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工程—我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系列6——马海凤:我们村的“蝶变”之路

文摘   2024-11-25 17:56   宁夏  





编者按


为充分展示我市在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工程中的典型经验、鲜活实践和感人故事,开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工程”宣传专栏,集中宣传展示一批农村、社区、“两企三新”等领域党组织好经验好典型好故事。

本系列“我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专栏,聚焦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的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党员致富带头人,本期我们一起关注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巴浪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海凤的故事。




马海凤,中共党员,现任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巴浪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先后被评为吴忠市“三八”红旗手、利通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利通区法治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巴浪湖村为五星级村党组织,所在村先后荣获吴忠市文明村、利通区农村党建工作示范村等荣誉。

距离城区7.5公里的马莲渠乡巴浪湖村,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留守人员中多为妇女老人,连儿童都选择到城区读书,乡村产业薄弱、集体经济空壳,2020年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

如今,食品加工车间内紧张忙碌、养殖基地牛犊奔腾,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万元,村集体经营收益超过20万元,村党组织被评定为五星级,村班子干事创业劲头十足。这一变化得益于村党支部的引领带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马海凤的辛勤付出。

思路决定出路

群众选咱当书记,总要想方设法带着群众富起来。”2021年马海凤被党员群众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感叹到。

盘一盘村里的家底,只有几百亩的流转土地、一群留守在家的妇女、一座闲置已久的小学、一块人气渐少的广场,发展难、难发展曾是无数村干部和群众的感慨。

如何将乡村产业抓起来、人心聚起来,是巴浪湖村党组织长期面临的任务,也是女书记马海凤思索良久的问题。经过反复与村“两委”商谈、多次到外地观摩、经常与乡镇沟通,以“支部引领、企业带路、群众参与”发展小食品加工业的思路逐步形成。

刚提出来,就得到大家的踊跃支持。留守妇女重活干不了,做小吃食品可是拿手活,闲置小学稍一改造就能成为食品加工车间,特别是不少市区餐厅超市都是本村村民经营的,妥妥的现成客户。

要干就要干出样子,干出成效

巴浪湖村党组织联合宁夏御清斋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村企联营”方式,采购食品加工设备,改造闲置小学,很快就建成了手工水饺制作、冷藏、销售为一体的“共富工坊”。

按标准建立备料、储藏、加工、清洗等独立区间,所有上岗村民定期健康体检,牛羊挑选本地现宰,萝卜、白菜等配菜配料新鲜干净,揉面、剁馅、包饺全环节手工,每一个饺子大小均匀、连压褶都统一为12道……用料讲究、制作卫生、味道鲜美的饺子刚一上市,就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不少餐厅、麻辣烫馆等成为了长期客户,“共富工坊”也成为村里忙碌的生产车间。

35名妇女稳定就业,每天收入达130元左右,手工水饺月产量达30吨,村集体仅此一项就增收5万多元。乘着好势头,“共富工坊”开发了馓子、麻花、椒麻鸡、八宝饭、夹板小吃、炸鱼等预包装食品,把妇女们的“好手艺”变成了致富的“好产品”,刚过去的中秋节,“手工月饼”的营收就达到5000余元。

产业一旺,村民的精气神都振奋起来了

产业发展起来后,毕业的大学生有了在家发展的计划,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希望在家投资创业。

“马莲花开”创业创新孵化基地顺势而建,开通网络直播间,打造家风家训馆,建设“民族团结广场”“石榴籽长廊”“邻里亭”等休闲议事场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殷殷嘱托激励和振奋着每一个村民。回头再听村书记马海凤的发展蓝图:“今年再建一个二期项目,扩大生产规模,采购一辆冷藏运输车,方便饺子配送……”,掩不住的笑意写在质朴的脸上,忙碌的步伐充满了信心与干劲。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城市就要用好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巴浪湖村在支部书记马海凤带领下,克服无资源、资金、人力等困境,挖掘自身优势,盘活闲置资源,通过发展预制菜产业,做好市区餐饮配套服务,走出了一条近郊村的破局之路。

巴浪湖村是城市近郊村的一个缩影,它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建强一个支部、选准一个产业,就能振兴一个村、富裕一方人。


来源:吴忠市委组织部

编辑:方佳龙

审核:白   净   倪建利


吴忠市委组织部

供稿邮箱 :wzzzbwxk@163.com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吴忠党建
宣传党的政策,报道组织动态,发布公示公告,提供学习资源,为全市党员群众搭建便捷权威党建资讯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