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新街口㉓ | 洪武北路

文摘   2024-12-16 17:45   江苏  

洪武北路,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名称源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辉煌年号“洪武”。说到洪武北路,就不得不提洪武路。洪武路原是南唐皇宫所在,后成为南京城内南北干道之一。而洪武北路,则是在近现代城市发展中,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将中山东路北边的上乘庵、香铺营和白井廊三段南北路拓宽合并而成。这一命名不仅彰显了南京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对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纪念。它不仅是南京城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这座城市文化精神的传承者。漫步于这条街道,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摩天大楼交相辉映,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吟浅唱,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每一砖一瓦,每一石一阶,都镌刻着南京的过往与辉煌,让人在繁忙的都市中寻得一份难能可贵的宁静与古朴。



洪武北路的最南端坐落着南京原中央通讯社大楼,1948年,由建筑大师杨廷宝匠心独运,以钢筋混凝土为骨,以对称美学为魂建造而成。五、六、七层阶梯状的设计,既体现了建筑的层次感,又寓意着历史的递进与传承。门厅宽敞明亮,电梯与楼梯交错其间,仿佛是现代与过去的桥梁,连接着时空的彼岸。大楼内部,布局严谨而富有变化。从底层的数据库、图书库到二层的行政办公用房,再到三层的主要办公室,每一处都透露着那个时代的气息与韵味。五楼的摄影、暗室和报务用房,六楼的外国记者招待所,以及顶层的会议室,无一不彰显着中央通讯社曾经的辉煌与影响力。它见证了国民党的兴衰起伏,也目睹了新中国诞生的曙光。如今,这栋建筑已不再是中央通讯社的所在地,但它依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洪武北路上还有江苏省内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场所——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南京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外观为六层白色椭圆形的现代派建筑,采用点接式、超大圆弧玻璃幕墙和干挂花岗岩作为外装饰材料,造型新颖别致,具有强烈的现代文化气息,是城市天际线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步入中心内部,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般的艺术殿堂。宽敞明亮的大厅,以柔和的灯光与精致的装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高雅的氛围。这里,是艺术的摇篮,是文化的沃土,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精品与创意灵感。无论是书画展览、音乐演出,还是戏剧表演、艺术讲座,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总是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与市民前来观赏与交流。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领略到现代艺术的创新与活力。每一场演出、每一次展览,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文化的盛宴。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搭建起了一个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平台,让不同文化、不同艺术流派在这里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共同书写着南京乃至中国文化艺术的新篇章。


洪武北路129号建筑群,是一座隐匿于“宇宙中心”新街口的历史瑰宝,自成一派静谧与雅致,仿佛时间在这里轻轻放缓了脚步。走进这片建筑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砖红色的外墙,岁月在其上刻下了斑驳的痕迹,却更添了几分古朴与庄重。小楼的门窗,以红色圆拱形设计,宛如欧洲古典建筑中的精致细节,却又巧妙地融入了中式建筑的韵味,展现出一种跨文化的和谐之美。人字形的屋顶,覆盖着红色的筒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而和谐。建筑群内部,虽历经改造与变迁,但仍保留着一些民国时期的元素,如雕花窗棂的细腻纹理,以及那些不经意间发现的旧式家具,都让人恍若隔世,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


洪武北路的生活也充满了烟火气与温馨。那些老字号的小吃店,像老米记酒酿铺、金味栗子店等,用熟悉的味道唤醒着人们的味蕾记忆;那些热闹的文化市集,用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欢声笑语填充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南京的地道美食,感受到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温暖与亲切;也可以与朋友们一起逛街购物,享受那份属于现代都市的便捷与乐趣。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感动。

拟稿:民生保障办公室 牟莹莹  部分素材来源:百度百科 摄影:强春蕾

审稿:刘思沂

审核:史庆锋

发布:刘晓菁




 往期回顾 




新街口发布
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好地为辖区党员群众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