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成为“赘婿”,是一种什么体验?

时事   2024-11-12 21:55   上海  

































让世事简洁呈现

给人生解惑举例


转载自杭州日报

口述 李继延  整理 林鲁伊 俞广怡 





说说“上门女婿”



真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看我这儿忙的——每天上百个电话,20多个新添加的微信。喏,桌上6部手机响个不停,我就见缝插针说吧。

我这儿就是一家为“老中青”嫁娶服务的婚介所,“上门女婿”是其中的一项特色业务。

“上门女婿”也叫“倒插门”“赘婿”。好多人说萧山成为“赘婿之都”,我功不可没。哈哈,我哪有这么大本事?只不过是迎合了社会需求罢了。

村里人开玩笑,“女婿又上门嘞”

不瞒你说,我就是“半个上门女婿”。

我今年68岁,妻子比我小8岁。我们1985年结的婚,马上快40年了。

我老家在萧山临浦镇,从小身边就有老一辈的“上门女婿”。这些女婿多是萧山南部山区“嫁”来的,成为女方家里的壮劳力,他们有的连自己的姓都要改随女方。

1973年,我下乡插队,在村小学任教,20岁时,我调到设在萧山的浙江水产学校工作,谈过两次恋爱,都没成。那时我是报社通讯员,写写弄弄很积极。工作上也很认真,获过多年的先进工作者。

我有个好友,他有个妹妹,这时候在杭州的国企上班。我经常联系她哥哥,“顺便”也会见到她。一来二去,我们两个好上了。她每次回萧山都先来看我,我再骑车送她回家,帮她家做点里里外外的农活,我从不喊累。

村里人看到,每次都开玩笑,“女婿又上门嘞”。我“半个上门女婿”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

20世纪90年代,我们夫妻双双从单位下岗,在家窝了一年,挺发愁。猛然间我想起,我曾介绍一位老家外省的朋友到萧山“倒插门”。要不开个婚介所?

1998年8月4日,在萧山西门农贸市场边上,我的“金点子”婚介所开张了,人员就“两个半”:我,爱人,“半个”是10岁的女儿,节假日她就去影院等热闹地方帮我们一起发广告单。

口述者李继延

我在当地报纸上做广告,一周三四次。找对象打广告,这在当时比较新潮。好多人都拿着报纸来我这里,一拨接一拨的。

萧山首批婚介所有八九家,同行竞争“卷”得很。开了三年,生意逐渐不死不活。

父母舍不得让女儿外嫁,还有一层“隐秘心理”

转机出现在进入21世纪。第一批70后到了成家年纪,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加上萧山撤市建区后,城市化发展带来大拆迁,萧山本地也涌现出很多薪资优越的民营企业,吸引了众多外省大学生前来工作。

这边“腰包鼓鼓”,那边“适婚者众”,就起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最早有上门女婿需求的,是萧山东部人。那一带都是围垦出来的,借着改革东风,发展起了苗木、轻纺、印染、化工、钢材等多种行业,也出现了不少富裕家庭。这样的独生子女人家,女儿不愿离开出生的好地方,父母也舍不得让女儿外嫁,还有一层“隐秘心理”:担心辛苦打拼得来的财富“归”了外姓。

这个想法可能“很私心”,但话糙理不糙,大家也理解。毕竟父母疼爱亲骨肉,招女婿也是当儿子养。

2001年媒体报道李继延的婚介所“专攻倒插门”

想入赘?还要看基本条件。

男士要人品好,素质高,长相端正。学历也在水涨船高。30多年前,高中学历很抢手。现在呢?女孩子基本上是本科学历,男生最起码也要大专或者本科,当然,上不封顶。

有一位在湖北国企工作的小伙子专门跑来萧山,说“爱情不在乎距离”,结婚了可以调过来。我看他条件不错,但距离太远,就说:最好你先调过来。

一个河南小伙子,在横店影视城做群演,一进门就趴在地上,用下巴做了个“平板支撑”。我笑着拍着他的胸脯说:小伙子,你这里面有东西吗?他不吭声了。从学历到物质,他一无所有,纯粹想找个永久的“饭票”。

“可惜啊!”看着小伙子的背影,我叹了口气

但有高学历也不一定就“合格”。

一位名校毕业的硕士,身高1米8多,相貌堂堂,谈吐不俗,我这老头看了都满心欢喜。但聊着聊着,一个不经意的发现让我婉拒了他。

他偶尔一转头,我发现他脖颈处有文身,一条张牙舞爪的龙。

可能有人说:这年代,文身也是年轻人个性的展现啊。但彰显个性有很多方式,许多家庭对这个还是很忌讳的。

“可惜啊!”看着小伙子的背影,我叹了口气。

电视剧《上门女婿》剧照

见过的“准女婿”多了,十几年下来,我看人“门道”煞清爽!

招婿的家庭家境普遍较好。有些人一进婚介所就直接要“上门”的,往往不靠谱;本人什么都没有,说要给女方“一辈子幸福”的,是天方夜谭;至于开口闭口“富婆”的,我当即拉黑。

有的人起初看不出“小九九”,我就通过言谈举止来分析修养和人品。

有一个小伙子30多岁,一进门说自己很“特殊”,隔三差五就来。

他咋“特殊”?

他的爷爷、爸爸都是上门女婿,成家后“大权在握”。从小受这种熏陶,他觉得自己一定要继承家族“传统”,非上门女婿不做。

他来时,刚好有记者采访,觉得这个人很“典型”,就跟踪拍摄他的日常。我试着给他介绍了两个对象,根本谈不拢。年纪偏大,收入偏低,生活还邋遢。后来女方家长还委婉责备我。

瞧这事我给办的!

平心而论,找一个经济条件好的结婚对象,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纯粹为了钱而来,最终也会为了钱分手。

时间一长,什么样的人适合介绍给女方,我心里就八九不离十了。

论孝要看行与心。十多年了,这女婿的好终于被承认

我刚才说的都是一些负面例子,那有没有正面的呢?

有一位在杭州某大学做老师的博士,朴实耿直,老家山东,兄弟好几个。我把男方条件一公布,遭到好几个“准岳母”疯抢。

我仔细比对了学历、修养、气质等,将一位女硕士隆重推出。这位女硕士在事业单位工作,家族企业有上亿资产。两人一见钟情,男方对小孩跟谁姓根本不在乎。现在两口子过得很幸福。

一个上海籍男生,家境普通,从小和父母挤在20多平方米的“鸽子笼”里。大学毕业后,他留杭工作。我介绍他入赘,原以为上海人会忌讳这个,没想到他全家一致同意。经商的老丈人在杭州为小夫妻买了两套房,还帮他们带孩子。

还有我最感慨的。

一位办企业的老丈人,传统观念比较严重,一心想有儿子来传承,但只有两个女儿。他对妻子冷眼,骂她“无用”。女儿大了以后,又想找个上门女婿来满足有“男丁”的夙愿。

谁知女儿也连生两个女儿。这下把老丈人给气得。就迁怒于女婿,把当年对付妻子的话都用在了有硕士学位的外地女婿身上,打,骂,甚至勒令对方跪地。

女儿不高兴了!为了维护夫婿的尊严,经常与父亲争辩。那女婿呢?知书达理,经常劝妻子要谦让。

电视剧《新上门女婿》剧照

这女婿是真当善良啊!在外企做中层的他,好歹也是有头脸的人吧,但在家里,常常是一边做家务一边“听”责骂。他从不和丈人当面顶撞。看到丈人水杯空了,赶紧斟满;听到丈人咳嗽了,马上拿衣服来。为了适应老丈人口味,愣是把自己偏咸偏辣、爱吃面食的饮食习惯都改了。有一次,老丈人半夜突发疾病,女婿穿着睡衣开车送到医院。还有一次,公婆从北方来看儿子,为了不让老人担忧,女婿就安排父母住宾馆,还劝解对亲家有怨言的老两口。

这些事我怎么知道的?我一个好友就是跟他们一个村的。

论孝要看行与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十多年了,这女婿的好终于被承认了。有一次我去他们村,正赶上女婿推着轮椅上近八旬的老丈人在晒太阳。那老丈人说起自己当年的“恶行”,满脸惭愧。说话间,女婿还不时为老人擦拭口水。

我曾经问过这位“饱经磨难”的女婿,有没有想过离婚?他说:我们夫妻虽然是婚介所认识的,但一见钟情,爱得很深,又有两个可爱的女儿。至于老丈人的脾气和态度,我相信日久见人心,总会过去的。

女方家庭苦劝不听,最后将他“扫地出门”

2021年,电视剧《赘婿》播出,我的婚介所再次走红。那年报名相亲的人最多,其中还有缅甸华人。

灵市面的人都晓得,“赘婿”火爆是因为当时萧山出台的拆迁补偿政策。家有赘婿可以多分几十平方米,如果有孩子,还可以多分,为一户家庭带来迅速的资产增长。“诱惑”太大,我就要替女方把好关。下面这番话是我经常对入赘的男同胞说的:有房有车有岳父母,小孩有人管,这样的生活可说是满足了一个家庭的极大需求。但入赘的前提必须以“感情”为主。做了赘婿万万不可躺平,要继续奋斗。躺平或者道德有瑕疵,家庭不可能和睦相处。

电视剧《赘婿》剧照

有活生生的例子。一位外省青年凭“歌喉”和俊朗外貌做了萧山的上门女婿,靠女方家庭的社会关系混得风生水起,但“狐假虎威”久了就以为自己是“虎”,到处沾花惹草。女方家庭苦劝不听,最后将他“扫地出门”。

几年前,有一个我介绍的赘婿染上了赌博恶习。女方家长带他找到我。我说,“假如你不改,就离开这个家,但你想过怎么生存吗?”他被我说得痛哭流涕,当场写下保证书,发誓改错。

好在这一家人后来的生活还比较和谐,那个赘婿也成为企业高管。

你看,我不但管介绍,还要帮着“排雷”。

我做婚介26年了,起码见证过上千个家庭的幸福和烦恼。

现在的小年轻很多是在“隔代”宠爱里长大的,自我意识强,关注他人少。进入婚姻后,两个人首先需要磨合,“历经风雨才能见彩虹”,这也是我的一个忠告吧。

这些“大实话”,看过的人都笑。土是土点,但接地气

那些来登记的“准上门女婿”,我戏称为“赘婿兵”。

既然有“兵”,就要有“兵法”吧。你看那边墙上“天下第一红娘”牌匾下,挂着“爱情兵法”的条幅,还有“择偶忠告”“金玉良言”,都是我多年来的独创总结:“青春不常在,抓紧谈恋爱”,“抬头望明镜,低头思条件,心态要健康,然后再求偶,姻缘幸福来”。

这些“大实话”,看过的人都笑。土是土点,但接地气。

那么,“赘婿”的另一方——女孩子怎么看呢?

这么多年,我也有心揣摩“女方”的看法,这样我也好“对症下药”。大部分女性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首先婚姻一定要以感情为基础,离开这条,其他都是空佬佬的。

其次,“我”是找丈夫的,他是哪里人并不重要,对妻子好、对家庭有责任、有担当就好。第三,男方条件稍微差点并不碍事,我们可以一起奋斗啊。第四,至于上门不上门,那是“我”父母的要求,况且也是为“我”好。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彼此喜欢,而对方又不喜欢“上门”,“我”也会义无反顾地爱他的,父母的思想工作可以慢慢做。

最后,找个外省的丈夫,探亲时不是还可以顺便旅游长见识吗?

曾经有一位30多岁、本科学历的女士向我抱怨:有些“妈宝男”被父母宠上天,非常自私,夫妻关系一言不合就吵架,他还都听婆婆的!

还有一位28岁的独生女,父母退休,家境不错,她的想法是:我是独生女,如果嫁到男方去,谁来照顾我父母呢?想来想去,最理想的还是能找到一个上门女婿。

这两种观点,代表了大多数找上门女婿的女生的想法。

入赘,男人毕竟有心理负担,不愿为人所知

我们婚介所现有6名员工,除了我们夫妻俩和一名会计外,其余三位“爱情猎头”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阿姨。介绍婚姻嘛,年纪大点,形象和蔼,能给客户安全感。

平常她们陪相亲的男女双方在外面见面,空闲了就在医院和学校门口“守株待兔(医生和教师)”,晚上穿行于跳广场舞的人群中打探“行情”。嘿,你别说,效率蛮高!

如果让我做个小结,那就是:婚姻介绍,积德行善,家庭幸福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何乐不为呢?

我统计了一下,26年里电话或来人报名的,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功步入婚姻的有4000多对,其中上门女婿成功的有1000多对。

最受女方欢迎的男方职业依次是医生、公务员、教师、工程师。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虽然年薪很高,但很多女方担心工作太辛苦,而且职业生涯面临的起伏较大。有稳定工作,年薪20万左右,朝九晚五有双休的男士,最受丈母娘青睐。模特、演员、销售等职业,还有会算计的男人,“淘汰”概率大。长得太帅,让人不放心。无一技之长,老吃青春饭也不行。

我介绍成功的“赘婿”夫妻,年纪最大的都做上爷爷奶奶了。我多年来一直关注,但除非人家愿意,我一般不主动联系。

为什么?入赘,男人毕竟有心理负担,不愿为人所知。有一个诸暨男孩,答应入赘后小孩跟女方姓。但他后来当上了公司高管,孩子出生后,他当场毁约,宣布跟自己姓。结果家里闹得可想而知。

我这小小的婚介所,是一个观察社会万象的窗口

时代在进步,大家对上门女婿越来越包容,不就是一个婚姻的形式嘛;看得也越来越通透,孩子跟谁姓,不都是自己生的嘛。我做婚介,态度肯定开明客观,能成人之美不好吗?

我也在观察新出现的婚恋形式,比如这两年有一种“两头婚”。男不娶、女不嫁(婚还是结的,但不讲嫁娶,以示平等),无彩礼、无陪嫁,不和父母住,逢年过节各回各家,生两个孩子、姓氏一随父一随母。

年轻人中还出现了一种“上门丈夫”。“上门丈夫”住女家,但孩子跟男方姓,女方也不用外嫁。

我估计,这两种新的婚姻模式会超过入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我这小小的婚介所,是一个观察社会万象的窗口。一些年轻人恐婚恐育,爹妈愁得跳脚。另一些小青年二十岁不到,就火急火燎来找我登记。我说24岁以下的不收,他们直接就交报名费,说“先占个位置”,真让人哭笑不得。

哎,现在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是世界趋势。促成婚姻大事也是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美事一桩。活到老学到老,我这个老红娘也要与时俱进,积极研究应对时代的新法子喽!

(因涉及隐私,本文人物信息已做处理)


-END-

浏览更多文章

欢迎关注报刊文摘微信号

抽奖



中奖率超过50%,报刊文摘有声电子报订阅读者抽奖点此!

看更多内容,请点亮下方

报刊文摘
这里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文摘报的微信版。 我们从权威纸媒起航,在此开辟全新互动空间。资讯泛滥时代,我们选择文章,读者选择我们。 每期美文精品,给力身心健康。 这里是「报刊文摘」,恭候您多时,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