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警惕“境外高薪招聘”,謹防落入陷阱!

文摘   2025-01-13 18:38   中国澳门  




學生事務處 x 學生會提提你:




提高警惕,謹防受騙!

中國籍男演員失聯一事

在社交平台引發熱議

詳情👇👇

泰國警方:確認中國籍男演員王星為人口販運受害者!


中國廣聯演員委員會

發佈安全提示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發佈安全提示,表示關注到有多名演員被疑似詐騙組織以拍攝影視劇等工作爲由騙至境外,人身和財産安全受到極大損害。

提示演員及經紀公司:

● 在進行跨境工作之前應謹慎鑒別邀約方身份和工作性質

● 建議在簽署工作合同之前向有關單位核實

“境外高薪招聘”陷阱

也成爲了人們討論的焦點


一些所謂的

“境外高薪誠聘廣告”

聲稱“月入十萬”

“報銷機票”“穩賺不賠”……

然而,這些“高薪崗位”背後

却是一個個詐騙陷阱⚠️


甚麼是“境外高薪招聘”陷阱?

一些不法分子或詐騙團夥把違法犯罪活動包裝成境外“高薪”工作,成功引誘求職者上鈎後,可能會將其拐騙到境外從事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拒絕工作或“業績”不達標者,可能遭遇非法拘禁、虐待等人身傷害。


案例

被高薪工作誘惑 

身陷詐騙窩點7個月

2020年初,李某因病在家休養,期間沉迷網路遊戲。網上結識的遊戲夥伴王某告訴他國外有高薪工作,隨後,李某搭上了“蛇頭”。


2020年3月,李某根據“蛇頭”的指示偷渡出境。然而到達目的地後,李某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我被帶到一棟樓內,吃喝拉撒都在一層樓完成。樓門口有人持電棍等武器把守,組長威脅我們這些新來的,‘要是敢報警,就把你關死在水牢裡!’”李某回憶,他雖然沒見過水牢,但親眼見過有人被毆打。組長對李某說,帶其出國成本很高,想離開得交15萬元“贖金”。


李某在境外逗留7個月,被“轉賣”到6個詐騙窩點從事詐騙引流工作,並於2020年10月回國,其自稱是“逃回來”的。


檢察機關以涉嫌詐騙罪對李某提起公訴,法院一審判決認定其詐騙總金額為8萬餘元,其本人獲利1萬餘元,最終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




如何避免落入陷阱?

1

踏實態度

利益容易使人蒙蔽,墮入騙局,緊記世上沒有“不勞而獲”,求職時應態度踏實,不應存有“賺快錢”的想法。

2

保持警惕

切勿輕信所謂“工資高、工作輕鬆、時間靈活、無學歷門檻、無需工作經驗”等虛假招聘信息。對於聲稱“月入過萬”“包吃包住”“報銷機票”“穩賺不賠”等過於誘人的招聘信息,要格外小心。

3

通過正規渠道求職

選擇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和正規市場中介機構,對市場中介機構應瞭解其經營範圍是否包含境外職業介紹服務。應聘前,務必通過正規渠道瞭解公司信息,確認工作地點。可以到各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公共招聘網站,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推薦認定的誠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網站求職。

4

核實公司資質

看到境外高薪誘惑時,一定要查一下經營公司是否具備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可通過商務部官網查詢相關派遣公司是否列入“國家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名錄”。對外勞務合作企業的名單向社會公佈,是可以查詢到的。在商務部官方網站“機構設置”裡面,選“合作司”,“線上查詢”裡面有“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名錄”,點擊第一個“企業名單”,所有合規的有經營資質的企業都在裡面,是按照省來統計的。

5

保護個人信息

應聘時保護好個人信息,填寫簡歷時,家庭住址等部分個人信息不要過於具體,應該把重點放在工作和學習經歷上。不要輕易泄露銀行卡、網銀、支付寶等密碼信息,不要隨意打開陌生網址鏈接。

6

諮詢親友意見

接到招聘邀約後,儘量多和有一定社會閱歷的親朋好友溝通情况,冷靜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

7

多關注防騙資訊

平日應多留意時事,認識騙徒的各種行騙手法。


8

尋求協助

遇到任何有懷疑或不懂處理的情況,應立即諮詢家人、師長或者朋友的意見,有需要時(如發現工作涉及違法行為)向警方尋求協助。

⚠️

高薪?!陷阱!

請廣傳🔈🔈🔈

願多一人看見,少一人被騙!



参考资料:央廣網 人民網科普

 國家反詐中心 司法警察局


▲更多活動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及官方網站

澳門科技大學 | 學生事務處


MUST學生活動及發展
協助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良好發展;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生活動和校園生活體驗;提供安全和諧的學生住宿生活體驗;提供健康愉快的學生成長環境,支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