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自古以来不仅是写字,更多的是是文人士大夫修养的外化,这也是“书如其人”这一说法的来源。
正如古人所言:“心正则笔正,心邪则笔歪。”
据说有一次,启功先生受清华大学之邀,为这座百年老校题写“先进研究中心”。漫步于校园之中,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气息交织,历史与未来在此碰撞。
不经意间,他的目光被二门处那座青砖白柱三拱牌坊上的横匾所吸引——“清華園”,三个大字赫然入目。
这三个字出自清末重臣那桐之手,而启功先生凝视片刻后,却轻轻摇了摇头,发出了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清朝怎能不亡?。
这位清朝末年的显赫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
那桐,原名叶赫那拉·那桐,号琴轩,作为满洲镶黄旗出身的贵族后裔,他在光绪十一年的顺天乡试中崭露头角,随后在家人的扶持下,仕途一路飙升,官至大学士、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要职。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桐的名字也与辛丑条约紧密相连,成为后世评说的焦点。
据传,在八国联军侵华的危难关头,那桐作为留京办事大臣之一,参与了那份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
有说法称他与其他几位大臣索要巨额黄金才肯签字,这一行为在当时乃至后世都引发了极大的道德质疑,那桐也因此背上了“卖国贼”、“大贪官”的恶名。
辛亥革命后,他短暂的担任过清华学堂(即今清华大学前身)的校长,留下了《那桐日记》这部记录时代变迁的重要文献。
“清華園”这三个,从书法的角度来看,这三个字结构虽然规矩,单缺乏挺拔之感,笔画虽显厚重,却无刚劲之力,整体呈现出一种呆板、臃肿的形态,透露出一种神疲力衰的气息,似乎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启功先生的叹息,不仅是对那桐个人书法技艺的评价,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一种叹息。
启功先生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正如书法可以反映书写者的内心世界一般,一个国家的命运同样能从领导者的行为和政策中窥见端倪。
那桐的书法,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清朝末期社会状态的缩影——外表看似庞大稳重,实则内在空虚无力。
启功先生对那桐的评价,也是通过那三个字看到了一个王朝的衰败,感受到了一个时代的落幕与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