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共护长江水,共圆长江梦

政务   2024-12-24 21:10   湖北  

共护长江水

共圆长江梦

实验小学五(4)班  冯歆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长江这条被誉为东方巨龙的河流,不仅滋养了中华大地的亿万生灵,更孕育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不知饱含了多少沧桑;看似宁静清澈的江水不知聚集了多少复杂的历史,演示着人类顽强不息的生命过程,包含着大自然深邃的思想。长江是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摇篮,是一本博大的书,是我们一生都读不完的故事。偶尔,江面上响起几声汽笛,激起几注高浪,惊起几只水鸟。这江水,就像一位活泼的少女,唱着、跳着、无忧无虑的奔跑着,带着生机与活力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赋予了长江太多感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以长江来比喻历史的沧桑巨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友谊的坚守;“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更道出思念之绵长。一字一句都是我们对长江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颂扬。屈原涉江赋离骚,东坡临赤壁怀古,毛泽东万里长江横渡……一首首诗跃出江面,写满蓝天。

从古至今,作为母亲河的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这条渊远流长的河流不仅滋养了中华文明,哺育了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也成为刻在华夏儿女骨子里的情怀。她承载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浩浩荡荡地穿越了5000年的文明,见证了民族的荣耀和辉煌,滋养了万里神州、泱泱华夏,为我们生存的土地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她从长江之源青海出发,带着青藏高原的纯净与力量,一路越重山峻岭,纳百川千湖,最后奔腾入海。长江将中国的大地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她的壮丽与浩渺,她的深邃与澎湃都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我出生在汉江平原,在长江边长大。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常带着我在长江上划船,在江滩上嬉戏,在江堤上奔跑。我们一起在江边看日升日落,看江水奔流,看鱼游浅底,看鹰击长空。我记得风中舞动的芦苇,我记得翻卷的浪花和飞翔的鸟儿,我还记得油菜花把一江两岸点缀成了春天,这是我最美好的回忆,我们热爱她,感恩她,用青绿装点她的衣裙,用欢笑附和她的脚步。

然而,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水质污染,生态破坏,非法采砂等问题日益严峻,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不仅影响到自然环境,也影响到沿江地区人民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长江。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或许不能直接参与到大规模的环保行动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守护我们的母亲河,为保护长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我们可以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绿化活动。我们还可以积极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长江的行动中来,让长江的水更清、鱼更多、景更美。

此外,长江的保护还依赖更完善的法律制度。只有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各种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才能让法律成为守护长江的利剑,刺向那些伸向长江的“魔爪”,让不法分子付出应有的代价。

习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滚滚长江,奔流不息,携手汉江,融合共造。保护长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守护好我们的长江文化瑰宝,共同营造我们的绿色家园,让“保护长江”的乐章响彻荆楚大地吧!

                                                                        指导老师:姜晓琴



教师点评

作者对这篇文章的情感,描述了与长江之间的情感联系,她有苏轼的风流潇洒,她有屈原的高尚情操,她有李之仪的江头江尾万里遥隔,她有毛泽东的豪迈诗词。

作者展现了对长江文化理解和对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她通过个人的成长经历和阅读体验,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到长江的保护工作中来,文笔流畅,情感真实。很好地体现了征文的主题和目的。

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篇文章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写<长江>抒情的基本技巧,是一篇值得表扬的作品,建议在未来的写作中,可以进一步丰富细节,使文章更加生动饱满。

作者简介

冯歆然,今年10岁,女,实验小学五(4)班学生。性格文静,热爱阅读各类书籍,沉浸在字的世界里;亦擅长绘画,以画笔描绘多彩梦想。她喜欢在安静中找寻自我,阅读与绘画是她最真挚的朋友,陪伴她度过一个充满而美好的日子。


    编辑:郑晓梅

    审核:程立华

    终审:陈智勇


武穴市实验小学
帮助您了解学校最新动态,接收对学校的意见反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