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尔多瓦主教堂看西班牙的前世今生
文摘
文化
2024-10-22 07:46
广东
总觉得在一众欧洲国家中,西班牙有点特别。虽说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性格特色,可是西班牙却仍显得那么具有异国风情。
他们的性格,怎么说呢,也许就象梅里美笔下的卡门,赛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再具象一点,也许就象《火腿火腿》里那对爱得风风火火的年轻男女(我们在兜兜转转,终于遇上你--佩内洛普·克鲁兹与哈维尔·巴登的故事👇 写过这部电影和主演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的故事)。 林达在他的《西班牙旅行笔记》这样写道:“有人说假如你去西班牙人的家,千万别说你喜欢什么,他马上就会抓起来作为礼物送给你,可你也千万别收下,他抓起来时就没打算你会当真。一个住在西班牙的英国人把自己同胞和西班牙人的性格做了一个比较,他说假如去看牙医,一个英国人在等候中会害怕和恐惧,而西班牙人会满不在乎,可在进去之后,英国人会默默忍受治牙的煎熬,而西班牙人会发出恐怖惨叫。”这样看来,西班牙人的性格中好象多了一点“童稚”的意味。可是他们又有那么多的艺术作品/艺术家,最为人知的当然是毕加索和达利,可是他们的作品也非常的“异国风情”。那风格,就象他们的弗拉明戈舞裙,有一种不管不顾的大胆与多彩。我们看一下欧洲地图,红框内就是伊比利亚半岛所在,其中的砖红色块就是西班牙。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欧洲大陆的西南端,南边隔着窄窄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北非的摩洛哥相望,而北边则以比利牛斯山为界与法国相邻。所以人们说欧洲结束的地方,就是非洲的开始。欧洲和非洲曾经长期僵持和拉锯,就对峙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历史上,安达卢西亚曾是伊斯兰文明的一部分,深受浓厚的摩尔文化影响。 西班牙最南端的安达卢西亚(Andalusia)大区便是这多元文化融合最突出之地,据说安达卢西亚这一名称即是由穆斯林统治时期的阿拉伯语名称“安达卢斯”衍生而来。 而在此之前,伊比利亚半岛最早的居民是伊比利亚人和凯尔特人,后来迦太基人征服了这里;第二次布匿战争这里又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西罗马帝国衰亡后,西哥特人又在这里建立起西哥特王国。正所谓,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不请自来的外来人如潮水一般,去了又来,直到1492年西班牙独立,但他们的文化、语言早已一点点浸润了这块多山的土地。 紧邻科尔多瓦主教堂,横跨瓜达尔基维尔河的这座桥便建于罗马时期公元711年, 摩尔人(指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征服者,主要由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入侵,征服了几乎整个伊比利亚半岛。而科尔多瓦作为后倭马亚王朝的首都与哈里发的驻地,成为当时伊比利亚的文化、科技与政治中心。这就说来话长了,最早可以回溯到穆斯林内部的首次分裂,即什叶派和逊尼派之争,在此就不展开了。简单来说,就是倭马亚王朝被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的后裔推翻,倭马亚家族成员几乎被赶尽杀绝,一名幸存者阿卜杜勒·拉赫曼(即后来的拉赫曼一世)越过海峡,逃到安达卢西亚的科尔多瓦,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即后倭马亚王朝,统治着整个伊比利亚半岛。
在老城区,还有很多拥有许多令人过目难忘的建筑遗址
今天的科尔多瓦是科尔多瓦省的首府,位于瓜达尔基维尔河畔。这只是一个中等大小的城市,但她在历史上却是可圈可点的。古罗马斯多葛主义哲学家塞内加(Seneca)即出生在这里。塞内加在其哲学著作中建议放弃欲望和克制心灵,主张保持精神上的安宁是人唯一的任务,然而人到中年时却不甘书房的冷清与寂寞,开始混迹罗马上层,在政治斗争的旋涡里沉浮,在57岁时成为尼䘵的老师(对,就是那个以荒淫残暴著称的暴君尼䘵),然后在69岁时,因被他的学生怀疑参与针对他的政治颠覆阴谋,被逼自尽。 是的,古罗马也曾在这座城留下它的烙印-罗马桥
而前面提到的那位拉赫曼一世,其后代拉赫曼三世更是在此自封哈里发,于是科尔多瓦成了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的都城巴格达平起平坐的都城了。据估算,科尔多瓦在十世纪时有二十多万居民,曾是西欧最大的城市,也是伊比利亚的文化、科技与政治中心。尽管在1492年,西班牙收复了安达卢西亚,并恢复了天主教的统治,但摩尔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这段历史在科尔多瓦乃至整个安达卢西亚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包括建筑、艺术、音乐、食物等多个方面(此时的安达卢西亚地区被称为摩尔人西班牙,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格拉纳达也位于该地区:见多元文化交汇的明珠,摩尔人遗落的天堂-格拉纳达)。如果说建筑是文明的证据,那么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和科尔多瓦的大清真寺/主教堂👇就是摩尔文明的杰出代表。林达在他的《西班牙旅行笔记》一书中用他细腻的笔触将这段时期科尔多瓦主教堂/大清真寺的衍变描摹了出来: 公元六世纪时,人们在罗马神庙的遗址上,建立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包括教堂在内的天主教修道院。阿拉伯人在公元711年入侵时, 这个城市投降了,在投降的协议上写明:科尔多瓦必须把这个修道院的一半交给阿拉伯人建清真寺。但是起初,这座建筑没有太大变化,只是, 其中一半人向上帝祈祷,一半人则在诵读古兰经。随着拉赫曼一世渐渐巩固了他的政权,他向基督徒提出要购买剩下的那一半修道院和教堂。虽然不情愿,但是基督徒们还是让步了。于是科尔多瓦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建筑就被一座精美宏大的清真寺取而代之了。而建造它的工人和资金,也都是来自于被征服的基督徒。 教堂内残留的清真寺建筑。其实,这些白色的楔形拱石和红砖相间做出的马蹄形券拱,是罗马后期建筑的风格。此后整整500年,几乎每一个统治者都在这个清真寺里,加上他自己的设想,不断的扩建、调整…这座清真寺成了当时举世闻名的建筑精品。它的外观非常独特,4个立面,完全是一座石的城池;高高的城墙当时有19座大门,净洗室的整个区域都是彩色玻璃的地板,4个喷水池则是用整块的大理石凿制。整栋寺院用了1290根柱子,大厅有11个区域,21个通道。然而,1236年天主教西班牙夺回了科尔多瓦;同年6月29日,这座清真寺,又被宣布重新成为天主教教堂。 虽然如此,这座清真寺如同它的前身一般,在最初整整300年里,仍然维持着原状。直到公元16世纪时,天主教已不再像原来那么宽容,这座精美无比的建筑终于被改建。这不是不令人惋惜的。甚至当时的国王查理五世,也感叹无比地对教堂的建造者说:“你建造的东西虽精美万分,却在别处也能建造,而你毁掉的东西世上独一无二。”但是皇权并没有拗过教权。 两种风格的共存据说这个清真寺在建造的时候,从废墟中收集并利用了一批罗马和西哥特时期留下的珍贵石料做成的柱子和柱头,还有其他的一些教堂的构件,因此。这个清真寺原也不是纯粹的穆斯林建筑。 16世纪时,哥特式建筑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但是这座教堂的下半部分被清真寺的外壳裹缠着,高耸的上半部分从清真寺破顶而出,却被外围的清真寺阻挡了人们望向它的视线,所以从教堂的立面来看,根本无法判断这是一座天主教堂。 可能最能说明它的天主教堂身份是,是从原来的清真寺宣礼塔被改成的教堂钟楼。
阅读欧洲历史时,不禁心生感慨:欧洲这块大陆上生活着很多不同民族,近代以前,各个国家领土不断变动,民族与宗教也不断改变,不少欧洲国家内部存在着多种文化的共存,不同文化之间融合又冲突。由于文化多元性和民族、宗教的冲突,欧洲社会相对更容易经历快速的变革,不论是政治、宗教、还是社会结构方面。
相比之下,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基本上是以汉文化为主导,保持了包括语言、文字、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在内相对的文化一元性,中国在大部分历史上都保持了较为统一的政治实体,保持了相对统一的国家形态。尽管有地方性的文化差异,但整体上形成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此相对应,受文化的相对一元性、强烈的传统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中国的社会变迁相对更为缓慢,更多地通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发展演变。两种文明其实各有优势与挑战。当然这只是非常粗浅的一点想法,希望对历史的阅读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思考。
往 期 回 顾
领略多元文化绽放出的异彩,细数西班牙最值得游历的18个景点
惊鸿一瞥,瓦伦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