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第一方,来头不小!

文摘   2025-01-07 15:12   湖南  

杜雨茂,男,1932年生,陕西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老中医;曾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全国中医成人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杜雨茂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尤精通仲景之学,临证遵古鉴今,辨证准确,遣药灵巧,屡起沉疴,尤擅诊治难治性肾脏病、肝胆病及奇难杂病。撰《奇难病临证指南》,介绍多种疑难病症的诊治思路与方法,并出版《伤寒论辨证表解》、《伤寒论释疑与经方实验》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及辞书12部,研制出“柔脉冲剂”、“芪鹿益肾片”、“舒胆化石丹”等新药。
中医肾衰有五种虚证类型和五种实证类型。每种虚证可以各自夹着五种实证类型,所以首先要辨证由哪个脏器虚损为主,结合实际临床运用,看到究竟是气、血、阴、阳哪个类型的虚,然后再进一步辨证有没有夹杂湿邪、湿浊、水气、血瘀与浊毒这五个方面。
在临床观察当中发现,还需要判断有没有其它类型,比如肝肾问题,甚至于肺脏问题。所以在临床要结合个人体质,还有病情差异,因为本身慢肾衰的病机比较复杂,在临床观察当中以望、闻、问、切来详细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才能对病机进行整体把握以及处方论治。
下方为杜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温阳降浊汤
处方组成:茯苓15克,白术12克,制附片9克,白芍12克,西洋参6克,黄连5克,苏叶12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生姜12克。
功能 :温肾健脾, 降浊和中,宣通水道。
主治 肾脾阳虚,水气泛滥,浊邪内盛上逆所致之关格证(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所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
用法:制附片加清水先煎30分钟,再入余药同煎两次,每次文火煎30分钟,滤汁混匀分2次服,每日1剂。病重者日服1剂半,分3次服。
方解:中医学之“关格证”大抵相当于西医学之慢性肾功能衰竭。
《证治汇补》云:“关格者,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吐。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格应上而生呕吐。阴阳闭绝,一日即死,最为危候。
张仲景《伤寒论》真武汤专擅温阳利水,薛生白《湿热病篇》连苏饮辛开苦降则长于降浊和中,与关格证之主要病机甚为合拍,故合两方加减而成温阳降浊汤。
方中制附片温肾扶阳,振元气;
白术、茯苓、西洋参健脾制水,巩固土堤;
猪苓、泽泻淡渗利水,给邪以出路;
苏叶、生姜、黄连辛苦合用,开降共施,一以开阴之闭而宣肺通水道,一以降邪之浊而和中止呕。
因阳虚日久,必损及阴;浊邪郁热,阴屡受戕;且诸利水淡渗及温燥之剂,也每损阴液,故用白芍配西洋参酸甘化阴,生津补正。
诸药合用,俾正复邪祛,浊降关开,关格之证自解。
加减法:恶寒较重,手足逆冷者,加干姜8克,炒枳壳10克;
呕吐不止,脘闷厌食者,加砂仁10克,陈皮10克,生姜12克;
腹胀,大便不畅者,加虎杖15克,炒莱菔子20克;
血压高头晕者,加钩藤15克,天麻12克。
临床运用 :慢性肾功能不全之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早期多有关格证表现,证见头晕、神疲、恶寒、浮肿、手足不温、恶心呕吐、小便不利、脉沉、舌淡者,用本方为主治疗多有效验,不仅临床症状好转,而且肾功能检测指标亦有明显改善,达到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之效。

猜你喜欢:

支持作者,买一本《新科学中医》看看!
民间中医拿证难,难于上青天!
从民间中医考核上岗看中医的困境!
中医应全面终止《医师资格证》,改用临床考试!
与其规范“非法行医”,不如全面放开!
中国要实现全免费医疗,非中医不可!
治癌用西医必死,用中医应该这样治!


经典国医学堂
站在中国哲学的基础上重建西方的系统论,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用来科学地解释中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