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来自多个国家的人道专家、医务人员、外交官、救援工作者和学者等齐聚北京,共同探讨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理念的契合与现实意义。
此次研讨会题为“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理念:应急救援伦理学讨论”,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联合举办,旨在通过交流对话,增进对人道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加强与中国人道传统的融合。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纪博瑞致开幕辞。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纪博瑞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国际人道法的核心理念,如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价值观十分契合。” 他还鼓励开展相关研究,加深对中国伦理理念的理解,并将其融入全球人道工作中,从而为规范敌对行为,缓解冲突紧张局势,以及应对全球人道挑战做出贡献。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吕国忠致开幕辞。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吕国忠指出,中国的儒家、道家和法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道思想,并强调了中国在国际救援和应急医学培训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他表示:“通过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未来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繁荣的世界,让人类社会在应对各种灾害和挑战中展现出更加坚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边晓致开幕辞。
中国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边晓介绍了中国红十字会在国内自然灾害救助和国际人道救援方面开展的大量工作。他强调中国是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积极拥护者、参与者和贡献者。“新的世界局势下,如何将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理念融合,如何更好为国际人道援助贡献中国力量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边晓表示。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曼谷全球事务区域经理查理·多尔曼-奥高恩介绍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亚洲文化和宗教传统的关系。
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在研讨会上作了主旨发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曼谷全球事务区域经理查理·多尔曼-奥高恩向与会者介绍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亚洲文化和宗教传统的关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斯里兰卡顾问高莎莉娅·卡鲁纳萨加拉深入比较了中国传统经典中的重要概念与国际人道法的具体规则,从中国人道价值观的角度阐述了国际人道法。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高金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红十字国际学院国际人道法与人道政策教研中心副主任徐诗凌探讨了援助伦理学的生成,并强调了传统思想与现代人道实践相融合的重要性。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顾问刘欣燕(左一)主持了专题讨论。嘉宾(从左至右)包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灾害管理处处长蔡文男,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曼谷全球事务区域经理查理·多尔曼-奥高恩,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贾忠伟,国家消防救援局特种灾害救援司救护与卫勤处高级工程师、技术高级指挥长徐晓燕,红十字国际学院国际人道法与人道政策教研中心副主任徐诗凌和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处副处长孟涛疆。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顾问刘欣燕主持了专题讨论,与会专家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在国际人道救援中的作用、“一带一路 ”倡议框架下的人道合作、人道传统对遵守国际人道法的影响、现代应急救护中的人道传统、救援行动中数据歧视的伦理问题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传播主管巴昱华总结了研讨会的亮点。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传播主管巴昱华在活动结束时总结了此次活动的亮点,并盛赞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此次研讨会主题的阐释。他强调此次研讨会是探索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法融合的重要一步,并对这一领域的持续研究满怀期待。
图片来源:应急总医院宣传处 任宝兴
往期推荐
| |||
| |||
| |||
|
○
关注我们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