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春秋诗札》辑录了作者徐锋以《春秋·左传》中典故为主题,创作的精品现代诗歌92首。在这些诗歌创作的典故源泉中:
◆有孔子对人或事的评价及言辞,如古之遗爱、古之遗直、克己复礼为仁等;
◆有夹谷会盟、退避三舍、郑庄公毁约等诚实守信的故事;
◆有城濮之战、长勺之战等军事策略;
◆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明君的治国之道;
◆有孔父嘉、祈奚、叔向、叔孙昭子、管仲、狐偃等古代君子能臣的故事。
徐锋,江西修水人,1964年生,诗歌爱好者。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喜欢阅读先秦典籍,从中汲取先人的智慧与经验,丰富的人生经历也使其对人对事有独特感悟。
熔古铸今的历史书写(节选)
王彦山
在一个午后,我打开了徐锋先生的诗集《春秋诗札》。读完这92首诗,就我一些粗浅的阅读感受来说,我觉得徐锋先生的诗歌创作具备三个主要艺术特征。
一是鲜明的人文色彩。从后来有限的接触中,我了解到作者在初中毕业后的1979年开始接触先秦文学。从最初的《论语》到《尚书》《诗经》《国语》《逸周书》《周易》《道德经》等先秦经典,作者一一熟读。作者遵循的是传统私塾里的读书方法,就是先将要读的书抄下来,然后再开始断句。这种看似笨拙的读书方法,其实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这种一知半解的阅读经历中,作者尤其推崇《论语》,从诗集里多次写到孔子可见一斑。正是长期受先秦文学的熏陶,无意中为作者埋下一颗古典文学的种子,打下了他的人文底色,并让我们看到今天的开枝散叶、葳葳蕤蕤。作者这种人文色彩的建立,如果追溯源头的话,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作者跟我聊起,就是这个生于1922年“打得一手好算盘,写得一手好字”的私塾老师,在他15岁时给他找了本《论语》,并以每月给5元钱为条件,开启了一个少年的文学之旅。
二是深厚的古典精神。作者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时空感为我们再现了历史的风云际会,并以一种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努力来达成和历史的对话。在作者以诗写史的过程中,动用了大量的先秦文史资料。没有一定的古典文献的积淀,读起来就显得格外费力。这种阅读难度的形成,其实并不在文学层面,而是字里行间的古典精神。比如,在《孔子归鲁》中,作者笔下的至圣先师
“有时像丧家之犬
有时又像决斗的勇士
在所有极端和对立产生的地方
你把智慧献给顿悟的双眼
把阳光下的尘世
献给扮演远大理想的人”
作者在对孔子再现和重塑的过程中,采取了平视的视角和拉家常一样的叙事策略,这种底气除了来自对文史资料的熟稔,更多的是刻进作者骨子里的古典精神的自然流露。让人欣慰的是,作者并没有完全浸润在古典的氛围中,而是走出窠臼,完成了现代性的转身。在与《孔子归鲁》呼应的《孔子去鲁》中,作者一开笔就写道:
“没有什么比土地更慈悲的
那些伤的,痛的,错的
后悔的,黑暗的,死亡的……
还有与空一样空的
都已在土里重新生长。”
这一去一归,又何尝不是作者在古典和现代之间的自由切换?
三是娴熟的诗歌技巧。技巧是支撑更从容表达的不二法门。你纵有万丈胸襟、干云豪气,如果没有一定的技巧做支撑,也是徒劳。从作者的后记里我们得知,他从有限的现代诗歌的阅读经验里,很快找到了古典文学和现代诗歌的结合点,并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架构历史的方法论。我甚至怀疑,作为泥瓦匠出身的作者,是直接把现成的建筑经验嫁接到诗歌写作上,并结出独属于自己的果子。这种经验的结合,或许是个体无意识行为,但诗歌写作又何尝不是一门手艺活呢?试举一例,在《我想扯下一片夜色》这首诗中,作者从“绚烂的黄昏/落在公室斗鸡场上”写起,看到“顺着蒙山而下的泗水/是一条清澈的思念/流过曲阜时/凝结成层层冻霜/覆盖在姬姓祖坟山上”,再到“鲁昭公从曲阜逃至阳州/太阳落下,侫人妄作”,直到“飘忽的大雪/淹没了请祝宗祷死的昭子/也将落叶掩埋”。在作者移步换景的推进中,整首诗看似明白如话,波澜不惊,但其实又气象万千,比如时间、空间,又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
以上三种特色,是我通读《春秋诗札》后的三种感受,也是徐锋先生作为一个成熟诗人的核心要义。
来源:社科图书出版中心
编辑:胡 芸
初审:王 芳
复审:王 珍
终审:李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