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二道区人武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航天科教文旅馆。王 昱摄
在2023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观众观看飞行表演。新华社发
“长春好,长春好,汽车建厂第一早……”这是郭沫若曾在《长春行》中写下的诗句。1956年7月,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结束了新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自此,吉林省长春市有了“汽车城”的美誉。
时光荏苒,这座有着“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的工业城市,将目光投向苍穹之上,将产业板块延伸至“星辰大海”,加速布局航空航天产业,打造出一张全新的名片——“航空城”。
“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是什么型号?”深秋时节,长春市春阳小学五年级一班教室里热闹非凡,学生们围着一名身穿旧式军装的老人争先恐后地提问。
这位老人名叫闫鹏飞,曾是空军航空大学的特级飞行员。退休后,他积极发挥余热宣传空天知识,为推动空天安全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春警备区政治工作处领导介绍,空军航空大学是春城人的骄傲,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成立于1946年的东北老航校,被誉为“人民空军的摇篮”。空军航空大学继承东北老航校的优良传统,数十年来,先后培养14万余名军事航空人才,一批批英模人物从长春起飞,忠诚守护祖国的万里长空。
“我们充分发挥像闫老这样军休干部的优势,通过他们去带动更多人了解祖国的空天。”长春警备区领导表示,去年,他们邀请曾就读于东北老航校的军休干部,组建空天安全教育宣讲团,定期深入中小学普及空天知识、讲述航空故事,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空天意识和爱国情怀。
每年新学员入学入伍,空军航空大学会以飞行表演等方式欢迎他们加入蓝天方阵,这也成为空军航空大学“雏鹰”入校后的特殊“开学典礼”。2011年9月,空军航空大学开学典礼暨长春首届航空开放日在长春某机场举行。“自2011年开始,空军航空开放活动走进公众视野,成为展示人民空军建设发展成就、展现飞行员风采的一张亮丽名片。”空军航空大学领导说,长春市军地开始聚力打造集“产业投资”“文创IP”“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一体的航空展平台。
2023年7月,“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上,人民空军“三剑客”——运油-20、歼-20和歼-16首次同框亮相,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在换装后进行了国内首演。“八一”“红鹰”“天之翼”飞行表演队飞行员、空降兵空中突击分队队员以及空军军乐团成员与观众击掌互动,让在场观众大呼过瘾,赞叹声不绝于耳。
空中的飞行表演精彩震撼,各类主题展馆同样备受瞩目。航空展执行团队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的航空展中,长春市在室内展馆和室外展区设置了航空模拟、航空科幻、航空科普、真机飞行等沉浸式、互动式体验项目,体验场地面积合计数万平方米,为广大观众特别是航空航天爱好者和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多样的体验选择。
长春航空展的意义不仅于此。如今,在国内看航空展,“南珠海,北长春”这句口号愈发响亮,长春航空展成为知名航空会展品牌,这也为长春的航空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近年来,长春市规划建设了航天信息产业园、智能光谷产业园、无人机产业园等航空航天产业项目,培育了一批优质龙头企业和20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吸引了一批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步入模拟舱,佩戴上VR眼镜,沉浸式体验一次完整的太空之旅;置身于“三维滚环”,切身感受宇航员训练的艰难与挑战……在长春市一家航天科教文旅研学基地,航空航天模拟器等装备吸引大批参观者前来体验。
“我们按比例复原了中国航天的明星‘天和’核心舱,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参观者直接接触并感受航天器的科技魅力。”该场馆的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在场馆内展示航空航天科技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等,让更多人学习了解航空航天知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据介绍,为了丰富教育阵地,长春市军地结合城市建设资源优势,依托空军航空大学航空馆、航空知识科普馆、军事双拥主题文化馆等场馆开展空天教育科普活动,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航空航天的魅力。
“最牛飞行学员班!一个班超半数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今年夏天,社交平台热传的一则消息冲上热搜,让吉林省实验中学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进入人们视线。
空军招飞局沈阳选拔中心领导介绍,他们秉持“军地协同、共育英才、多元支撑”的原则,在学校实施严格选拔、超前教育,长春市教育局、科技局及市科协还共同设立“长春市空天英才早期培育计划”,军地共同创新探索军事飞行人才的早期培育路径。自2015年以来,该校已成功为人民空军输送140余名飞行学员。
“‘航空城’已经成为长春市的城市新名片。”长春警备区领导表示,多年来,长春市军地围绕传承航空精神、弘扬航空文化、发展航空产业、建设航空名城等共同发力,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空地协同、上下游配套联动的航空航天产业生态,空天航天领域逐渐成为青少年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空天安全教育的浸润中,树立了献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宏伟理想。(■宋济舟 曲欣晗 本报记者 潘 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