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一年半跨越八城,做一本与生命赛跑的书!

文化   2024-12-15 20:57   江西  



2024年9月,《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终于面世,编辑部的老师们都长舒了一口气。这一年半紧张而密集的编辑工作不仅凝聚了我们的汗水,更承载着前辈们的心血。该书收录了19位老一辈出版人的口述资料及视频,他们大多有30年以上的出版资历,获得过全国性出版奖项,其中不少是出版界“国宝级”的人物,这些史料因其独特价值,被列入2024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融媒体项目。

为了搜集素材,2023年3月起,我们与摄影团队携带设备穿梭于中国多个城市,以至于我们记不得自己坐了多少趟高铁,走过多少街区。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每一次采访给我带来的震撼,前辈对所出版的书的如数家珍,对口述内容一丝不苟的精神,让我感慨良多。

之所以不辞辛劳奔波各处,另一大原因也是时不我待。很多受访者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他们平均年龄超过85岁,超过半数的人已年过九旬,若再不行动,很可能永远错过记录历史的机会。如今回首往事,不禁感慨这真是一场与时间和生命的赛跑。




01
“他们已经等不起了”

2023年8月8日的高铁格外安静,如同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所抵达的书房。


岳麓书社首席编辑唐浩明老师的书房是本次的目的地。到站后,我们接到唐浩明老师的电话,他表示自己请了一位同事接站。朱胜龙老师一顿,转身对我说,我们事先没有提出过这个请求。这就是我们来长沙的第一课——编辑,要想他人之未想,要做他人之未做,要坚守四个字:做好服务。我频频点头。

录制口述视频时,唐老师的夫人也是频频点头。摄像机在书房的书架旁拍摄,唐老师的夫人就坐在对面书桌的边上,用平板录制着我们的对话,并微笑、点头,洋溢着自豪与骄傲。
唐老师的编辑生涯确确实实值得骄傲。从40年前一个书柜分割出的编校空间,到如今挤满图书的书架,从当年捧着编辑部的清样细细品读,到如今出版一部又一部著作,唐老师已成为学者型编辑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为《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的采访对象之一,唐老师在采访时已是77岁高龄。相见时,他略带疲态,说是生病后刚刚痊愈。但拍摄开始后,讲到曾国藩、张之洞时,他立刻来了精神,仿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将当年所经历的种种一一道来。“编辑要做杂家,也要选择一个方向成为专家。”我们默念着唐老师的话踏上归途,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承载不起思考的时间。

下一站,北京。北京,是拍摄的起点,也是终点。当海飞老师和我们的笑脸定格于相机中,众人拖着行李和设备走出他的书房时,项目的摄制工作便告一段落。返回的车上,刘秘问:“我们认识多少年了?”邓玉琼老师回答:“得有四五年了。”“是啊,一晃就是四五年了,我们终归还等得起,但他们等不起了。”我们默然。

2023年8月底,惊闻郑士德老师魂归道山,大家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等不起了”,这是整个拍摄团队始终前进的最大动力。北京、上海、南京、济南、武汉、南宁、青岛、长沙,最后再回到北京,一年里我们来来往往于各城市之间,可以说,在整个编辑生涯中,这一年是我们最为忙碌的一年。



02
编辑的成长是悄然无息的

文字稿不全然是口述者的转述,但都是他们一字一句甚至一笔一画书写而来。“口述内容可以超越文本”,在《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编委会第二次会议中,众专家一致同意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当采访对象摆脱文本、直面镜头的时候,一定会讲出许多未见记载的史料细节。


2023年11月,我们再次前往北京参加编委会会议。当编委会主任魏玉山院长宣布编委会会议到此结束之后,我们长吁一口气。筹备忙、忙中乱、乱中错,当我还未拭去一身冷汗,正在庆幸会议整体还算顺利时,社领导突然问起:“经历了整个项目,你们收获了什么?

我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2022年9月,那是我第一次承担该项目会务材料的筹备任务,当时会议是线上的形式,在各位前辈的指导下,我前往省教育厅里与直播设备工作人员沟通细节,与远在北京的王志宇老师通过视频“面对面”交流。如果编辑部是一个小小的港湾,这便是我继深入赣州扶贫采访点之后的第二次远行,远到远离文本,远到将陌生化为熟悉。再熟悉时,已是2024年4月,见到刘秘和志宇老师,周玥和摄影团队,相见的次数不多,熟络起来却很快。

还记得某天在中国出版协会会议室,我们架好设备后,谢明清老师缓缓走了进来。他提着一个略有年代感的公文包,里面全是他的材料。采访前,他反复翻阅,口中默念一些我们听不真切的话。采访时,他一次又一次地打断我们,翻阅文件核对细节。拍摄组的同事不约而同看向彼此,眼中流露出一致的钦佩。

回过神来,我看向领导,答道:“有遗憾,也有幸运。”前期由于我身体抱恙,很多工作无法参与,邓老师也不放心带我全国各地奔波,这是遗憾;亲身接触老一辈出版人并感受其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亲耳听他们讲述出版行业重大事件的前后历程,这是幸运。如果说真正得到了什么实质性成长,我答不上来,即便现在也不清楚。但正如朱老师对邓老师所说:“编辑终归要走出编辑部,不论怎样,这能让他们拓宽视野,长长见识,对成长总是有益无害的。”朱老师还说,走出去的编辑说不出自己的变化,其实已经悄然发生了。

03
以个人记忆塑行业历史

春节前不久,我在张国功老师的书房里听他讲书稿中还有哪些细节需要修改和确认,他问道:“稿中提到的人有好多是我熟悉的,伍杰、单基夫他们有没有接受采访?”我回答说,有过联系,但最后因身体条件未能在其离世之前录制;即便在书稿之中,也有一些身体条件不好但仍坚持脱稿口述的。这让我回想起之前协助整理的摸排情况:伍杰,不幸患重病;袁亮,身体条件很差;巢峰,因夫人去世而长期住院;郑士德,摔伤后始终难愈……

临别时,张老师送了我一份资料——《中国出版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编者之一恰恰是《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编委会主任魏玉山。得到资料后,我心中又多了一分踏实。因为前几次编委会上,郭会长、李频教授等已同我们分析得很透彻,口述史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它不能取代正史资料,但也不能被正史资料取代。以往纯文字口述不得不严格按照口述者相关口述内容整理,必要时加以注释说明;而新时代下的口述史必然不同于以往,《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作为融合出版物,完全可以用口述视频记录口述者的诸多风采及披露的历史细节,文本部分尽量消除事实性差错即可。

但口述内容终究是充满细节,细节到难以找到权威的资料核对部分老一辈出版人因口误或笔误留下的表述,即便编辑部爬格子一般地啃完所有文字,仍难免疏漏。于是我们再次依托编委会力量,邀请专家审核把关,得到了很多意见及修改建议,如细节描述不严谨、不同人论述的同一件事存在些微出入,以及照片呈现效果不理想等。

2024年9月底,出版社组织召开新书发布暨专家座谈会。负责《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项目实施的三方——江西高校出版社、青岛城市传媒、北京书友之家聚在一起,商讨一个又一个细节,修改一个又一个方案。编辑部忙上忙下,电话响个不停。当电话声停止,中国国家版本馆会场暗下来,大屏幕骤然亮起时,所有人高度绷紧了神经,耳旁音响不断传来主持人的声音,大家的思绪仿佛被抽离了这个世界。


郭会长是一路看着项目实施及完成、见证项目团队成熟的,明白其中不易,因此在会上一再强调了口述作品的局限性。我们知道,这是向本书稿及项目的不完美之处所传递的温柔。

温柔,是每一位老一辈出版人身上所共同存在的特质,他们借此平静处世,容纳所有,成长为杂家、专家、大家,用全身心推动中国出版事业从起步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国家记忆是庄重严谨的,个人记忆是异彩纷呈的。”“如果我们都不去做,那么这些出版人只会悄无声息地老去、离去、消失在历史中。”“我认为,衡量一个行业是否发展成熟,关键就看有没有人主动去书写历史。”编委专家及各出版前辈的话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前方到站,长沙南站……”播报声惊扰了思绪,我们乘坐在前往目的地的车上,隐约看到我们去岳麓书社那日的一片树叶悄然飘落,前后摇曳,落在根上,落在泥土里;而树上,仍有片片绿叶,生生不息。


文章原载于“青年出版人”微信公众号,2024年12月10日

作者系江西高校出版社社科图书出版中心编辑





图书信息

内容介绍

《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融合出版含视频)为“出版人口述系列”的开篇之作,由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城市传媒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书友之家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联合策划实施。

本书共收录了19位老一辈出版人的口述资料及视频,截取其从业生涯的重要事件,以全媒体的形式进行讲述,展现老一辈出版人的文化情怀与责任担当,推动出版行业鉴往知来、守正创新,可为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提供宝贵的史料。



购买链接






来源:青年出版人

编辑:胡  芸

初审:王  芳

复审:王  珍

终审:李友生




江西高校出版社
服务教育 弘扬学术 传播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