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唯一书法真迹,禁止出国展览,却被人讥讽为“丑书”“奸相字”!

文化   2024-10-31 17:31   甘肃  
中国台北故宫意外发现:王羲之真迹
提及古代变法者,他们的结局往往不尽如人意,两宋时期的变法尤为如此,但士大夫们的命运相较于其他朝代,尚属幸运。
王安石,这位宋神宗时期的宰相,怀揣着满腔热血,推行了一系列旨在强国富民的改革措施,却因此触动了守旧派的神经,最终导致新政仅持续六年便宣告失败。
王安石本人也因此被罢相,名声受损。
《楞严经旨要》局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清末,他的贡献得到了更为客观的评价,人们开始理解这位改革先驱的初衷与不易。
王安石,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者,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传奇。他不仅是一位政z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但他的书法却一直备受争议。
《楞严经旨要》局部
除了政z成就外,王安石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与书法都达到了顶尖水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的仅有《楞严经旨要》这一件真迹。
这件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被列为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家一级文物。据传,它是王安石在1085年去世前一年创作的。
《楞严经旨要》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书法特点。
《楞严经旨要》局部
《楞严经旨要》是一篇行楷书作品,其排布致密但不堵闷,笔画细润劲健、墨色散淡中和。
该作多逆锋采用入纸和中锋行笔的独特技巧,从而呈现出一种率真而干脆的风格。
这种书写方式使得作品在视觉上主次分明,具有显著的艺术效果。
尽管笔画错综复杂,但其排列方式却井然有序,点画之间展现出一种干练与从容的气质。如同“横风斜雨”般疾驰而过的笔触,流畅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痕迹。
《楞严经旨要》局部
此外,它还融入了黄庭坚“长枪大戟”的风格特点,结字欹侧险宕又稳和平和。这些特点使得《楞严经旨要》成为了一件独具特色的书法作品。
《楞严经旨要》局部
对于这件作品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宣和书谱》给予了它高度评价:“行字之作,常以淡墨迅速书写,意不在形,而在乎文辞之传达”。甚至评价其书法“瘦而不柴,美而不妖”。
《楞严经旨要》局部
然而,一些网友初次看到时却认为这是“丑书”,甚至有人称其为“奸相书法”。但实际上,这种评价并不公允。
因为书法是一门主观的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喜好而否定一件作品的价值。
《楞严经旨要》局部
事实上,《楞严经旨要》作为王安石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见证了王安石一生的起伏和变迁,也反映了宋代书法的另外一种风格。
明代外交部部长,早年苦练书法,小楷超过文征明,晚年却因神经病而死
他拒娶宋美龄,推掉黄埔军校校长,把江山和美人拱手送给了蒋介石,后凭书法名满天下
洪秀全的书法曝光,看完后才知道,他为啥连续4次科举都落榜了
退出中国书协的那些人!
山东“地主家”走出来的正国级领导:右手只是写字,左手才叫“书法”
北大才女,书法功底深厚,水平比肩书法家
“一代宗师”孙晓云,仅用8个大字,顺利拿下“兰亭奖”
清朝的公安部部长,书法的能让赵孟頫气短,启功研究大半辈子,才学了不到两成!


书法功课
正经学书法的人,才会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