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
BIGDATANEWS
资讯 | 动态 | 通知
国家数据局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了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案例涉及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生态文明等领域,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案例单位:海南省大数据发展中心
近年来,海南针对公共数据的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卡点问题,一手抓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一手抓数据服务和场景建设,不断强化公共数据高质量供给,以应用场景推动社会数据开发开放,逐步形成海南模式的数据资源支撑体系。
图1 海南省数据“三目录、三清单”
一是创新数据归集治理模式。建立政务数据共享服务总门户,数据目录、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数据服务、标准规范均实现一体化管理。建设全省统一的数据中台,具备各类政务数据的汇聚、存储、治理、开发等全流程数据管理能力。建立“一数一源”“多源校核”及“数据供给—场景应用—质量反馈—完善提升”全流程数据治理闭环管理机制。
二是创新数据共享开放机制。以“一揽子审核、自动化审核”为牵引,构建“秒审”新机制,落实“共享开放为原则,不共享开放为例外”要求。围绕政务数据治理“四化”要求,构建各单位“数字化率”评估机制。
三是创新授权开发模式。打造全省统一数据开发利用平台,将“公共数据开放”转换为“引进平台开发”,广泛吸纳市场主体和数据、技术、资本等多元要素建立合作。以“可信数据空间+确定性网络+联盟链”为核心,打造数据跨区域可信流通基础设施,支撑各地区多节点数据高效融通。
四是以自贸港特色产业应用场景为牵引,驱动数据价值释放。开展医保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省部共建试点和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走通商保核保理赔等场景。基于海易办、金椰分、海易信等公共平台汇聚的大量信用数据,创建五指山市“信用+茶产业”“信用+商圈”等百余个信用应用场景。
图2 海南省数据资产和数据治理统计
截至目前,数据中台归集全省各单位数据量约1千亿条,数据目录总数达87万,数据质量整改率达99%以上,数据共享采用“秒审”方式,审核时间从2个工作日缩短至秒级,提供数据服务35万余项,需求满足率100%,全省各单位数字化率达98%,政务服务上线14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数据开发平台——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引入合作企业1600余家,上架数据产品2000余个,接入200余家企业的1026亿条社会数据,交易额突破10亿元。
图3 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界面
案例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推荐单位: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为解决重庆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不充分、线上线下服务不协同、综合效能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重庆市政府办公厅会同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开展“渝快办”建设工作,打造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深度融合体系架构,形成高效完整的政务服务闭环,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转变,为建设现代化服务型政府提供强力支撑。
图1 渝快办业务架构总图
通过“渝快办”平台建设,实现业务事项标准、受理、流转、监管的“四个统一”。一是统一业务事项标准。全市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精细化梳理,并全量纳入“渝快办”管理,实现事项同标、多端同源。二是统一业务事项受理。将“渝快办”作为全市面向群众和企业办事服务总入口,整合联通全市各类政务服务入口,统筹开展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和应用“应接尽接”,实现政务服务收件统一、服务同质、收办分离。三是统一业务事项流转。打通数据流、业务流、执行流,横向联通“渝快办”“渝快政”两端,纵向通过三级治理中心贯通,实现业务事项的协同办理,上线教育入学、新生儿出生、开办企业等“高效办成一件事”,让群众高效办成事。四是统一业务事项监管。将政务服务全生命周期数据进行可视化监管,形成问题监测、处置和结果反馈工作闭环,推动以评促改。
图2 渝快办一网通办工作台
通过打造一次办、码上办、就近办、暖心办服务,实现以数便民、还数于民。一是一次办。重点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目前已上线80余件“一件事一次办”,成功开展教育入学“一件事”示范试点。二是码上办,作为全国首批政务服务码试点省市,已实现全市所有政务服务大厅扫码办事。三是就近办。打造政务服务地图,为全市企业群众提供就近办事服务。四是暖心办。通过视频办、帮代办等方式实现从“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的转变,依托“1361”体系化能力,通过基层智治体系将政务服务能力向基层延伸。五是以数便民。依托公共数据资源开发便民惠企应用,接入便民惠企高频应用,为企业群众提供乘车、就医、政策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六是还数于民。推出个人和企业数字空间服务,汇集个人和企业政务数据,实现政务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图3 高效办成一件事案例
案例单位: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
推荐单位:四川省数据局
当前,四川省基础教育领域仍存在“大而不优”“城挤乡弱村空”等问题,特别是民族和边远地区教育理念滞后、师资不足、师能不高、优质资源缺乏、教学质量低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为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公平、均衡、优质发展,“四川云教”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四川云教”是四川省教育厅主导建设的全公益优质课堂直录播平台,基于全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基础运行环境,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和直录播技术,创新构建远程教育新模式。平台链接省内优质学校与民族、边远薄弱地区学校,形成“全学段、多模式、高质量、广受益”远程教育协作联盟,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公益服务”多级运行机制,助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1 “四川云教”解决方案
六年来,“四川云教”采取“五个坚持”系统推进,坚持省级主导,构建由教育厅统筹领导的管理体制,确保政策导向和项目支撑;坚持统一标准,依托省智慧教育平台,建立网络直录播教室建设标准;坚持机制先行,建立学校双选、质量把关、支教认定和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培训引领,培训骨干人才,开展课题研究;坚持应用探索,创建“多对众多”“一屏三画面”自动录播传输模式,推进直播、录播、植入、观摩四种远程教育应用模式,为联盟学校搭建围绕教学、教研的线上线下交流舞台。云教联盟业已形成教师同步备课、授课、教研、评价,学生同步预习、上课、练习、考核等“八个同步”的双师协同新样态。
图2 “优师引航”课堂
“四川云教”已实现全省21个市州全覆盖,并向重庆、新疆、甘肃地区辐射。48所主播学校、168个主播输出教室,全天实时向2252所薄弱学校输出优质资源,5万余名老师和50万余名学生跟随学习。平台累计完成直播/录播课程270207节,月均新增6500余节课程,课程累计观看量540578次,课件数量累计103080个。
案例单位: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安新区大数据和科技创新局
推荐单位: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贵州省以贵安新区为核心,围绕“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按照“智算优先、存算结合”部署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针对算力需求与供给存在明显差异、网络传输质量和费用制约、国产化算力与现有系统的适配水平低等问题,贵州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全国提供高质量的算力服务,助力各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图1 贵州枢纽算力调度平台
一是做好项目建设所需的用电、用地、用水、配套道路等要素保障,构建多元化、综合性算力设施,以满足市场不同算力需求。二是构建三层时延圈,不断优化贵州网络传输质量。同时,开展国家枢纽间公共传输通道试点工作,推动算力运载能力提升。三是建设贵州枢纽节点算力运营调度平台,加强算力标识、算力度量等功能,提升对外服务能力。同时,将算力资源池接入北京算力互联互通验证平台,推动跨区域算力调度和协同。四是重点抓好“一硬一软”两大产业。围绕“芯、件、板、机、器”实施电子信息制造业攻坚行动;突出云服务“首位产业”,重点围绕行业软件、云化软件、嵌入式软件、安全产品和软件外包等实施“软件再出发”行动。五是依托华为盘古等基础大模型,围绕“8+4”行业大模型,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供公共训练平台,协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开放更为标准、规范的高质量数据集,深化创造性场景运用。六是省市层面针对算力产业发展密集出台了“总体规划—实施意见—激励政策—管理办法”的政策制度体系。
图2 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基地架构图
目前,贵州算力总规模超40EFLOPS,自主可控比例超80%。创新实施“算力券”政策,降低企业使用算力成本,普惠性更强,激励范围更广。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大力建设智慧车间、智能工厂,30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如贵州轮胎智能排产可将年经济效益增加约7000万元。引入开源大模型到贵州进行训练,为省内外提供综合算力服务能力。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集聚经营主体1100余家、交易总额超55亿元。发布贵州枢纽算力运营调度平台3.2版本,已汇聚33个算力服务商、496个算力需求方,可对外提供102项算力产品。
图3 算力券发放平台
案例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局
推荐单位:云南省数据局
2015年以来,洱海流域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洱海流域监测感知覆盖不全、数据资源多部门分散管理、决策效率低下等挑战,制约了洱海保护精准治理能力建设。大理州以洱海流域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建成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提升洱海保护治理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
图1 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页面
一是构建全方位智能感知体系。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由智能感知、数据中心、决策支持、协同管理、信息服务和业务应用六大功能模块构成,以物联网、机理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定量遥感等技术为支撑,拓展完善监测手段,整合搭建了覆盖水质、水文、气象、视频等428个站点的一张智能感知网,获取了洱海保护治理的第一手数据。
二是打通数据通道,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整合26家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数据资源,平台打破了洱海保护“数据孤岛”。通过构建决策支持模型体系,对水质、藻情变化进行分析预警,开展洱海污染数值溯源与精准治污、出入流优化调度等分析,辅助洱海保护治理科学决策。
三是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精细化管理。平台基于遥感综合应用系统可以开展国土空间精准监测管控,及时识别隐蔽的变化情况;基于可视化视频系统可以主动发现违法捕捞、洗车等异常情况,自动生成预警事件后下发基层执法人员;基于“洱海卫士”小程序,实现公众对破坏洱海生态环境的行为的快速举报,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在可信存证、多方协同等方面的优势,打通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举报通道,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和监督。
四是构建预警中心,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平台通过内置“数字雷达”智能扫描技术等,实时汇集、交办处置和反馈水质异常问题,确保预警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实现预警事件的闭环管理。
图2 智慧洱海预警中心
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的建设,打通了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字化工作链条。目前,平台数据日更新量达7万余条,总量达36亿余条,数据下载次数超过6万次,可调用数据量超1700万条;提供水质短期预警223次、中期预判66次、水资源优化调度41次等决策支持;生成图像智能识别预警事件12000余件,处置完成200余件社会公众举报事件;按照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日预警、周通报、月发布”的要求,对日更新量超7000条的实时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在线扫描,共生成超过3500条日预警交办信息、140期周报、31期月报、1期年报和半年报,水环境预警事件第一时间交办给现场人员进行处置,有效支撑了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声
明
End
微信号|GuiYangBigData
我知道你有认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