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古“乡”古色 神工天巧之旅
- 线路简介 -
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循着历史遗迹,探访大运河水利人文景观,到纪晓岚故里,了解清代著名学者、一代文宗的生平业绩,让历史生动地再现于眼前。
- 线路行程 -
捷地分洪闸➤纪晓岚文化园➤纸房头镇大白洋桥村➤御封香椿园➤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仵龙堂八角井文化公园➤登瀛桥
- 特色美食 -
金丝小枣、泊头鸭梨
▲图片来源河北旅游(左右滑动查看)
亮点介绍
捷地分洪闸
以明清时期北方传统园林为基调,依托捷地水利枢纽,形成的水利工程与运河文化相互融合的水利人文景观,是“事在人为”精神的传承与见证之地。历史遗迹有乾隆碑、宪示碑、“龙骨石”;有为纪念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而建的申遗碑。碑廊交错,文史相融,两河互倚,双闸屹立,形成“九园十八景”,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节点、大运河文化带核心景观之一。2023年入选第二十一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
纪晓岚文化园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沧县崔尔庄镇西村南,景区以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的生平业绩为内涵,仿清园林式建筑为载体,以生态枣林为依托,集文化性与娱乐性于一体,是一处雅趣四溢的绿色休闲、游览之所。园内建有三大殿(文漪阁、敬先堂、奉贤馆)、四合院(官海书丛馆,九十九砚斋,滦如槐姑室、阅微草堂)、春帆湖、联圣廊、纪家枣行等多个旅游景点。原址为纪氏南花园遗址,当年轩榭花竹,可谓极一时之盛,如今勘故迹、构新图,合理布局,凿池堆山,雕楹绘壁,殿堂高耸,亭廊四环,曲径通幽。
纸房头镇大白洋桥村
自然风光秀美,主打春品香椿、夏赏荷花、秋来采摘、冬季滑雪的大运河文化精品旅游品牌。这里不仅有南排河穿运倒虹吸水利工程、沧州水利文化展馆、倒虹吸公园、白鹭栖息地等人文自然景观,还有岳庙、张氏祠堂和600多年历史的古香椿园。
御封香椿园
位于沧县纸房头镇大白洋桥村,占地约200亩,有600多年历史,园中的香椿树好多都达合抱粗细,有参天古树之感。绛红色的春芽鲜嫩欲滴,因此称为“红叶贡椿”。
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
铁狮子,又名“镇海吼”,铸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体形最大的铸铁狮子,位列“华北四宝”之一。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沧州旧城是华北平原现有的最大的古城遗址之一,自秦朝置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于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园包含游客接待、考古勘探、古城印象和文化展示等四大功能区。
仵龙堂八角井文化公园
距沧州市区25公里,位于仵龙堂乡前仵龙堂村东。八角井始于公元471年,北魏延兴初,大连淀水溢,村陷入池,得名仵清池,因池中有井,青砖砌壁,呈八角形,世人皆谓八角井,官名八角琉璃井,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由沧县仵龙堂乡党委、政府创建,规划占地30余亩,修建了植物园、龙型水系、龙池沟沿河景观带等设施。
登瀛桥
位于沧县杜林镇境内的滹沱河故道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是沧州至河间的必经之路,为当时交通要道,因河间古称瀛州,故名登瀛桥。该桥为善人刘尚用倡议,由州府、百姓捐资修建。登瀛桥为三孔石桥,长66米,桥面宽7米,跨径11.3米,桥两侧有石雕望柱,雕有猴、狮、佛像等。望柱之间设有栏板,栏板上刻有神话故事、古典戏剧、花卉、飞禽走兽等。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乡村,看古建新韵
既有惊喜邂逅
更有自在生活
以上景点选自“‘营造之美 自在乡村’82条中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的部分内容。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