中精力。啃比较难的科目。
21:30—22:30
宜背单词或用于需要记忆的项目,睡前的记忆也不错哦。
22:00-23:00 
洗漱休息
“加强短板”式
假期正是可以利用这个寒假纠正自己的偏科习惯。
纠正偏科首先要解决心态问题。有些同学数学不好,主要是害怕数学,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天赋,学不好。其实只要努力,偏科是可以纠正过来的。
设计学习计划时,可以强化强项,弥补弱项。弱项提高分数的空间很大,要认真分析自己弱项的问题所在,找到弥补的办法。除了在弱项上多花时间外,强项也不能放松。
6:30-7:30
一日之际在于晨,这个时候是头脑最清醒且体力最充沛的时间,也是学习和锻炼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安排全所有功课的全面复习,尤其是记忆力的课程(比如英语单词、文科类科目等)。
同时,高考不光是脑力的竞争,也是体力的坚持,所以在一周的时间里大家一定要给自己两三天锻炼的时间,身体锻炼一定不能少,半个小时即可,锻炼的时候可以听一些励志歌曲等,为一天的学习打好基础。
7:30-8:00
早餐时间,专心吃饭,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足够了。
8:00-9:00
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时候人的耐力是最好的,是可以接受一些“考验”,所以像逻辑性的、难度大的课程可安排在这个时间。比如数学。这时候学习不擅长的科目也是不错的选择。
9:00-11:00
这个时间段的短期记忆力效果比较好,对于即将要考核的东西可以进行“突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者休息20分钟,继续学习不擅长的科目,达到连续性学习的目的。
11:00-12:00
接近午饭时间,一上午的复习容易产生疲劳,这个时间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练习题复习,达到巩固的目的。也可以学习自己比较擅长的科目。
12:00-13:00 
午饭时间,可以听一些轻音乐来舒缓紧张了一上午的神经,让脑子进行一定的休息。
13:00-14:00
这个时间段容易出现饭后疲劳,所以建议稍作休息调整下,如果要午睡的话,半小时就差不多了。
14:00-16:00
这个时间段的长期记忆效果最好,也可以学习自己感觉比较轻松的科目。
16:00-18:00
这段时间适合做一些复杂的计算和费劲的功课,自己不擅长的功课。
18:00-19:30
晚饭时间,也是休息时间,让脑子得到一定要休息。
19:30—21:30
集中精力,专攻不擅长的科目,或者处理很费神的学习内容。
21:30—22:30
宜背单词或用于需要记忆的项目,睡前的记忆也不错哦。
22:30-23:00
洗漱休息
“积累素材”式
不少同学对作文头疼的最大原因是觉得没东西可写。
寒假时间相对充裕,要学会积累作文素材。
建议在阅读课外书时可将一些有意义的素材记录在笔记本上,如一些名人名言、时事知识、历史人物故事及成语典故等。这对写好作文有帮助。
除了作文素材,阅读本身也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寒假中,可以有意识地思考一些问题,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打算,可以把时间多倾斜一点到课外阅读上。
06:30—07:00 
起床+体育锻炼 
07:00—07:30 
练听力/背单词/听新闻 
07:30—08:00 
早餐 
8:00—10:00 
集中精力,专攻费脑力的科目。
10:00—11:40
阅读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
11:40—14:00 
午餐+午休
14:00—16:00
集中精力,专攻不擅长的科目。
16:10—17:40
学习自己觉得比较轻松的科目。
17:40—19:30
晚餐+休闲活动,可以看报纸,杂志,电影来放松。
19:30—21:30
集中精力,专攻不擅长的科目,或者处理很费神的学习内容。
21:30—22:00 
宜背单词或用于需要记忆的项目。
22:00-22:30
阅读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
22:30-23:00 
洗漱休息
以上的三种寒假学习时间表,仅供大家参考,没有必要完全照搬。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一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做到劳逸结合。
利用时间的秘诀
1.要充分利用白天的学习时间
因为白天精神状态好,记忆力强,思维活跃,白天一小时的学习效率相当于夜晚的一个半小时。尽量将学习都安排在白天,利用好白天的大好时光。
2.公式:8-1>8
8-1>8的意思是从8小时中拿出1个小时进行体育运动、娱乐或休息,表面上只学习了7个小时,但由于精力充沛,其效率远大于连续不断地学习8个小时。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
在学习感到大脑乏力,精力不集中,有厌倦情绪时,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做一些文体活动,这样才能使自己头脑保持清醒,以充沛的精力做下一件事。
3.“ABC”时间分类法
可采用“ABC”时间分类法,将学习任务按轻重缓急分为A(重要)、B(次要)、C(一般)三类。
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次要的事情,包括课外阅读或预习等,可随后处理;一般的事情,可以按照所剩时间的多少来灵活处理。如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加做什么课外补充练习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所学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
但如果作业很轻松就完成了,就该多做一些提高能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的课外题。
4.调整学习状态
尽量使大脑、体力、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会有效率。
要尽量避开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不利时间,在头脑最清醒、记忆力最好的时段,安排记单词、背课文或做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学题。
在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和精神不集中的时段,就要安排难度不大且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如听听英文歌曲、看一些小故事等,或者干脆闭目养神,休息一下,等精力旺盛的时候,再坐下认真学习。
在制作作息表的时候,可以好好考虑自己的学习状态。

责编 | 王淼   审核 | 张岩、兰婷萱

【有奖纠错】若本文内容有误,请在后台回复:纠错

▼「找试卷,查资料

哈考网
90万+哈尔滨市的家长已关注,深耕本地家长需求,已运营13年的本地教育自媒体。我们一直坚持传承往届家长、学生、老师的学习经验;这里有哈尔滨本地小学、初中、高中全域的教育资讯和学习资源。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欢迎订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