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孙伟,1992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来到南京设计院(当时为煤炭工业部兖州设计研究院)参加工作,分配到综合处环保组。我出生成长在兖州矿区,父亲是煤矿工程师,毕业后来到煤炭设计院参加工作,感到无比的亲切和熟悉。今年是南京设计院建院60周年,经过60年发展而不断壮大。我在南京设计院环保专业工作已满32年,见证了环保专业不断发展进步,个人也不断成长。回顾这段经历,心中充满了很多感慨,更多的是对南京设计院的感恩!结合个人经历,伴随着煤炭行业周期性发展,南京设计院环保专业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南京设计院是煤炭行业较早开展环保业务的单位,80年代初就引进了环保专业人才,80年代末在综合处成立了环保组作为独立专业机构,较早取得了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证书,承担了滕南、济东、新汶等矿区的总体规划环评。是国内最早开展矿区规划环评的单位之一,编制了多部矿井项目环评报告,在行业具有较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同时承担了大量矿井水、生活污水处理和噪声控制设计项目。这一阶段基本确定了环保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业务结构,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阶段,在综合处和环保组老领导、老同志的指导带领下,我有幸参与了部分重点项目,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打下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基础。记得当时李大强处长带着我去兖矿调研,指导编制兖州矿区后评价环保专题;许万隆组长根据我实际情况经常交办不同项目进行锻炼,安排给我的第一套施工图是永夏矿区某雨水泵房,并教我学会了使用透图台描图;师父王中山经常带我跑新汶矿区开展规划环评调研,学会了如何开展现场调研,记得当时报告都是手写的,我编制的噪声专题算是少的,最后一遍誊写也用了70页方格稿纸;殷同伟任项目负责人时带领我做鲍店矿井水处理设计,引进了迷宫斜板沉淀技术,属煤炭行业首次采用,获得了煤炭行业设计三等奖,自此创新意识在我心中不断强化;还有惠润堂、刘亭、朱宁波等老同志指导我学习了噪声控制和水处理设计,山西荫营选煤厂是国内较早的全厂噪声控制设计,获得了煤炭行业优秀QC小组奖。
进入2000年,面对煤炭行业低谷带来的专业发展困境,南京设计院积极谋划并提供大力支持,将环保组提级为直属二级单位环保所,任命殷同伟为设计院副总工兼环保所所长。她勇于担当、以身作则,外抓市场内强管理。在市场开拓上,她亲力亲为跑市场,除了紧紧抓住传统煤矿水处理和环评业务外,积极开拓造纸、医疗、市政等非煤行业水处理业务,还探索了餐饮油烟净化等业务;在内部生产上,她带领我们两个年轻人定方案审成品,经常加班加点,为了时刻提高效率,在深夜利用电子邮箱把刚完成的工作文件向下道工序传递已是常态。
经过一两年努力,环保所就走出了低谷,在后续黄金十年更是创造了历史辉煌。从专业技术人员看,从初期3人发展到顶峰时的17人,培养了黄华、刘剑伟、周金余、李俊梅等一批青年骨干,打造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从经营规模上看,前三年积累近50万产值盈余,后面几年以每年20%增长率高速发展;从人均创效看,后续顶峰时人均产值高达100多万元,名列公司前茅。在此阶段,环保业务范围和规模呈现高速扩展态势。首先,环评业务大发展,矿区规划环评进入一轮高峰期,十几个矿区分布在山西、内蒙古、贵州、青海和甘肃等省区,40多部矿井环评重点分布在贵州、山西、安徽等地,同时扩展了社会区域和交通运输行业环评,在煤炭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次是水处理业务不断转型升级,在传统矿井水处理中先后在行业首次引进了小间距斜板、高效旋流净水器、微砂循环净化等新技术,生活污水向市政污水处理拓展,承接了多个日处理一万方以上的项目,其中日处理五万方的牧屿污水处理厂是国内较早达到准四标准的市政污水项目。另外还拓展了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和社会稳评等业务。此阶段先后获得煤炭行业优秀设计咨询奖二十多项,提高了行业影响力。这个阶段,我从30岁到40来岁,是人生黄金期,不同程度参与了环保专业绝大多数项目的技术工作,得到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印象最深的是2004年开始在贵州那几年,不是出差就是加班,最多一年累计有半年时间驻扎现场。当时贵州交通很不发达,山区路崎岖难行还很危险,从桐梓县城到容光矿井仅仅六十公里的山路,老师傅开越野车也要三个多小时。记得有一次在花秋矿井现场,那天下着小雨,我不小心从田埂上摔了下去,当时年轻没在意,只感觉有点疼,爬起来继续。没想到回到贵阳后,逐渐觉得疼痛难忍,去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有根肋骨已经骨裂。即使环境恶劣,环保专业二十几个环评项目我都坚持每个项目到项目现场两次以上,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也磨炼我形成较坚强意志和坚韧毅力。
这一阶段,也是我职业成长黄金期。我从独立设计到承担校核、审核直至担任项目负责人主持设计工作,不仅承担生产技术任务,还协助部分经营工作,逐步开始带领培养年轻人;2007年晋升为教授级高工,先后取得注册环评、环保、水保、咨询工程师等4项执业资格,2010担任主任工程师承担技术管理,2016年担任支部书记负责党建。个人经历、阅历得到了极大丰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南京设计院及上级部门授予我很多荣誉和奖励,2020年获得的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是给予我的最高荣誉。
进入2019年,南京设计院优化调整了发展战略,将生态环保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整合环保、给排水、煤化工及热能电力等专业成立新的生态环保院,作为公司主要经营生产单位之一。经组织任命,我担任生态环保院党支部书记兼院长。
五年来,按照公司统一部署,生态环保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执行集团公司“1245”总体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做强主业”两大战略,党建引领、业务融合,抓生产谋经营强管理,努力推动环保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在创新驱动方面,提出“工艺低碳化、交付数字化、运营智能化”发展方向,以“三化”建设为产业赋能。在做强主业方面,重点发展三大环保产业。一是做强现有矿井水处理及综合利用、市政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业务,谋求“设计工程化”,以此为核心向水环境综合治理产业拓展;二是继续做强矿区总体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环保咨询优势业务,力求“咨询高端化”,适时向沉陷区生态治理、矸石综合利用产业拓展;三是优化现有热能电力业务,适时向余热利用、瓦斯发电等新能源及双碳业务转型。
五年来,生态环保院呈现了良好发展势头。专业队伍进一步扩大,从29人增加到60人;扩充了机构和专业,增加机电专业和工程管理机构;扩展增强了业务结构和规模,矿井水零排放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且不断扩大,规划环评项目达到二十多项,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品牌影响力;矿井水零排放总包项目填补了业绩空白,年度新签合同额达到亿元创历史新高;不断提升技术手段,工艺设计基本实现了三维正向设计具备数字化交付条件,水处理智能化谋划起步。
从毕业到南京设计院工作至今已经32年了,我仍然记得1992年刚毕业那年作为新职工代表在公司迎新座谈会上的发言,“了解到设计院这么优良的传统和这样丰富的业绩,我为加入设计院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后在前辈指导下,我一定努力工作,争取为设计院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一点贡献,同时个人也能够快速成长”。如今看来,这个愿望已经基本实现。我相信只要有执着、责任、担当和创新的精神,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很荣幸一直在南京设计院工作这么多年,感谢南京设计院给予我的信任和鼓励,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同志的悉心指导,感谢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也感谢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南京设计院生态环保业务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但距离做强做优做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在南京设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态环保院全体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的共同奋斗下,一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再次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祝愿南京设计院的明天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