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没有现代取暖神器,新疆居民靠啥过冬?

旅行   2025-01-22 18:02   新加坡  


过去

没有暖气和空调

也没有羽绒服和暖宝宝贴

新疆地区的居民如何保暖过冬?

灯笼裤、毡帽、雪地靴、红柳烤肉

……

当地的老祖宗早已有安排!


01.

服饰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狐裘不暖锦衾薄。


冬日里,王室贵族一般用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制作服装,而平民百姓则多用羊皮、棉布和毛布。


简单普通的材料在古人的巧手中,也变换出了不少美观又实用的保暖服饰,连靴羊皮裤、毛布灯笼裤、皮靴皮帽等,还有手套和口罩,让人不得不敬佩劳动人民的智慧!


▲连靴羊皮裤

战国

鄯善县苏贝希墓葬出土


▲毛布灯笼裤

东汉

洛浦县山普拉墓葬出土


▲皮帽

战国

鄯善县苏贝希墓葬出土


▲皮靴

距今约3800年

若羌县小河墓地出土


▲毡帽

距今约3800年

若羌县小河墓地出土


▲刺绣方格纹锦手套

汉晋

征集


▲红馒地蔓草纹刺绣护颌罩

汉代

洛浦县山普拉墓葬出土


02.

美食篇


热气腾腾的美食,不仅给予人们饱腹和营养,也是古人冬日里热量的主要来源,不论是饺子、面条还是羊肉,历经千年历史的美食,永远是最抚慰人心的温暖。


▲红柳串羊排

距今约2800年

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出土


▲饺子

唐代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


▲面条(左下)

距今约2500年

鄯善县苏贝希墓地出土


▲面食点心

唐代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03.

户外运动篇


众所周知,新疆阿勒泰是“人类滑雪起源地”,远古先民就学会使用毛皮滑雪板外出打猎,一番追逐下来,浑身都冒着热汗,是冬日里必不可缺的活动项目。


和雪橇、雪鞋一样,冰鞋的出现,也是为了满足在冰雪环境中交通和打猎的需要。


▲骨质冰鞋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出土


▲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

距今约1.2万年

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


04.

燃料篇


现代城市冬天取暖常用的能源是电能、燃气等,在古代肯定是没有这些的,常用的能源就是木柴、煤炭等原始燃料。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是目前关于人类最早燃烧煤炭的实证,也是人类最早用煤炭作燃料冶炼金属的考古发现,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晚期,世界第一缕煤火在天山沟谷中燃起,自此拉开冬日的温暖和生产力的提升之路。


▲世界最早燃煤遗存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
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