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美元!他们吵翻了

时事   2024-11-30 22:50   广东  


3000亿美元的资助,一般人看来是天文数字。但对受助方来说,不仅远远不够,还可能只是个大饼。

这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上各方博弈的焦点。

上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落幕。195个缔约方国家或区域组织的代表,齐聚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从当地时间11月11日开幕到24日凌晨4点闭幕,会议经历了长达两周的艰苦谈判和激烈争论,才达成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到2035年,发达国家每年至少筹集30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

围绕这笔钱,发达国家扭扭捏捏,直到大会接近尾声才发布出资草案;发展中国家深感失望和愤慨,认为金额远远不足。问题究竟出在哪?

1

开局不利,闭幕延期


虽然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团结共赴绿色世界”,但从一开始,这场大会就分歧严重,陷入各种僵局

▎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会场

11月11日开幕当天,本届大会主席穆赫塔尔·巴巴耶夫接过上届大会主席苏尔坦手中的小木槌后,就宣布会议暂停。

开幕式进行一小时就中断,是因为各方关于会议议程等方面存在争议。一停就是七八个小时,直到晚上8点才复会。

不仅开局不利,闭幕也一再拖延。闭幕原定于22日,但由于各方依旧谈不拢,大会一再延后到23日晚才召开闭幕会议。

闭幕会召开期间也一度中止。鉴于首日会议中停8小时的教训,多国代表起身准备离场,直到大会秘书处通知当晚会继续会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会场外景

24日凌晨4点,这场延时了35个小时的大会才终于落幕。彭博社披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分歧严重,23日的谈判“一度濒临破裂”,气氛直到晚上才有所缓和,此时已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因不满退出谈判。

路透社援引退出谈判的“小岛屿国家联盟”主席舒斯特表示:“我们的岛屿正在下沉,你怎么能指望我们带着一份糟糕的协议回到国民那里?”

2

1.3万亿缩水


本届大会聚焦气候融资,又被称为“融资峰会”。让各国代表吵得不可开交的,正是钱。

主流科学界公认,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主因。发达国家对碳排放负有更多历史责任,发展中国国家却在为此埋单。


2009年,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明确,自2020年起继续保持这一资金支持规模,直至2025年

眼下,“千亿美元”目标告一段落。本届巴库气候大会,重头戏就是敲定新的资金目标——2025年后,发达国家每年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多少气候资金。


根据《巴黎协定》,在2100年前要将气候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限制在2℃以内,最好不超过1.5℃。

为达到这一总目标,各国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NDC)的目标。2023年迪拜气候大会通过的“全球盘点”指出,发展中国家到2030年累计需要约5.9万亿美元,才能完成目前的NDC目标

2025到2030仅剩5年,平均下来,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明确的资金规模诉求——每年1.3万亿美元

但本届大会闭幕前两天,发达国家给出的草案是,2035年前,由发达国家缔约方带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提供2500亿美元用于气候行动。

这与发展中国家的期待相去甚远。小岛屿国家联盟和七十七国集团的代表一度愤然离场。他们在声明中说,这对最脆弱群体“充满蔑视”。

在谈判团队再三坚持下,发达国家将金额提高至3000亿美元。之后又经过10多个小时的谈判,24日凌晨公布的最终决议中仍是这个数字,发达国家没有让步。

▎11月23日晚,COP29主席巴巴耶夫就一项决议通过敲锤

巴巴耶夫落槌后,古巴、印度、玻利维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发言表示不满。印度代表指出,到2035年前每年3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目标,数额太小、时间太远。印度代表的发言获得随后发言的多位发展中国家代表的附议,现场数度响起掌声。

一位代表诸多小岛屿国家参会的代表说,会议结果表明,“我们这些脆弱国家跟发达国家根本不在同一条船上”。

土著群体代表在闭幕式的发言更是表达了强烈谴责,“期待我们对每年3000亿美元的资助心存感激,就是期待在我们可预见的死亡中,对能从中获利的你们心存感激。”

3

多年的“空炮”


从累积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来看,率先进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对“气候赤字”欠债更多,对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委内瑞拉境内唯一仍“幸存”的拉科罗娜冰川加速消融,委内瑞拉或成为全球首个冰川全部消失的国家

但多年来,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雷声大雨点小,越来越像“空炮”。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就承诺到2020年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资金。然而,这一承诺直到2022年才首次兑现,且资金主要以贷款而不是无条件赠款的形式提供。

再看去年的迪拜气候大会,各国首次同意在能源系统中逐步放弃化石燃料。尽管如此,全球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仍在持续上升,美国等国甚至还带头不停发放新的化石燃料生产许可。

位于加勒比海的巴拿马小岛卡蒂·苏格图普面临被海水淹没的风险,岛上1000多位当地居民成为巴拿马首批气候难民

所以,即便不考虑巨大的资金缺口,最新承诺的3000亿美元以后又能兑现多少,令全球南方国家怀疑。

更有报告显示,西方国家不仅未能兑现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承诺,反而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军事行动的碳排放由此大增。目前全球军费开支已达创纪录的2.24万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拥有31个成员国的北约。

到底是没钱,还是没责任心,并不难辨。

本届大会主席巴巴耶夫会后在英国卫报发表的文章中直言,西方国家坚持在会议快要闭幕时才公布最终协议草案,尤其是出资草案,这样做是不对的

▎11月初西班牙的洪灾已致218人遇难,专家称气候变化是“祸首”

事实上,各方也认识到大会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因此,COP29决定启动“巴库至贝伦1.3万亿路线图”,以进一步扩大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

COP30将于2025年11月在巴西亚马孙雨林地区的城市贝伦举行。外界称巴库COP29为“小年COP”,贝伦COP30为“大年COP”,原因在于明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也是在巴西通过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在大会闭幕式上承认,在巴库达成的协议并未满足所有缔约方的期望。“没有一个国家得到想要的一切……我们需要放眼未来,在通往贝伦的道路上加倍努力。”

▎巴西亚马孙雨林

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COP29闭幕会上的发言中明确表示,发达国家的资金承诺远远未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义务必须进一步明确。中方呼吁各方坚持多边主义,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巴黎协定》基础上确保行动不倒退。

参考资料:
新华社、环球时报、北京日报、川观新闻相关报道

广州日报媒重点实验室出品
文/林传凌
图/新华社、央视新闻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传凌


扫码观看
广州日报视频号

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

广州日报
追求最出色的新闻 塑造最具公信力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