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谈的是瓦格纳,但又不仅仅是写给今天关注了这个号的你们去读我怎么看这待瓦格纳这种非官方海外武装力量,更是写给十几年后的你们,告诉你们我是怎么思考的。
先摆结论,我个人是同情瓦格纳的,瓦格纳完全是被俄罗斯国防部不合理的安排逼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是我觉得他们在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在我看来,首先,瓦格纳的存在是必要的,而且瓦格纳的出现,也是必然的。
苏联解体之后,我们看得见的,是苏联自废武功内部分裂成了数十个国家,经济大幅凋敝,我们看不见的,是苏联不仅国内混乱得一塌糊涂,而且丢弃了大量的海外利益。
从非洲到中东,大量与前苏联关系密切的国家和地区势力在苏联解体之后,一夜之间就失去了与苏联的联系,并且由于俄罗斯自身经济的困难,这些地方在苏联解体之后几乎无法从俄罗斯再获得任何的支持。
但是,随着俄罗斯国力恢复和海外利益的重新拓展,这些曾经跟前苏联有过密切联系的地区,又重新出现了俄罗斯的身影。
对于任何一个大国来讲,不管自身愿意还是不愿意,随着自身经济的发展,是一定会拓展跟本土之外的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联系的。
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进出口货物的增加,海外的利益是一定会成倍增长的。
这就会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海外利益,是一定需要一支足够精干、灵活的海外武装力量来维护的。
不管所谓的文明世界将自己如何打扮得花枝招展,但是人类历史上最基本的逻辑和底线是不会变的:
那就是武力和暴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在可靠的武力覆盖范围内,才有商业、文化这种高级活动。
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为了保护海外利益而对外投送自己的正规武装力量,向来都是敏感的话题。
首先,在其它主权国家大规往模投送军事力量,会造成重大的国际影响。
其次,大规往模投送海外力量,本身就会遭到内政的干扰,哪怕是像美国动辄全球干涉的国家,在选择投送往海外投送武装力量的时候,仍然避免不了会受到其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干涉,往哪个方向投送,干涉深入到何种层度,都免不了受到各方博弈的影响。
最后,向海外投送正规武装力量的时候,难免涉及到的不同的兵种、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层级的多方协调。
很多时候,维护海外利益是需要非常及时的调动和反应,从事情的发生到介入,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协调多个军种,包括后勤保障力量,空军运输力量和地面战斗力量的组合。
不管在哪个国家,如果走正规军事力量的调动,必然涉及到多兵种多部门的联合,而这种调动,需要来自更高层级的授权,最后才有可能调动得了真正的相关作战力量去完成任务。
但是,很多时候经过这一轮又一轮反复的沟通和协调之后,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海外干预时间。
如果这些需要干预和维护的海外利益数量还少,发生的次数也并不频繁的时候,还能用这种传统的方法去解决,但是如一旦涉及到的地区数量成倍增加的时候,我觉得,传统的正规武装力量是极难去适应这种频繁且低烈度的海外军事干涉行动的。
在这种情况下代替正规的武装力量去介入并保护当地海外利益的武装组织力量是一定会出现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瓦格纳会出现,而五星瓦格纳将来也一定会出现。
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一个民族,不可能在拥有大量的海外利益之后,在海外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存在。
对于瓦格纳这次的兵变,我觉得其实错误并不在瓦格纳之身,而是在于俄罗斯国防部。
当初俄罗斯国防部决定将瓦格纳调回并参加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的时候,祸根其实已经埋下了。
我做一个不是特别恰当的比喻,那就是像瓦格纳这种存在,很类似于中国古代的边军,而俄军的正规军则相当于以前古代的常备军。
从古到今,边军的战斗力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高于养尊处优的常备军的。
无它,本质上士兵也是一种职业,对于任何一个职业来说,要想提高技能,最基础的前提就是熟能生巧。
而熟能生巧的一个前提就是有足够多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工多必然手熟。
这也就意味着常年驻守在海外频繁参与战斗的武装力量,它的作战能力在得到同等的后勤和相关支援的情况下,是一定会强于本土那些几十年没有打过仗的作战单位的,不需要多高的智商都能得出这个结论。
俄罗斯国防部当时在调瓦格纳回来参战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在同一个作战区域存在着两套作战指挥系统带来的难题。
如果瓦格纳打赢了,会显得俄军正规武装力量的作战能力不足,这会对俄罗斯本土的正规军士气造成极大的伤害。
如果瓦格纳没能守住相关的防线,甚至是失败,死人可能还是小问题,瓦格纳都守不住,这意味着其他俄军的作战单位的下场只会更差,相关地区的局势会出现局部崩盘的态势。
瓦格纳其实也挺无辜的,前往乌克兰参战,他们打的好或者打的不好,下场都不会好。
打的好,抢了正规武装力量的风头,自然会有人给他们穿小鞋,下绊子,比如说该提供的补给没有提供,该提供的支援也没有提供,如果打的不好,那大量的作战人员的生命就白白浪费了,自己死了一堆人不说,还落下一身骂名。
所以,在明知道打得好或者不好,自己的下场都不会好的情况下,数万名瓦格纳将士依旧在巴赫穆特与乌军血战了四个月,牢牢地钉在自己的防线上没有后退过一步,甚至最后将整个巴赫穆特的乌军击败并完全驱逐出去,我觉得我个人是敬佩这些人的,是条汉子。
如果看过巴赫穆特战役相关的视频就知道,这是一场残酷的绞肉机,对双方而言都是。
在这种一米一米前进的绞肉机式鏖战里,简单地说瓦格纳纯粹是为了金钱而战的雇佣兵,绝对是有失偏颇,真正的雇佣兵,是为了钱,但不至于为了钱去真正卖命。
在多段瓦格纳激战巴赫穆特的乌军视频里,瓦格纳那种完全不要命的打法,让我感受到的更多是他们对于胜利的狂热追求,而这种追求,本质上是基于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一种简单而朴素的忠诚。
打完巴赫穆特之后就立马要解除瓦格纳的兵权,过河拆桥做得这么明显,换任何一个人,都寒心。
后方的那些垃圾文职官僚,对不住前线那些士兵流过的血。
这一点,我觉得俄罗斯国防部的做法,实在是太不厚道了。
瓦格纳总数才只有5万多人,而光是在巴赫木特绞肉机战役里面就伤亡了接近2万到3万,50%的伤亡率,任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已经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伤亡率,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口头的夸赞,没有得到任何有实质性的奖赏,然后就立马卸磨杀驴,对于任何部队来说,都相当的不公平。
要限制瓦格纳,有很多种方法,把事情做得如此简单粗暴,简直就是赤裸裸地不给人活路逼着人造反。
对于俄罗斯国防部和瓦格纳而言,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瓦格纳攻下巴赫木特之后,重赏,给到足够多的奖励,然后宣布瓦格纳的使命已经完成,彻底将瓦格纳调离战区,让他们重新驻防海外,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更好的结局。
俄罗斯国防部赢得了战线,瓦格纳赢得的了该有的荣誉和金钱,这样双方都能有台阶下。
像瓦格纳那样的长期驻防海外的武装力量而言,一直地位都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尴尬的存在,在海外的时候需要跟美国乃至美国支持各种武装力量去拼死拼活来捍卫俄罗斯的海外利益,而一回到境内,又两面不是人,被各种利益集团夹在中间受气。
站到瓦格纳自身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在俄罗斯国防部并没有做出一个让双方都能够有下台阶下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其实是找借口,将主力转移到远离俄乌边境的地方。
不管是在中东还是在非洲,2到3万精锐的作战力量已经能够压倒很多小国的正规国防军事力量了,甚至在非洲不少地方都能直接攻下一个小型的国家了。
如果我是瓦格纳的领导者,当看到国防部没有实质的嘉奖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不对劲了,这时候要做的,是先跟俄罗斯国防部签合同,假意顺从,麻痹和稳住俄罗斯国防部,然后立马利用自己还在海外的剩余武装人员去策划一起冲突,在非洲或者中东挑起一场小型的战争,这样就有借口,将离开俄乌战场的主力撤退到一个相对的安全距离,这样进可攻,退可守。
在我看来,瓦格纳在巴赫姆特战场上的巨大牺牲,已经足以向俄罗斯人民证明了自己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在这之后做什么,都轮不到那些躲在屋子里发帖的键盘侠来评价。
没有付出过的人,没有资格指责那些为国家流过血,拼过命的人。
而只要还有人,还有装备,就有谈判的筹码。
直接冲冠一怒跑到街上跟自己国家的合法政府对峙,不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还葬送了自己数万战士用生命换来的荣誉,不值得。
俄罗斯国内,并没有因为俄乌冲突受到太大的影响,俄罗斯现在并不处于一战时那种水深火热的地步,也就是说,掀翻现有统治结构的民意基础,其实并不存在。
这也就注定了普里戈津这次的操作,并不能掀起太大的风浪。
虽然现在还有很大的迷雾,但是我并不觉得瓦格纳真的会拼命冲到莫斯科跟俄罗斯的正规军拼个鱼死网破,而现在我也没有看到俄罗斯的正规国防军开始大规模地剿灭瓦格纳的武装力量。
不要去看所谓的瓦格纳车队逼近了多少公里,距离莫斯科有多少公里,这种大型的没有任何野战防空伴随和掩护的地面作战力量,它的生存能力在空中打击面前是非常弱的。
如果俄罗斯国防部想,其实随时能把高速公路上的那些车队给炸了,但是现在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场景。
而瓦格纳也并非全员参与了武装反叛,从总体上看,更类似于普里戈津自己与俄军国防部和高层的恩怨,一线的瓦格纳士兵,谈不上对俄军有多大的血海深仇,很多人,本来就是俄军。
相反,由于瓦格纳在巴赫穆特与乌军结下的血海深仇,瓦格纳作为一支武装力量整体转投乌克兰和西方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是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做出相关的行为,只能说是愚蠢的,毕竟乌克兰的所谓大反攻,也就那样,后期随着欧美武器的消耗殆尽,乌军失败是板上钉钉的事,如果此时因为兵变引起大的混乱,只能是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让欧美受益。
我不赞同这种武装叛乱,但我能理解。
虽说普里戈津时常被讽刺只是大帝的厨子,但老头在这几个月里,是在巴赫穆特绞肉机前线跟瓦格纳们啃黑面包埃炸弹的,国防部那些人在后方几千公里吹着空调听着歌,老头在前线看着自己手底下那些人用一条又人命去啃下一米又一米。
要是他用瓦格纳剩余的武装力量攻下一个小国,然后扶植一个当地的傀儡,自己当背后的真正操纵者,小日子过得绝对要比今天舒服,可是老头直接搭上自己的命也要去莫斯科讨个说法,要说这背后没有点大冤情,我也不太信。
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突然想起了《三体》里面叛逃的那几艘人类战舰。
想起了“青铜时代”号呼叫“蓝色空间”号的:
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
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
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
确实,对于任何一支在海外的武装力量而言,离开了自己的国境线,就相当于变成了游龙入海,而游龙入海的代价就是,那个遥远的地方已经不再是家,不管自己扪心自问多忠诚,也避免不了来自内部其他势力的猜忌和妒忌。
那时,怎么处理跟母国的关系,是值得很多人去好好思考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