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亮点>
1.发现了CuGa2金属间化合物对液态金属GaSn的锚定现象。
2.CuGa2的二维结构限制了体积膨胀,镓的反应润湿牢固地锚定了液态金属。
3.DFT揭示了CuGa2向Ga过渡的锚定机制以及Li与CuGa2的反应机理。
近日,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胡劲教授课题组在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上发表了题为“CuGa2 transition phase anchored liquid GaSn achieves high-performance liquid metal battery cathode”的研究文章。本文首次发现CuGa2相对液态金属GaSn的锚定作用,并提出其锚定机制。该机制为Ga基液态金属电池的电极设计提供新策略。
【图文解析】
图1 O-GaSn/SS和O-GaSn/CF阳极的制备示意图、SEM、EDS、XPS、XRD、接触角测试、DSC曲线对比。
如图1a所示,液态金属经过简单的“预氧化”过程后,将O-GaSn直接涂覆在集电极(SS不锈钢,CF铜箔)表面,构建复合电极。在空气中搅拌液态GaSn合金,材料从光滑的金属液态转变为粗糙的糊状物(图S1)。GaSn的SEM图像显示出完全致密光滑的表面(图1b),而O-GaSn的表面明显粗糙,内部有许多气孔和金属氧化物颗粒(图1c)。与GaSn合金相比,O-GaSn合金的能谱图显示其O元素含量显著。预氧化可显著改变O-GaSn合金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从而显著改善其表面性能,尤其是润湿性能。DSC表明,而O-eGaSn表现出更大程度的过冷(凝固点为- 20℃)。该实验证明,预氧化的O-GaSn合金可以在更极端的操作环境下广泛应用于液态金属电极。
图2 不锈钢/铜箔上O-GaSn合金涂层的表面SEM、EDS、XRD、DFT吸附能图。
图2显示,在O-GaSn/SS电极的横截面SEM中,观察到O-GaSn涂层与SS收集器之间有一个清晰的界面,并且没有金属间化合物过渡层(图2b),这是由于液态金属与不锈钢基体没有反应性润湿,表面不存在金属间化合物。O-GaSn/CF电极表面,Ga和Cu原子之间发生相互扩散现象,形成CuGa2合金相,导致Sn原子析出。随着合金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表明CuGa2晶粒的边界仍然允许Ga原子穿透Cu并与Cu结合,直到CuGa2合金相完全覆盖Cu表面。由于Ga原子逐渐渗透到Cu的晶体结构中,导致O-GaSn与Cu捕收剂之间形成连续的CuGa2界面。
图3 O-GaSn/CF和O-GaSn/SS阴极的电化学性能。
为了进一步描述O-GaSn/CF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0.01-1.5 V (vs. Li+/Li)电压范围内,以0.05 mV s−1的扫描速率进行循环伏安法(CV)测量。在CV曲线上,O-GaSn/CF表现出比O-GaSn/SS更大的电极极化,恒流充放电曲线上的放电电压更低(图3b和e)。此外,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O-GaSn/CF电极的CV曲线面积增大,这是由于Cu表面的O-GaSn完全反应后,更多的锂逐渐扩散到CuGa2内部进行更深的锂化反应。与O-GaSn/SS电极相比,O-GaSn/CF电极与LixSn在0.13 V时表现出更长的放电平台(图3b和e),这主要是由于GaSn与Cu合金化生成CuGa2,并通过SEM和XRD证实了大量的Sn与Li合金的析出。此外,成核的电压滞后O-GaSn / CF电极在lithiation远小于O-GaSn / SS的电极,表明更快的电荷转移动力学。
图4 O-GaSn/SS和O-GaSn/CF电极循环后的SEM、EDS、XRD图。
为了进一步证明反应润湿对液态金属电极性能的重要性,我们还对O-GaSn/CF和O-GaSn/SS电极进行了150次循环后的事后分析,以进行比较。循环后(完全衰减状态)的O-GaSn/SS的SEM图像显示电极表面严重开裂,活性物质聚集脱落,SEI膜破裂(图S7),这是由于O-GaSn合金与SS表面润湿性差,循环过程中形成了SEI膜和锂化产物,以及循环过程中GaSn电极体积膨胀严重所致。然而,图4b中的O-GaSn/CF电极在150次循环后仍然保持光滑的表面,这意味着活性材料由于自我修复而几乎没有被剥离,尽管在样品表面检测到一些凹坑。特别是CuGa2的立方块在循环过程中被粉碎成纳米颗粒,更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减轻了体积膨胀(图4b和S8中的红圈)。相应的XRD结果表明,O-GaSn/CF电极发生了充分的去锂化反应,其相组成与原始电极基本相同。综上所述,循环后O-GaSn/CF阴极的结构完整性得以保持,一方面是因为CuGa2过渡相能够在充放电过程中对液态金属实现有效的固载机制,另一方面是因为CuGa2的二维层状结构既有利于锂化/去锂化,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eGaSn液态合金的锂化膨胀(表S2)。
DFT计算揭示了CuGa2过渡层优异性能的潜在机制(图5)。电子局域化函数(ELF)显示CuGa2模型中Cu和Ga之间存在强电荷转移(图5a),然而,Cu和Ga之间的电荷转移被Li原子的掺杂打破,Li与Ga的键合导致了电子的再分配(图5c和S9)。变形电荷密度分布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CuGa2中的Cu-Ga和Ga-Ga区域显示出电子局域化特性(图5b和S10)。相反,掺杂Li原子后,在Ga-Li和Cu-Cu区域观察到强的电子局域化(图5d和S11)。此外,态总密度显示CuGa2掺杂Li原子的能级分布出现离域(图5e)。晶体轨道哈密顿居群(COHP)和PDOS被量化以研究Cu-Ga的成键/反键性质,其中负COHP(右)表示成键贡献,正COHP(左)表示反键贡献。正如预测的那样,CuGa2显示出较强的ICOHP值(-0.119 eV),无可争议地证实了Cu-Ga之间的强键(图5f)。然而,由于Li原子被掺杂到CuGa2模型中,其ICOHP值明显低于CuGa2模型(−0.021 eV),这意味着Cu-Ga键的亲和力降低(图5)。PDOS表明,Li原子的掺杂导致Cu轨道能级向费米能级移动,并且呈现出更窄的投影密度态,表明Cu原子的金属活性增强。结合键长变化,可以推断Cu-Ga键强度因Li原子掺杂而减弱(表S3)。此外,PDOS图(图2h和图i)中Li 1s轨道和Ga 2p轨道之间的良好重叠进一步证明了Li-Ga键的形成。然而,当位于体中心的Li在充电过程中被脱嵌时,空位形成能为1.15 eV(图S12和表S4)。同时,ELF表明,Li-Cu体系中去嵌Li原子后,Ga-Ga和Cu-Cu键的电子密度显著降低,Cu-Ga之间的键合增强。这意味着当锂原子脱嵌时,Ga原子有与Cu原子重新结合形成CuGa2的倾向(图S13)。根据DFT计算,可以合理地假设在O-GaSn/CF电极的锂化过程中,还原后的Li+与CuGa2中的Ga原子发生强烈反应,形成LixGa金属间化合物,从而削弱了Cu-Ga金属键。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认为O-GaSn/CF阴极的锂化机理涉及到GaSn合金的合金化反应。如下式(1)(2)(3)。同样,在去锂化过程中,一方面Cu合金与Ga重新获得CuGa2相;另一方面,在CuGa2相和液态镓之间形成金属键,从而牢固地固定了活性物质。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电极材料的剥离和团聚。
【全文小结】
【文献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est.2024.111879
【作者简介】
王恺钊,胡劲*,陈天友,张维均,邓中山,陈清明,王开军,吴军*
王恺钊,博士,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讲师/硕导
主要从事锂离子的电池负极材料、液态金属电池、锌离子电池等领域研究。主持及参与项目5项,在Scripta Metarialia、ACS Sustainable Chem. Eng一区等SCI、EI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成果转化1项。
现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现代技术陶瓷》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液态金属、稀贵金属材料及无机精细粉体材料, 获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有色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授权中国专利141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