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从早上开始
一大早,刚打开办公室门,沈太林就迎来了工作的第一个服务对象。
五四才的母亲在某个单位当保洁员,并由该单位购买了人身意外商业险。去年年底,她在工作期间被路边倒伏的大树砸伤,共花费3600多元治疗费。事后,用人单位和保险公司都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这笔治疗费用及后续产生的治疗费。实在没办法,五四才就找到沈太林请求帮助。
沈太林一边认真地审阅五四才带来的材料,一边耐心地询问相关细节,建议他收集好所有相关的医疗费用单据和工作证明,再次跟用人单位和保险公司协商,如协商无果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权益。
五四才还未离开,沈太林又迎来了另一位求助者胡四才。胡四才在七年前借给朋友30万元用于工程投资,但一直讨债无果,他决定起诉对方。由于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对法律条款不熟悉,希望沈太林能代书这个案子。
接待了几个求助者之后,沈太林终于有了片刻的空闲时间,得以坐下来专心准备下周一即将开庭审理的代理案件。他仔细地整理着案卷,审阅着证据材料,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
当兵的日子
沈太林说过,“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他这一生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参军入伍。
2000年12月,年仅17岁的沈太林怀揣着儿时的梦想,踏入军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所在的部队是一支拥有辉煌历史的红军部队。初入军营,指导员的一句话便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了他今后人生道路上的行动指南。
在部队里,沈太林刻苦训练,成为了业务骨干,他曾参加原北京军区某次军事大演习,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政治学习方面,他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先后在七一建党节演讲比赛、党的十六大精神知识竞赛中荣获全营第二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绩,为连队赢得了荣誉。
在部队的两年时光里,沈太林荣获优秀士兵称号一次,受嘉奖三次,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与法结缘
沈太林说,成为一名“法律人”,用法律知识为人民服务这一梦想,是他在部队里的一次偶然事件中萌生的。
一位战友向他讲述了家人与邻居之间由于不理智以及对法律的无知而引发了纠纷,最终演变成刑事案件的不幸遭遇,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沈太林,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成为一名既懂法又会用法的“法律人”,凭借法律知识去帮助群众。
从那时起,沈太林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自学法律基础知识,积极参加法律讲座和培训,不断积累法律知识。2002年12月,退役回到四川老家的沈太林,在一家保安公司找到了一份武装押运工作。尽管工作繁忙,他依然没有放弃成为“法律人”的梦想,积极参加成人高考,并于2007年顺利获得法律专业专科学历。
2007年10月,沈太林和妻子来到怒江,在六库城区经营着一个手机维修店。虽然收入稳定,但他心中对法律知识的热爱从未减退。2018年12月,泸水市向社会公开遴选人民陪审员,沈太林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材料。当时因为他的户籍不在泸水,对他能否长期稳定地履行人民陪审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心中的热爱,沈太林将手机维修店交给了妻子,并将户口迁到了泸水。2019年4月,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人民陪审员。
无袍法官
沈太林说,人民陪审员又称“无袍法官”,工作责任极为重大。每次参加案件审理前,他都会向书记员索要相关材料,认真阅读,仔细审查,并且查阅相关法律条款。在陪审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协助法官作出公平、公正的判决。
参加案件审理多年,许多案子都给沈太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0年,公诉机关起诉某矿业公司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并要求法庭对被告作出严厉处罚。
沈太林指出,被告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然而对他们的判处不能简单地仅依照现有的法律条款,还需结合当时的现实情况。
沈太林认为,法律的公正不仅在于严格执行,还在于对人性的关怀和理解。当法律与人情产生冲突时,需在法律框架内探寻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案。
家住边境的被告大某某,因给妻子治病心切,私自向境外人员购买了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部分制品,从而触犯法律构成犯罪。在审理过程中,沈太林不但关注了案件的法律事实,还深入探究了被告因不懂法而违法的情形和动机。他建议法庭在判决时充分考虑被告的特殊处境,并给出了相应的量刑建议。
沈太林说,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它背后承载着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他希望通过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理解法律、尊重法律。
按照规定,每个陪审员每年至少要完成60个案子的陪审,超出部分没有补助。然而,沈太林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每年完成的陪审案件远远超过规定数量,五年来陪审的案件总量接近600件。
沈太林说,虽然手机维修店开得早,技术也不错,每年的收入有10来万,但自从他成为“甩手掌柜”后,收入明显减少。
基层法律工作者
2023年3月,沈太林参加了云南省基层法律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并取得了基层法律工作者执业证。这让沈太林从一名业余的“法律人”变成了专业的法律工作者,他的法律服务范围也更广了。
泸水市司法局副局长杨家柱说,法律援助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弱势群体,但每次把援助案件交给沈太林,他都能认真负责,按时完成,而且质量很高,受到了当事人很好的评价。
片马镇片四河村的25名村民在当地一个建设项目中务工,但由于各种原因工资一直被拖欠。无奈之下,他们提出了法律援助申请,市法律援助中心把案件交由泸水市六库街道法律服务所的沈太林全权负责办理。
泸水市司法局二级主任科员、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波介绍说,接到任务后,沈太林第一时间赶到片四河村了解情况,随后又多次找到施工单位、业主单位沟通协调,最终帮助农民工们讨回了拖欠已久的血汗钱。
2024年3月的某一天下午,当事人张某某找到沈太林,称他的孩子在某单位受到不公正对待后自杀身亡,但对方一直没给他满意的答复。他期望沈太林能做他的代理人。
在交流过程中,张某某情绪很激动,甚至扬言若不解决好,就要采用极端手段将事情闹大。沈太林耐心地为张某某释明相关法律知识,力劝其务必依法维权。历经近三个小时的交流,张某某的愤怒情绪逐渐得以平复。
目前,由沈太林代理的这个案子已经两次开庭,相信一定会有一个合理的结果。
沈太林说,当事人满怀忧虑找到我们,是对法律工作者的信任。他深切地感知到当事人内心的无助,然而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帮助他们达成诉求和主张,是法律工作者最为欣慰的事。
虽然自己一直十分努力,但由于是中途改行,沈太林深知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和群众的法律需求还有差距,因此加强了自身学习。
架起沟通民意的桥梁
除了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沈太林还是泸水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法制与监察司法委员会委员。
在履职中,沈太林认真负责,每年都会提交十多个建议、意见和议案,内容涉及未成年人保护、农民工权益保障、教育公平、医疗改革、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等诸多领域,其中法治建设是他最为关注的内容。从2022年开始,连续三年的人代会上,沈太林都提交了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相关意见提案。
沈太林说,近年来农民工权益的维护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于是他在2024年的人代会上提到《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意见提案。
离开部队已经20多年,但沈太林始终保持和发扬着部队里的优良传统,听党话,跟党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为泸水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