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夕,整理长岛县工农兵小学报道组各位同学四十多年前的习作,也顺手翻腾出自己最早的一批旧稿,尘封多年的一摞摞剪报,记录了一个文学爱好者的初行脚步。
那些年,从工农兵小学写到大竹山岛,从宣传部写到北京中国新闻学院,从渤海海峡写到南海渔场,从基层党员写到抢险救灾,从单位的“规定动作”到后来个人“自由发挥”,从毕业后参加工作到今天,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自己究竟写了多少篇稿,现在已经无法统计,能做的,就是趁现在还喜欢写稿,就多敲几天键盘吧。
四十年前的今天——1984年7月29日,第一篇稿子《小岛纪行》发表在“烟台日报 半岛副刊”,并且在短短几个月的工夫,老师和学生的多篇习作分别在“烟台日报”发表。后来因为工作调动,从写文艺稿到写公文和通讯报道为主,很长一段时间与文学保持一个“若即若离”的状态。
后来,在守望纸质报刊的同时,逐渐向新媒体转移阵地,从最早的“榕树下”到门户网站的博客,从“天涯社区”到公众号平台,文字加图片,文学加民俗加历史,凡是亲身经历,凡是感受较深,凡是与长岛有关的,尽可能用文字记录下来。
自己写的稿,就像自己的孩子,是丑是俊,好歹是亲生的,最讨厌像拐卖人口的人贩子一样剽窃之流,更痛恨那些喜欢蹭热度“摘桃子”的无聊之辈,“拿来主义”本意没有错误,但是过度消费,其实就是有关“写稿”的笑话。实话实说——搞原创,全凭本事;要走捷径,靠的是“脸皮厚”。
至于这些年那些获奖,什么证书,也不去作为炫耀的资本,问题的关键,是多给长岛写点什么。埋头写稿,而且耐得住寂寞,也算是写稿人起码的“标配”吧。
写于2024年7月29日凌晨(台风格美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