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羞耻是什么意思?简单粗暴地说,就是金融从业者觉得自己没用且贵,可能还坏。
曾经,金融曾经是中国经济的宠儿。
1991年,南巡讲话还没发生,当时邓小平就看到金融的巨大价值。他在视察上海时,说了一句名言——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借此开放东风,金融成为发展的一种象征,从业人员成为天之骄子。
当然,他的本意是让金融人们不要羞耻,但是却引发对于这一名词的思考。直接效果是,大家似乎更羞耻了。
在整顿金融的举措下,这个词的流行自然有其背景。退奖金以及降薪等消息层出不穷,金融业人士可以说人人自危。
那么,金融业到底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
我曾经问过不少金融业的朋友,你觉得你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凭什么可以拿那么多钱?越是道行浅的,越是会自信地回答,因为专业啊。
事实上,经济学告诉我们,成本和价格不是一回事,一个东西难和一个东西能卖出价格,一直是两回事。如果专业可以赚大钱,那么就不会出现“研究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赚钱”的说辞。
如果是金融老江湖,回答就不一样。我曾经问过一个顶级的银行家,你觉得你的薪酬合理么?他回答很巧妙,
“我觉得比起科学家之类,确实高了,但是放在行业中,也很合理。”
归根结底,决定金融业发展,核心并不是金融业人员的薪酬,而是他们创造什么。
2、金融羞耻的本质:不相信虚拟经济
究其本质,金融羞耻是金融无用论的延续。更深地看,不外乎基于推崇实体经济的朴实直觉,认为虚拟经济不创造太多价值,甚至压根就不创造价值。
关于虚拟经济的批判在国内流传甚久,有观点认为虚拟经济的本质是资本逐利,会使得金融不断畸形发展,甚至认为金融发展会妨碍中国经济。这种观点不能说毫无道理,金融危机之后国外对此也有不少研究,重点是判断金融过度发展是否不利于经济健康。
如何判断金融是否过度发展?学界大体是认为信贷与GDP比例超过一定比例之后,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就未必是全然正面。事实上,这些研究更多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受到重视,金融占比多少算是合适,更多是一种经验总结,学界并未得到统一认识,也没有统一标准。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逐渐恢复,信贷与GDP比例基本都突破了100%,并没有引发进一步的反弹。
有意思的是,在国内,即使支持金融作用的一方,立论基础也会主张金融不是虚拟经济。原因在于,对于虚拟经济的警惕根深蒂固,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等言论也常常在政策风向中出现。这使得为金融辩护的观点,往往也不得不围绕金融是不是虚拟经济这一说法。
2002年,当时易纲还不是央行行长,还有一年才能成为货币政策司司长。他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虚拟经济”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负面价值判断,容易让人联系到“虚幻”、“泡沫”、“不稳定”等等,因此他不赞成“金融是虚拟经济”的提法。
“金融在经济中起到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风险的作用,是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易纲的文章是发表在二十多年前,1998年金融危机以及2000的互联网泡沫没过去多久。时移事往,今天,我们已经身处一个互联网就是基础设施的时代,对于虚拟经济的认知也应该迭代。
很多人一直有种迷思,觉得金融是虚拟经济,金融赚钱就等于从实体分好处。这种想法显然不对。
实际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野即使存在,二者也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彼此谁也离不开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不是零和游戏,而且是正和游戏。
就像徐瑾经济人的一位读者评论所言,金融是一把刀子,看拿刀的人怎么用。
这也是金融业中不少人自我感觉不好的原因。但是,问题真的全然是他们的问题么?判断一个行业,虚拟与实体不应该成为标准。
3、好金融与坏金融
和多数事物一样,金融是双刃剑,光明的一面与黑暗一面并存。一般认为,好金融应该基于竞争与包容,而坏金融则是排外与非竞争。
上一波对金融业口诛笔伐,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当时声浪主要是来自海外。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银行,因为金融危机血流成河,但是因为“太大不能倒”,政府还不能不救。这不妨碍一些机构一手拿大额救助,一手发天量奖金。当时金融业口碑很差,连达沃斯这种场所都不太欢迎他们,在公共空间银行家一度销声匿迹。
但是,他更强调,比起泡沫等金融业带来直接危害,更大的危害在于间接危害。即如果大众彻底丧失对于金融业的信心,那么金融业不得不寻求政治保护。那么结果也许适得其反,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租金与政治势力的金融机构才能存活,这可能导致更坏的金融。
这和我们当前情况有些类似,过度整顿金融业不一定带来公众期待的改善,反而可能使得市场化的金融机构消失,越靠近体制的金融业才越可能存活。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房地产。
恒大是倒了,但像万科这样以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著称的企业也面临生死危机,最后留下的只有巨型央企国企,未必是他们多优秀,而是他们足够大、背景足够深。
回头来看,羞耻心是中国人喜欢强调的词,老师和家长也喜欢批评孩子没有羞耻心之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羞耻感骂死王朗的段子流传至今。
与之对应,在耻感文化中,评价标准多来自于外部,外部的认可和批判构成压力,哪怕这种外部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想象的观众。因此,耻感文化不太会公开承认错误,热衷祈福多过忏悔。
“一个人知道了为什么而活,就可以过任何一种生活。”
金融业是高度信息不对称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很难监管。学者路易吉•津加莱斯强调我们应该像相信医生一样相信金融业者,同时应该提升他们的道德感。
4、金融的价值
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很多重大事件之后都有金融之手。
比如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爆发,不仅在于技术与时代需求,更在于在此之前英国已经出现了金融革命,金融环境成熟,为之提供了前提与发展条件。
在历史上,金融业者往往隐藏在历史的暗处,这使得他们声望可疑。从《圣经》时代,金融不被待见,犹太人等屡遭排斥,有时候为了平息大众怒火,银行家不得不付出各种代价。
金融业未来会如何?一句话,金融强则国强。
金融业需要监管么?自然是需要的,但是应该让专业的人用专业方式来管,毕竟专家才能制服专家,同行更容易知道对方软肋在哪里,也知道如何动刀子不会伤害到经济命脉。
一句话,单单拎出金融业来示众,这不是金融羞耻,这是金融羞辱。“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的“猫论”,曾经在八十年代名噪一时,随着《时代周刊》的传播走入世界。其实这句话源自一句四川村间俗语,“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甚至在60年代在争论包产到户时候就引用了这句话。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务实精神依旧具备现实智慧。
青年学者,FT中文网经济主编,写过十来本书,最新出版货币三部曲。
加徐瑾读者微信jjr19001900
徐瑾经济人近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