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已经好久没碰过肉了,这胆固醇怎么还是高了?”李先生苦着脸,手里紧握着那份让他心情沉重的体检报告。自从体检发现胆固醇偏高后,李先生就下定决心要戒掉心爱的红烧肉、炸鸡排,每天餐桌上都是绿油油的蔬菜,连一点肉腥儿都不见。
他本以为这样严格的饮食控制能让胆固醇回归正常,可没想到,今天的复查结果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胆固醇不仅没降,反而还高了点!医生看着李先生一脸不解的样子,笑了笑说:“李先生,你其实走进了一个误区,胆固醇高,并不意味着就要完全放弃肉类,关键是要选对肉、吃好肉。”听完医生的讲解,李先生终于恍然大悟,原来,降胆固醇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戒肉战”,而是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
其实很多人都和李先生一样,看到报告上的“胆固醇偏高”,第一反应就是远离肉类,然而,胆固醇高了真的就一块肉都不能吃了吗?
胆固醇升高是肉类的锅?
在讨论胆固醇问题时,许多人本能地把目光对准了餐桌上的肉类。然而,认为吃肉是胆固醇升高的唯一原因,是对胆固醇形成机制的误解。
实际上,人体中大约80%的胆固醇由肝脏等器官自身合成,只有20%来源于饮食。这意味着,即便完全停止摄入来源于食物的胆固醇,也无法完全控制体内胆固醇水平。
饮食中应该特别注意的是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肥肉、黄油和奶油等食物中,它们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
此外,生活方式也是胆固醇“失控”的一个重要因素,缺乏运动、吸烟、频繁饮酒以及不规律的作息模式,都可能导致坏胆固醇水平升高,同时降低好胆固醇的水平。
遗传因素当然也不容忽视,如果家族中有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史,那么这个人可能天生就处于不利地位。这种情况下,采取积极的饮食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5类食物是“胆固醇”克星
日常饮食中,以下5类食物堪称“坏胆固醇克星”,在膳食中适当增加,对降低“坏胆固醇”很有好处!
1.坏胆固醇“克星”——植物油类
如橄榄油、油茶籽油、亚麻油等。这类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坏胆固醇”排出。
2.促进胆固醇排泄——粗杂粮
如燕麦、玉米、小米、高粱、荞麦、绿豆、红豆等,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胆固醇排泄。
注:谷物杂粮可代替精米白面,比例达到主食的1/2即可。
3.降低坏胆固醇“能手”——蔬菜
尤其是绿叶蔬菜、菌藻类、红黄颜色的蔬菜等,它们富含的膳食纤维有助降低“坏胆固醇”。
4.吃它不给心血管添堵——鱼虾
比起红肉和禽肉,鱼肉的脂肪含量最低,且鱼肉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颇有益处。
此外,鱼虾类脂肪中含有特殊的脂肪酸——EPA+DHA,对降低“坏胆固醇”也有一定作用。
不过,鱼肉也不用吃太多,每周吃鱼2次或300~500g即可。
5.防治心血管疾病“能手”——豆制品
如豆腐、豆浆、豆腐干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甾醇,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
少吃这5类食物
让胆固醇“直线上升”
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中普遍含有胆固醇,植物性食物中则普遍不含有胆固醇。以下这几种食物让胆固醇“直线上升”,最好少吃!
1.蛋黄类——鹅蛋黄、鸡蛋黄、鸭蛋黄
蛋黄中除了胆固醇,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积。
因此,健康人群建议每天吃1个鸡蛋,患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及高风险的朋友需注意每周吃鸡蛋最多控制在3个~4个。
2.动物内脏——肝、肺、心
动物内脏在现实生活中被很多人喜爱,成为餐桌上非常常见的美食。但是动物内脏(如:猪腰、猪肝、猪肺、猪大肠以及牛羊鸡内脏)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平均每100克内脏还有200毫克~400毫克的胆固醇,猪肝甚至达到了1017毫克。
因此,动物内脏大家尽量少吃,有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病史和高风险的朋友动物内脏最好不吃。
3.动物脑类——猪脑、牛脑、羊脑
猪脑中胆固醇含量堪称食品届的冠军了。每100克猪脑的胆固醇含量约为2571毫克,牛脑为2447毫克。因此,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杜绝吃该类食品。
4.奶制品类——奶油、黄油、雪糕
其实我们常喝的牛奶本身并不属于高胆固醇类食物,而比较受大众喜爱乳制品如:奶油、黄油、雪糕等奶制品中则含有较多的胆固醇。
因为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让肝脏制造出大量的胆固醇,同时使人体排出胆固醇的效率降低,这样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就会增多,胆固醇就会积聚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我们的血管,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5.动物骨汤——猪骨汤、鸡汤
许多人都听喝骨汤可以补钙,比如骨质疏松的人群,就经常为了补钙而和大棒骨汤中的骨髓。其实骨头里的钙是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很难溶于水,几乎很难被人体吸收。喝骨汤不但补不了钙,骨头汤的油脂还使人体摄入了大量的胆固醇,长期食用很容易导致肥胖、高尿酸、高血脂,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鸡汤也不适合高血脂患者的,因为鸡汤中含有大量脂肪,被人体吸收后,会促使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进一步升高,这会使胆固醇等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胆固醇不是坏东西
只有这类要注意
血脂检查中的四项分别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
胆固醇不是坏东西
胆固醇本身就是一种营养物质,人体每个细胞的合成都需要它,性激素等多种激素和胆汁的合成也需要胆固醇,它还有助于肝脏制造出加工处理脂肪所需的酸,胆固醇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就不会威胁健康。
要注意“坏胆固醇”
我们除了去关注总胆固醇的数值之外,大家更应该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也就是“坏胆固醇”,它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最密切,是导致动脉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杀手”!
“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使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大,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心脑血管疾病。
不同人群胆固醇“理想”标准不同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9)》 建议:
大多数人和冠心病中低风险人群:“坏胆固醇” < 3.4毫摩尔/升;高风险人群:“坏胆固醇” < 2.6毫摩尔/升;冠心病、脑梗塞患者:“坏胆固醇” <1.8毫摩尔/升。
注意:“坏胆固醇” 的指标也不是越低越好,低于正常值太多,可能意味着两个问题:一是严重营养不良,二是合成功能障碍(如严重肝病)。如果胆固醇过低还伴消瘦,要排除肿瘤的可能。
来 源 / CCTV生活圈综合科普中国、约见名医、中国网、24节气健康眼 CQTV安全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